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所以,我认为文本解读是实施有效语文教学的基础。它能体现一位语文老师的基本素养、文学功底。只有准确地解读文本,才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可能给学生以正确、高屋见瓴的引领,才可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先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做好解读文本的第一人。教师的高屋建瓴,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状态——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用儿童的眼光走进成人的精神世界,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但解读文本不是人云亦云,教师要有自己的思想。下面就自己十余年的阅读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在解读文本中的一些个性化做法。
一、善于整合
新课标注重学科间的整合,课堂内外知识的整合,在执教《明湖居听书》一文时,我巧妙地借助音乐完成语文教学,两大艺术门类在这堂课上结合密切,和谐有机,毫无生硬之感。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多向互动的对话中,在充分的读中,围绕“哪些句子最能拨动你的心弦”为轴心,立体多维地推进教学。为此,我设计了如下几个主要环节: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我播放了一段音乐。“能说说听到音乐的感受吗?”学生可能往往只能用“优美”、“舒服”等话语来描述,于是我就做如下引导: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真正的音乐能打动所有真诚而丰富的心灵。70年代中期,欧洲某乐团为中非一部落的土著居民演奏舒伯特小夜曲。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几乎没有接触过现代文明的原始部落的居民,居然被感动得如醉如痴!一千一百多年前,当仕途失意的白居易夜闻琵琶语时“江州司马青衫湿”,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历经千年而不褪色!我们也被音乐打动着,感染着,激扬着。但,声音无形无色,转瞬即逝,如何才能把这过耳的美丽留住呢?通过刚才的尝试,我们发现这并不容易。那就让我们来看晚清的刘鹗,他是怎样用文字为我们留下一段绝唱的。
2、把握课文框架。明确第5段正面描写了王小玉说书,对王小玉说书的魅力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3、品读重点语段,赏析语言与音乐的美
(1)请学生散读第5段,思考:说书可以分为几个环节?
要求学生用文中的原话,锻炼他们筛选信息的能力。初不甚大——起始;越唱越高——发展;陡然一落——跌宕;忽又扬起——高潮;人弦俱寂——结束。
(2)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学生圈划文中的语句,并在旁边加注欣赏的理由,然后读给同桌听。全班交流,要求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小结:作者创造性地向读者展示了一种描写声音的好方法,即以画面来表现声音。这些描写音乐的句子大多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善用比喻,往往能化枯涩为灵动,化平淡为丰富。
(3)“三分诗,七分读。”诵读既是对文章内容的熟悉,也是审美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在散读、品读后,我要求大家齐读第5段,学生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在这次的诵读中投入了自己的情感,形成了人文的互动。品一品描写王小玉的文字,画出其中你最喜欢的句子。
4、同形训练,拓展思维。叶圣陶先生认为训练“就是要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这个“变”不是知识的简单记忆,而是知识的再建构。依据学生习得心理,我再次播放了音乐,让学生闭目倾听,并故意在音乐结束后留下半分钟的时间空白让学生品味,而后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手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下自己对音乐的印象。
(教师重播音乐,学生闭目聆听,有学生不时提笔记下瞬间感受。音乐结束后,教师不急于发问,有意留下半分钟空白,让学生沉浸在对乐曲的回味中,以期营造一种余音绕梁的氛围。) (铃声响起。教师要求学生将以上感受整理成一段文字,并加上小标题,作为课后作文上交。)
本节课的一大特点是教学紧扣音乐,由音乐起至音乐终,结构严谨自不必说,最令人称绝的是教师巧妙地借助音乐完成语文教学,两大艺术门类在这堂课上结合密切,和谐有机,毫无生硬之感。
二、机智点拨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后,到了上课时,却发现学生的表现与自己的设计和理想相距甚远,自己所期待的高潮和精彩往往难以出现。这就需要我们调动教学机智,智慧引导。《观舞记》教学环节中为了让零碎的朗读演变为对有效信息的整理,我设计了问题“概括出印度舞的特点”,学生在谈“印度舞之美”时,出现了“印度舞是要移脖子的”这种细节性说法(与我的设计目标相悖),甚至出现了“印度女人都很漂亮”等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当时,我的大脑也被这些说法击得差点“短路”。在短暂的慌乱之后,我进行了巧妙地引导:“对!那你说说“冰心观赏印度舞只是被她们的美貌吸引了吗?”将问题引到了要完成的任务上。又连续追问:“印度舞很美,与卡拉玛姐妹的美有什么不同吗?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看法”一席话,“漂亮的玛格丽特自立自强是美,丑陋的卡西莫多宽容善良亦是美”等更丰富多彩的个性表达,鉴别了真正的“美”,印度舞的美根植于它深厚的文化。(这是在教学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的)。因此,文本解读时应冷静面对“跑题”,机智点拨引出妙语。
学生对文本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由于知识经验个性气质不同,学生的认知、体验、感悟不可能完全一致。教师要尊重处于读者地位的学生,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如何才能使学生自主高效地解读文本呢?
首先,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
文学作品本身没有生命,是读者的阅读赋予了作品无穷的意义。而阅读的角度不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意蕴也不相同。因此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有创意地阅读。如在教学《香菱学诗》一文由香菱学诗给我的启示时,有的认为要有自信,树立学习的信心。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有打一场长期仗的心理准备,要自信;有的认为应做学习的有心人,提高学习兴趣,让自己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有所获;有的认为要重诵读、理解、感悟,多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转益多师,不耻下问;还有的认为勤于实践,不怕失败。香菱三易其稿,终成精品。我们平时写作也要多改精改,方可成就佳作。
其次,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看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里强调教学应提倡标新立异,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地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如《田忌赛马》一文中孙膑帮助田忌出谋划策,以调换马的出场顺序战胜了齐威王。学生阅读后对孙膑的看法大相径庭,有的从孙膑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以智取胜,得出他是一个谦虚谨慎、足智多谋的军师,有的从是否违反比赛规则角度推出孙膑投机取巧,其实他输了。对于后者的这种独立思考教师不应扼杀,引导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下去创造性的研读课文。后来,学生在研读是感受到倘若齐威王知道后也调整马的出场顺序,孙膑是无论如何赢不了的,由此悟出靠一两次投机取巧取胜是暂时的,要想真正想超过别人须练得一身真本领。
第三,鼓励学生用不同形式呈现阅读体验
由于学生的兴趣、个性特点不尽相同,因此他们对相同文本的阅读所呈现的体验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喜欢用朗读来表现,有的喜欢以表述来体会,有的喜欢以绘画来渲染,有的喜欢用表演来升华……如在阅读了《安塞腰鼓》一文以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说:“同学们读完后感受一定很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于是,他们有的深情地朗诵,有的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有的绘制了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有的写出了一首首韵味十足的小诗……课堂成了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表现的舞台。正如萨特所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选择,容忍不同意见,珍视学生独特感悟和体验的同时,积极引导、适时“呐喊”,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个性得到张扬,人生得以感悟,灵魂得以净化,生命得以闪光,从而使整个教学充满创意与激情,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得到提高。
蔡胜求,教师,现居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