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云 郭 伟
摘要阐述了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农业气候条件及秋播时间,提出种植秋马铃薯应把好农业技术关,总结出秋种马铃薯的高产措施。
关键词秋马铃薯;气候条件;高产措施
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153-01
福建是我国最早引种马铃薯的省份之一,目前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9万公顷左右。其中大部分菜用,少量留种和加工利用。由于纬度和海拔高度差异,马铃薯种植与收获时期有明显不同。大概分为春种、秋种和冬种3季。种植秋马铃薯不但可充分利用福建省秋季丰富的光热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业收入,更重要的是利用秋繁培育马铃薯种,可减少病毒性和生理性的退化,以保持优良种性,对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农村经济的繁荣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1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农业气候条件及秋播时间
马铃薯原产拉美高原区,喜凉爽气候,其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0~23℃,下限温度为7℃,上限温度为26℃。日最低气温低于0℃的重霜可造成冻害,块茎膨大期最适温度为15~18℃。福建省低山区在8月中下旬以后平均气温一般在24℃左右,直至11月中下旬平均气温仍可达10℃左右,这段时间的热量条件非常适宜马铃薯的生长,而且在秋马铃薯块茎膨大最快的10月与11月上旬,平均气温15~18℃,秋高气爽,光照充足,其生长条件尚优于春马铃薯。由于福建省地域广阔,南、北差异较大,适宜秋马铃薯生长的时间也各有短长,秋马铃薯的时间推算一般是根据当地重霜(日最低气温低于0℃)出现时间,结合马铃薯的种性(中熟种生育期90d左右,早熟种80d左右)往前推算,则为该地较适宜的播种时间。福建省北部低山区一般在8月中旬,南部低山区可在8月下旬,低丘陵的播种时间可相对延迟15d左右。为保证秋马铃薯能早出苗、出全苗、出壮苗,播前对种薯休眠期不够(芽长不到1~2cm)的,要做好催芽工作,目前马铃薯催芽一般采用浸种催芽或埋沙催芽,最好两者相结合,待芽长1~2cm时即可播种。
2把好秋马铃薯的重要农业技术关
2.1保足密度,提高单产
秋马铃薯发枝较春马铃薯少,因此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单产,一般保持6万穴/hm2左右。
2.2控制苗架生长,谨防徒长
秋马铃薯生长期的气温特点是由高到低,其生长势是由强盛到减弱,掌握好施肥技术很重要,否则极易徒长。施肥要重基肥,控氮肥,后期增施磷钾肥。尤其氮的追肥要早,在出苗后即施用,以后则不要轻易施氮肥。马铃薯一般在产量19.95~24.75t/hm2的情况下吸收纯氮99.75~174.75kg/hm2、五氧化二磷42.0~49.5kg/hm2和氧化钾139.5~229.5kg/hm2。马铃薯虽能适应多种土壤,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pH值5.5~6.0)黑土最为理想。
2.3注意秋旱与灌水工作
开花和块茎形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如遇干旱,每次灌水225~300t/hm2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在秋马铃薯块茎膨大最快的10~11月,福建省正处于秋季少雨季节,虽光照充足有利光合,但缺水。因此,在选择种植地块时最好选在靠水源的地段,同时要做好旱季的灌水工作。
3秋种马铃薯的高产措施
3.1根据气候变化情况,加强田间管理
秋马铃薯生育期较短,要获取高产、稳产,就要根据气候变化的特点,及时加强田间管理。播种至幼苗期的田间管理主要是争取苗齐、苗壮。此时要加强查苗、补苗,缺窝的要选择阴雨天气于傍晚从邻近窝里匀出多余的幼芽或幼苗补缺。幼芽、幼苗瘦弱的要及时追施芽肥和苗肥。发棵期要根据苗情和天气情况采取促、控相结合的管理措施。如遇干旱天气,幼苗长势不好的,就要进行灌溉和追肥,保证此期生长旺盛对水肥的需求;如遇连续降水天气,造成土壤板结和幼苗徒长时,要及时开沟排除积水,进行深中耕和松土、培土等。结薯期遇连阴雨天气,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土壤板结;遇干旱天气,土墒不足时,要及时浇水等。
3.2按照气候规律,合理密植
马铃薯同其他作物一样,需要合理密植才能适时封行,充分利用热、光、水和地力资源,制造和积累更多有机物质。同时封行之后,地面得到适当荫蔽,可降低地面温度,促进块茎生长,提高产量。若播种过密,互相荫蔽,植株生育不良,产量不高。如播种过稀,虽单株生育良好,但株数少,产量也不高。从福建的气候、土壤条件看,秋马铃薯种植密度,单作以6.0~7.5万株/hm2,间、套作以4.5~6.0万株/hm2为宜。
3.3掌握适时收获
秋马铃薯植株停止生长,大部分茎、叶黄枯之后即进入成熟期,此时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收获,避免早霜冻的危害而降质、减产。福建由于地理因素,从北到南,从西向东,初霜日期依次推迟。因此,秋马铃薯应掌握在初霜出现前抢晴好的天气收获,可少粘泥土,少病害感染,易于安全贮藏。用秋马铃薯的薯块作种薯,可减少病毒感染,防止或减轻种薯的退化。作种薯用的块茎,可提前7d左右收获。
4参考文献
[1] 张宁弟.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8(8):18.
[2] 田同平,陈凤红,黄坤,等.秋播马铃薯最佳栽培方法[J].北京农业,2008(22):11.
[3] 赵德群,邓士杰.秋马铃薯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41.
[4] 陈先西,阙玉林.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0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