中日韩贸易投资走势新解

2009-03-23 02:40周松兰
进出口经理人 2009年1期
关键词:中日韩高技术比重

周松兰 刘 栋

中日韩是一衣带水的近邻,经济文化往来源远流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典型代表,三国经济技术水平梯度透视出世界产业分工的缩影,优势互补的经贸交流取得了长足进展。当前,在中国实行国家创新战略下,中国企业以“走出去”的方式向创新型国家日韩直接学习的需求增强,先行了解各方动态走势十分必要。

而随着中国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将导致在三国多行业多领域的竞争加剧,但同时在“汉流”和“韩流”的交互升温、中日关系迅速回暖,尤其面临全球化金融飓风的冲击,2008年12月举行的中日韩三国首脑峰会,使三国之间关系已经有了重大改善,第一次互称为伙伴关系。在,中日韩《国际金融和经济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还进一步提到,未来12个月内,三国政府应避免对投资和货物及服务贸易设置新障碍。团结互助加强合作才会取得多赢利益,这样的格局也将在中日韩贸易投资的新走势中充分体现。

中日韩贸易走势分析

1992年是中国与日韩关系史上重要的一年。时逢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中日领导人互访;同年中韩签订投资保障协议,并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遂使中国与日韩经贸急速扩大。目前,中日韩三国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5%左右。估计2008年中日贸易额有望达到2800亿美元,中韩贸易额将突破1500亿美元。中国已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第一大进口国和第二大出口市场,同时日本是中国第二大的贸易伙伴国、第三大出口国和第一大进口国。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第一大出口和进口国,同时韩国成为我国第六大贸易伙伴、第五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

中日韩三国区域内的贸易额占三国贸易额总和的比重,从1992年的12.7%达到2005年历史最高点为23.3%,而后因受金融危机先兆性影响,逐年小幅略有下降,到2007年为21.6%,而这种势头还会持续,2008年虽有待统计结果证实,但包括对2009年的预测值都不容乐观。

在中国的总出口额中,对日韩出口比重从1992年的16.5%下降到2007年的13.0%,其中对韩国所占比重从2.8%上升到4.6%,而对日本比重从13.4%下降为8.4%。同期在中国的总进口额中,从日韩的进口所占比重从19.2%上升到24.9%,其中对韩国所占比重从3.2%上升到10.9%,而对日本从16.7%下降为14.0%。无论在中国出口还是进口中的比重看,韩国比重虽小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日本的比重高但处在下滑阶段。当然,在一定范围和条件内,出口上升进口下降都是我们期待的,而决定问题的根本在于产业内在的技术创新能力,但其又反映在贸易显性结果中,所以有必要借助贸易的技术层次进行分析。

韩国产业研究院一份调查报告称,在民间制造业领域韩国企业和中国企业技术差距为3.8年。如果设2007年韩国企业技术水平为100%,日本企业技术水平则有106.2%,中国企业技术水平为87%。这种问卷式调查结果我们只能参考而细则难置可否。不过参照OECD相关分类,进出口贸易产品可按高新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来划分,高技术产业包括电子通信、医疗精密光学仪器、宇宙航空、医药品等产业,中高技术产业包括化学原料及制品业、化学纤维、一般机械产业、专用机械、汽车、电器设备化学原料及制品业、化学纤维、一般机械产业、专用机械、汽车、电器设备等,中低技术产业包括石油加工及焦炭、橡胶、塑料、非金属、金属制品、造船业等,低技术产业包括农副产品、食品、饮料、烟草、纤维、服装及其它纤维制品、皮革及毛皮、竹木制品、家具、纸品印刷业及其它制造业,按技术层次对贸易统计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可加深对三国贸易走势认识。

一国的对外贸易收支是出口与进口的对比,出口大于进口为出超或称贸易黑字,若进口大于出口为人超或称贸易赤字记负号。近年来中国对日本贸易收支的总体走势是黑字基本维持在200亿美元以上,而自从2007年下降为186亿美元,从2008年第一季度统计结果和相继趋势预测看,全年只会低于2007年而不会高于186亿美元,其中,只有中高技术层次一直是入超赤字,也就是说我们从日本进口的化学化纤制品、机械产品、汽车和电器设备等产品大于出口,或者说是没有完成进口替代。而同期中国对韩国贸易收支的走势总体是赤字并在呈现上升过程,只是在金融危机影响贸易整体萎缩大局下该负值才有所下降。从2005年开始,由于在中低技术、低技术层次的进步,我国已完全实现这类出口的黑字。需要指出的是在高技术和中高技术层次,中国对韩国一直是贸易入超,尤其是中高技术层次赤字之大不亚于同期中日同类贸易的失衡幅度。应当说带动我国出口大幅增长的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一般机械、汽车、钢铁、造船等高技术、中高技术的贡献,而上述问题不能引起我们的重视,说明我们在中高技术层次的产业内贸易全面竞争力还不抵日韩,而根本的出路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中日韩间直接投资走势分析

日本企业对华大举投资从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兴起,1992年中韩建交后韩国企业才开始进入中国大陆,在中国相继都成为举足轻重的投资伙伴国。

中国2000年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建立境外投资信息服务系统,发布《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简化审批程序,部分下放审批权,并在多个国家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等扶持措施,至2007年底,中国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已超过1万家,投资额达265亿美元。海尔、TCL、联想、红豆、康耐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在境外多国设立了经济贸易合作区。

位于韩国全罗南道务安郡的“务安韩中国际产业园区”是目前中韩经贸史上最大的合作项目,是中国国家商务部确定给予重点扶持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园区”之一,是中国外向型企业以较低成本直接进入世界一流市场和进一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桥梁。园区占地约20km2,计划投资16.9亿美元,将建成工业园、中国城、大学城和物流园区4个功能区,主要将吸引IT(信息技术)、BT(生物技术)和物流等外资企业,2012年前完成基础建设、住宅开发及销售工作,2025年形成一个综合型城市。目前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中方企业是重庆地产集团和中国广厦集团,占总投资额的51%;韩国投资企业为碧山建设和农协中央会等企业占49%。入园的中国企业,前5年免交国税,后2年减半、地税减免至少8年,最长可减免15年,企业引进中国劳动力比例可达40%。韩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国会均对项目抱有支持态

猜你喜欢
中日韩高技术比重
“蛰伏”后,再启程——记中日韩对接合作发展山东行
在潍坊,共话中日韩合作
“中日韩+X”模式,打造三国合作新平台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1~2月中日韩造船三大指标实现情况
欧阳明高技术控的产业情怀
航天项目管理——高技术复杂项目管理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
高技术条件下空袭与反空袭的作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