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经常教育学生要有“听”、“说”、“读”、“写”的能力,结果往往不如人意。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也发现,一些语文教师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就不够过硬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君不见,当今一些语文教师课上、课下“听”不懂学生的言语,“听”不出学生言语的内在含义与潜台词,因此也就无法观课堂上的学情而随机调控,因此也就难以适应学情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甚者,有的教师根本就漠视、拒绝接受学生的言语。君不见,当今的一些语文教师上课时语言表达不清,重复罗嗦,平庸之极,无法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君不见,当今的一些语文教师常年不动笔墨,不成一文,不把写作视为提升自己的必经之路。君不见,当今的一些语文教师多年奋战在高考的题海一线,只读考题一书,而将大量的文学、历史、美学等书籍置之门外。
于是,我们不免问一句:语文老师,你具备“听”、“说”、“读”、“写”能力了吗?
世人皆知,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教育专业素质,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理论知识。他还应当具备一定的语文专业素养,包括语文专业知识素养、文化科学知识素养与语文专业能力素养三方面。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语文专业知识素养与文化科学知识素养固然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最重要的素养,语文专业能力素养才是最核心的素养,才是语文教师最为基本的素养。
语文专业能力素养包括语文教师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以及语文教学科研能力。本文重点说说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因为它们是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以及语文教学科研能力的基石。
语文能力中的‘听,即语文教师的“听”话能力,即教师倾听学生的能力。郑杰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里深刻地指出:“听”与“倾听”不同,因为它是“入耳又入心的生命活动”,“学会倾听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倾听是交流的第一技巧”。他认为,倾听不仅是一种交往技术,更是一种美德;倾听还是教师个人能力的综合表现,一个情感投入的过程。因此,强调教师要有较强的倾听学生的能力,就显得迫切需要。对此,李维鼎老师提出“‘善听比‘会说更重要”的观点。李维鼎认为师生平等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主体间性要求师生相互尊重,互相学习,共同发展,这才是‘对话教学的本义。”正常情况下,师生都必须相互倾听。只有学会“倾听”学生,教师的“说"才更有实效。因此教师要更多地“听”,耐心地“听”。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己“听”的能力呢?首先,我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多鼓励学生说,不怕学生说错;要用心听学生说,要听明白学生所说的内容。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听明白学生“说”的语气、表情,进而听明白学生说的动机;同时还要通过学生的“说”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等。对于写作教学来说,语文教师不仅要能作精当的评(我认为是“说”的一种形式),更要多倾听学生的写作兴趣,理解学生是主动乐意地写还是被动应付地写;要听出学生的写作态度是怎样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还要耐心地倾听出学生是怎样完成一次写作任务的即写作过程;还要了解学生写作时的情感,还要倾听学生的写作个性等。也就是说,教师的“听”,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如深的过程。如此,语文教师的“说”也许才更恰到好处,才更富有成效。
语文能力中的“说”,即语文教师的说话能力,是师生在教育教学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师口头教学言语的倾吐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拟定教育谈话内容的时候,你时刻也不能忘记,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你是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的。然而语言可以是强有力的、锐利的、火热的,也可以是软弱无力的。”可见语文教师语言水平的优劣对于教学的重要作用。一般来说,语文教师要努力追求出色的言语倾吐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是说话准确而明晰。准确是指要能恰如其分地将自己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明晰是指说话思路清晰,通俗易懂,做到语言不拗口、不生硬。这是从事语文教学的第一条件。如果说话含糊其辞,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学生就会无法理解教师的意图,更谈不上学习的开始。
第二是说话真诚而有激情。为人要真诚,说话也要真诚。不论教师水平有多高,必须真诚对待学生,用坦诚、恳切的语言感染学生、感动学生,才能让学生走进教学的境界。不但如此,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都是有激情的教师,说话往往饱含浓烈的情感。比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晋祠》一文教学过程临结束之际,饱含激情地说道:“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你无论走到哪儿,都可以看到名胜,都可以看到古迹。刚才你们讲到的故宫、颐和园、秀美的西子湖等,讲到的遥远的西藏、新疆,无不有我们祖先的文化遗产。这些历史文化哺育着我们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我们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从祖国深厚的文化中吸取了大量的精神养料。今天,我们同样要从中吸取精神养料,不能愧对(食指向上)——(师生同声)我们的祖先。”
第三是要幽默而风趣。语文教师上课不能总是板着面孔上课,满脸一本正经的样子。有时候,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幽他一默,往往会有意料不到的良好效果。比如在分析《过秦论》中秦与六国双方完全不同的实力与结果时,有一位教师这样说道:“六国联军,带着先进的武器装备,气势汹汹,直扑函谷大关,大有不灭秦军誓不还的气魄。但这个集团军虽然兵强马壮,可是不团结,各自肚里打算盘。加上秦军操练有方,指挥官又颇懂心理学,两军交锋,联军一触即溃,纷纷缴枪投降。”试问以这样的教学语言进行语文教学,又有多少学生会厌学呢?
第四是要严肃而深刻。提倡语文教师说话幽默而风趣,但也不是说在面对任何学习内容、任何场合,面对任何学生都应如此。比如在学习关汉卿的悲剧《窦娥冤》时,教师就不宜采用幽默、调侃的方式分析窦娥的悲剧命运;在学习《孔已己》时,教师就不能用一种嘲笑的眼光来奚落孔已己。而应引导学生深入地、严肃地分析这些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力求教学语言的严肃与深刻。
第五是优美而生动。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掌握大量的词汇,善于运用这些词汇。要能熟练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句式要富于变化。贴切的比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恰当的设问与反问,能造成悬念,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整齐的排比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必要的反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为了表达效果的需要,教师还要注意语言的节奏快慢、声调的抑扬顿挫等。
怎样培养教师的这种能力呢?我认为首先要分析自己在“说”的方面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而制定自己的训练计划。要想自己在课堂上说话准确而明晰,自己事先就要作好充分的教学准备,一开始可以放慢语速、以后再加快语速,让自己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要使自己说话真诚而有激情、幽默而风趣,教师内心要真心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要乐观地面对生活,性格开朗,尽量多方培养自己的兴趣。要使自己说话优美而生动、严肃而深刻,就需要多多阅读,多读文学作品,多读哲人书籍等。
语文能力中的“读”,即语文教师的朗读能力与阅读能力(包括阅读视野与阅读积累状况)。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他(她)首先应当成为学生朗读的榜样,能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读出语气,读出情感,读出美感,读出境界。他(她)应当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巨大魅力,感受到朗读的快乐,进而喜欢上朗读。他(她)即使没有朗读的优势,也要经常进行朗读练习,向一些如孙道临、焦晃等朗读名家学习,相信经过努力,自己朗读的水平会有提高。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杜甫有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无不告诉我们阅读何等重要。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没有大量的阅读,语文教学恐怕大多显得肤浅、空洞、或低水平重复,或乱弹一气。叶圣陶说:“唯有老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读书。只教学生读书,而自己少读书,或者不读书,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他应当掌握常用的阅读方法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应当能熟练查阅各类常见语文工具书,有做札记、写心得与制卡片等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应当能够背诵古代诗词与散文中的名家名篇,比如能背诵《诗经》中的名篇,能背诵先秦散文名篇如《劝学》、《鱼我所欲也》等,能背诵唐宋散文名篇如《师说》、《阿房宫赋》、《滕王阁序》等,能背诵唐诗宋词名篇如《蜀道难》、《琵琶行》、《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他应当读懂、读通、《论语》、《孟子》、《庄子》等文化经典;他应当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如《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等。
他应该阅读一些语言文学理论著作,如《读美书简》、《歌德谈话录》、《语文常谈》(吕淑湘)等。他还需读当代文学作品,如阿来的《尘埃落定》、王安忆的《长恨歌》等,还需读李泽厚、费正清、冯友兰、汤因比等,还需读其它科学与人文读物。可以说,一个语文教师只有在阅读与积累方面下大功夫,才会具有一个语文教师应有的血脉与骨髓,才会神清气爽地立于语文教坛。
语文能力中的“写”,即语文教师的写作能力。想起曾为中学教师的一代著名教育家、学者、作家的朱自清,想起曾为中学教师的一代著名的教育家、学者夏丐尊,想想现在的多年不曾动笔的语文教师,我们汗颜甚至无地自容。试想一个对写作陌生、不知写作甘苦的教师怎能正确引导学生不怕写作、写出好文章?国外的有识之士普遍认为,迄今为止的写作教学变革对学生的实际写作影响甚微。主要原因是教师自己不会写文章,写不了像样的文章,因此无法指导学生写出佳作。
那么语文教师至少要会写哪几类文章呢?我认为至少有两类:一类是常见的实用文与应用文,比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比如新闻、通知等。一类是诗歌、散文、小小说等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可以结合以下途径进行写作:一是教师要经常下水作文。虽然不一定每次都写,但重点写几篇总比不写好。经常写些写作反思,思考自己写作成败得失。二是教师最好有写日记的习惯。这样自己写作的素材能有所积累,自然也就深知写作的甘苦。三是结合各类语文课外活动写些文稿,也能够提高自己写作水平。四是每学期重点尝试写几篇文学作品。为了让自己能够有信心写下去,首先自己可以不必顾虑文章水平的高低与篇幅的长短。江苏南通一中的冯卫东经常动笔写作,富有较强的写作实践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就能引导学生写出好文章。有一次,他让学生写文学短评,结果学生提出要评论冯老师的作品。于是冯老师便将以前发表的《痕》印发给学生,并且回顾了这篇文章的写作素材写作缘起以及过程。此时,学生读老师的文章显得特别投入,因为他们与文章的作者走得非常近。于是写出了不少优秀的文学短评,如《只着一字,尽得风流——评标题》等。更值一提的是一位学生能指出冯老师文章构思上的疏漏,题为《一个不易发现的瑕疵》。从中可以看到教师的写作实践对学生写作产生的积极影响。
章志德,教师,现居浙江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