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 斧
摘要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引、育种工作,摸索总结了一套秦巴山区马铃薯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薯选择与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与贮藏等内容,以期为引导当地马铃薯生产服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 ;选地整地;种薯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秦巴山区
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103-01
马铃薯是秦巴山区继玉米、水稻之后的第三大类粮饲作物,每年种植面积在5万公顷左右,曾一度为秦巴山区广大农民解决温饱问题和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笔者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与引、育种工作过程中,结合秦巴山区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摸索总结出了一套秦巴山区马铃薯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1选地整地
马铃薯选地忌重茬,也不宜选在茄科类作物或白菜、甘蓝等为前茬的地块上种植,尽量选麦类、玉米、豆类等茬口。种薯基地育种圃更应严格倒茬轮作。地块要选择平整、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便利的微酸性土壤。秦巴山区多为坡地或缓坡地,整地的过程主要是深耕、耙平、打碎,最好在秋季深翻,可以接纳冬春雨雪,有利于保墒、土壤熟化和冻死部分害虫。春季整地要清除杂草,把土块打碎打细,随整随播,避免跑墒。
2种薯选择与处理
秦巴山区一般选择早熟和中、晚熟型马铃薯品种,如安薯56、175号、秦芋30号、秦芋31号等品种。最好用脱毒种薯,也可利用秋繁种薯。淘汰受冻、霉烂、生病、受损伤、萎蔫、畸形的种薯块茎,并将长出纤细、丛生幼芽的种薯予以剔除,选取薯型整齐、薯皮光滑细腻、新鲜的壮龄薯,大小50g左右。在播种前20d左右,将种薯均匀摆放于温度在15~20℃的散射光的环境中,当薯皮发绿、芽眼萌动或有绿色短壮芽时即可播种或切薯播种。最好用50g以上整薯播种。切薯时切刀必须消毒,可用75%的酒精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尽可能每块带上顶芽,单块重35g以上,每块带1~2个芽眼。切薯用草木灰拌种,随切随播,不可堆放太久。在播种前2d在10kg清水中均匀拌入多菌灵25g或甲霜灵锰锌30g,喷湿种薯,晾干后待播。
3播种
3月中下旬,地温稳定在5℃以上时播种为宜,如果计划提早收获上市,也可春早播地膜覆盖,按株行距30cm×50cm开沟条播,播66 675株/hm2,用种量1 875~2 250kg/hm2。播种后起垄,垄高25~30cm,垄面土块应打碎,垄沟清理干净通畅,避免积水。
4田间管理
一般在播种后15d左右进行管理,当出苗75%以上时进行第1次中耕培土,铲除杂草,培土厚度5cm,均匀散碎;当苗高15~20cm时进行第2次培土。有灌溉条件的地块,齐苗后适时灌水抗旱。田间初花时第2次灌水,盛花期再灌水1次。灌水应小水漫灌,收获前20d应不再浇水,防止发病烂薯。
秦巴山区大多为坡地,施肥以农家肥为主,结合山林腐殖质土,化肥为补充;施肥方法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多采用“一炮轰”施肥法,省工省时。基肥施腐熟农家肥22.5~30.0t/hm2、过磷酸钙600~750kg/hm2、碳铵150kg/hm2、磷酸二氢钾30kg/hm2。开沟施肥,种薯放于两堆肥料之间,可有效避免薯块与化肥直接接触。坡地可挖窝,注意薯块摆放与化肥隔开。在显蕾期结合培土与除草,追施碳铵225kg/hm2,还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
5病虫害防治
秦巴山区马铃薯病虫害主要有晚疫病、早疫病、蚜虫、二十八星瓢虫和地下害虫(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高温、高湿是马铃薯晚疫病和早疫病发病的条件,在开花前后可用甲霜灵锰锌或代森锰锌预防1~2次;连阴雨季节可用杀毒矾或安泰生70%可湿性粉剂防治1~2次。防治蚜虫、二十八星瓢虫可用抗蚜威、蚜虱净和艾美乐70%可湿性粉剂叶面喷雾。防治地下害虫可用40%辛硫磷乳油拌土12~15kg/hm2与肥料一同施入即可。
6及时采收与贮藏
茎叶枯黄后,应及时采收,尽量在晴天进行采收,要求捡出烂薯、破薯、带菌薯、畸形薯以及退化薯。收获后晾干水分。商品薯应筛选出50g以下小薯,小薯可加工淀粉或做饲料。收获的种薯应用药剂处理后分级贮藏。商品薯可装袋贮藏。贮藏期间应严格控制温、湿度,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混杂、曝晒、雨淋、冻害与腐烂,防止皱缩失水影响品质和种性。
7参考文献
[1] 翟广华.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山东蔬菜,2007(1):13-15.
[2] 徐文东,王陆美,潘嫦艳,等.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9(5):50.
[3] 王海波.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6):35.
[4] 乔奇,张振臣,靳秀兰,等.脱毒马铃薯春作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2(3):38.
[5] 夏其栋,梁盛,康怀银.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S2):117-118.
[6] 张茂南,李建国,杨孝辑.秦巴山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技术推广[J].中国马铃薯,2003(2):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