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莉 张 卓
摘要沧州市是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南运河断流以来,水资源短缺形势日益严峻。分析沧州市水文地质现状,指出资源性缺水、地下水环境恶化、地面沉降严重是沧州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海水引用、地下水微咸水与咸水利用等改善沧州水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水环境;现状;对策;河北沧州
中图分类号S323.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296-01
沧州市地处河北省中东部,是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南运河断流以来,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日益严峻。为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要,开始大量凿井开采地下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沧州市用水紧张的局面。但是,深层地下水的严重超采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水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保护和恢复地下水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沧州市水文地质现状
1.1资源型缺水
沧州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5.7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6.4亿立方米,全市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1.9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83m3,为全国平均值的8%,河北省平均值的61%。据资料统计,全市水资源总量呈逐年衰减趋势,近十几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仅为8.86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贫水与非贫水地区定量指标,沧州属绝对贫水区。
1.2地下水环境恶化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沧州市主要依赖于超采地下水,近40年对地下水的过量超采(开采层274~334m),使地下水由1965年的自流到2006年水位埋深104.7m(水位标高98.23m),年开采量为1.142万立方米,负50m漏斗封闭面积为6 491.2km2,形成了大型流干性漏斗。
1.3地面沉降概况
自1971年开始发现地面沉降,当时中心地面沉降量仅为9mm,随着深层地下水的长期超量开采,天然气、石化油资源的开发,地面沉降发展迅速,至2007年已达到2 316.5mm,已经形成河北省及全国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市区地面沉降最为严重,面积大、范围广,中心累计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沉降速率达92.08mm/年,由于地面不均匀的沉降,破坏了地质环境,发生了次生地质灾害。
2改善沧州市水环境对策
2.1雨洪资源综合利用
20世纪60年代初发达国家就已开始了重视雨洪水的利用和资源化研究。德国、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的雨洪水利用技术已进入了产业化和标准化阶段。我国对此起步比较晚,新时期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是洪水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沧州市地处海河流域南系,沥水大多流经沧州市入海。据水文资源可知,由本地降雨所产生的雨洪资源可利用量为2.95亿立方米,沧州市境内有漳卫新河、子牙河、大清河三大河系,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状况,使沧州既有雨洪资源利用,又有雨洪资源的潜力,是开展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理想区域。市区要提高雨洪利用,通过现代化的水文气象预报、洪水传播、雨水调蓄和集采设施的建设,完善水利工程设施,充分利用三大河系调蓄洪滞水,提高境内工程蓄水能力,增强区内的坑塘、河渠、洼淀蓄滞洪区等。通过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和调控,引得进、蓄得住,增加区域水资源的含蓄量和可利用量,改善水环境现状。
2.2海水引用
据了解,许多沿海国家,工业用水量40%~50%为海水。在美国、法国、俄国等都大量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海水淡化已在120多个国家进行。据我国情况来看,海水淡化也正在逐步发展。沧州市滨临渤海,有丰富的海水资源,2006年黄骅电厂海水淡化获得成功,日产淡水2万吨,满足电厂及港口、黄骅市区的用水。为缓解缺水矛盾,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积极开发利用海水,促进沧州全面发展建设小康社会。
2.3地下水微咸水与咸水利用
沧州市有丰富的地下咸水资源,近些年来沧州市在咸水综合利用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如:利用咸水养殖的对虾、锯绿青蟹、鲟鱼;利用咸水栽培食用菌、蔬菜;利用咸淡混浇技术浇灌庄稼。近几年建成苦咸水淡化站197处,解决了2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微咸水、咸水利用潜力很大,在科学技术工程措施下合理利用,前景可观,是沧州重要的替代水。
3参考文献
[1] 姚晓明,顾志刚.节约用水与保护水资源[J].现代农业科技,2008(21):347.
[2] 陈颖,范传辉,王文海.徐州市水资源问题与可持续利用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4):295,297.
[3] 张永宏,班乃荣.宁夏银北灌区水资源利用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83-85.
[4] 白福林.对水资源应有强烈的忧患意识[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6):37.
[5] 王斌.浅议延安市水资源现状及改善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09(4):39-40.
[6] 张文元,曲宣丞.浅谈水环境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水利,2008(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