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麦同舟麦916在淮北地区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2009-03-20 04:37胡海波左端荣汪守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9期
关键词:淮北地区种植表现栽培技术

胡海波 左端荣 汪守东

摘要详细叙述了同舟麦916在淮北地区的种植表现,并从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平衡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同舟麦916;种植表现;栽培技术;淮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S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061-01

淮北地区是强筋中筋小麦生产区。为适应市场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小麦的需要,培育和引进适应该地区种植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以高产稳产为基础,并将高产和优质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优质专用小麦配套技术研究,进而形成优质小麦生产技术体系,为面粉加工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小麦原料。同舟麦916是河南省同舟缘种子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稳产中筋小麦新品种,组合为:豫麦18/濮麦8441//温麦4号。2006~2007年度在江苏省淮安、宿迁、盐城、睢宁等地示范种植,表现优良。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麦2006006),适应在黄淮南片麦区的江苏省北部、安徽省北部、河南省及山东省西南部等高中产区早中晚茬种植。由于该品种抗寒特别是抗倒春寒、抗干热风、耐病、成穗率较高、丰产稳产、早熟、品质优良等突出优点,自审定以来,推广面积迅速扩大。同时被部分大型面粉企业作为订单小麦,加价收购。为进一步提高其产量品质,促进淮北地区优质小麦发展,特将该品种特点与栽培技术归纳如下,以利于该优质小麦品种推广种植。

1种植表现

1.1生物学及品质特性

半冬偏春性,中早熟,前期发育慢,苗期健壮,分蘖力较强,春季起身较迟,两极分化略慢,抽穗略迟,分蘖成穗率中等,成穗数较多,但灌浆速度较快成熟期并不晚,为中早熟品种。株型略松散,穗下节较长,株高78cm左右。穗层厚,穗色黄,穗较大较匀,小穗排列密,结实性好。平均成穗600万穗/hm2左右,穗粒数32粒左右,千粒重42~45g。抗寒性好,特别是抗倒春寒能力强。在2007年、2008年春严重倒春寒情况下,同舟麦916无任何冻害。根系活力强,叶功能期长,耐后期高温,落黄较好。中抗叶枯病、纹枯病,中感白粉病、赤霉病。籽粒半角质,千粒重和容重较高,黑胚率低,商品性较好。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其容重786g/L、蛋白质(干基)13.76%、湿面筋29.1%、沉降值29.7mL、吸水率55.2%、稳定时间1.6min、最大抗延阻力172E.U.、拉伸面积72cm2。被评定为优质中筋高产小麦品种,适合面包、馒头、面条等专用面粉生产。

1.2产量表现

2003~2004年参加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预备试验,平均比对照豫麦18-64系增产10.5%。2004~2005年参加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区试A组试验,在河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东菏泽和陕西关中地区等5个省区所有区试点均增产,大多数试点增产幅度超过12%,13点汇总平均产量7 663.95kg/hm2,较对照种豫麦18-64增产14.2%,极显著,居10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5~2006年续试、春水组B组区试15点汇总,12点比第1对照偃展4110增产,14点比第2对照豫麦18-64增产,平均产量8 257.20kg/hm2,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2.51%,不显著,比豫麦18-64增产8.6%,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2005~2006年参加黄淮南片生产豫麦春水组,14点汇总13点增产,平均产量7 184.25kg/hm2,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7.17%,居第2位(与第1位基本相同),5省分别汇总全部增产。可见,同舟麦916具有较好的稳产性、丰产性和广适性。2006~2007年在江苏省的淮安、宿迁、盐城、睢宁等地繁种及大面积示范,平均产量达7 200 kg/hm2,与其他绝大多数品种大面积产量只有6 300 kg/hm2相比,高出750kg/hm2以上;小面积产量达到8 250 kg/hm2以上。涟水县2007年秋引进示范,2008年秋推广面积达6 667hm2以上,乡镇覆盖率达40%,种植表现较为突出,一般产量6 750kg/hm2以上,比当前大面积种植的郑麦9023增产10.5%。

1.3同舟麦916的不足

同舟麦916是一个丰产稳产品质优良的小麦新品种,但不是超高产栽培的理想品种,春季起身较迟,但灌浆速度较快,易感白粉病、条锈病,因此在大面积生产上要注意中后期的施肥与病虫害防治。

2栽培技术

2.1精细整地

播前整地要按照早、深、净、细、实、平,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做到及早腾茬、灭茬,及早整地。要加深耕层,犁深,耙透,耙细。麦田应开好三沟,以利于排涝和抗旱。要及时清沟理墒,确保田间水系通畅,降低田间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以利于控制病害的发生。

2.2适时播种

适时早播,培育壮苗,是实现小麦优质高产的关键。同舟麦916兼具半冬性品种抗寒性好和弱春性品种耐迟播的双重优点,适播期长,但考虑到暖冬的气候因素,在苏北地区适宜播期为10月20日至11月上旬,不可过早播种。过早播种会形成旺苗,受冻害威胁大;过晚播种冬前营养体小,光合产物少,根系生长发育差,分蘖少,不能形成壮苗。因该品种为中穗大粒型品种,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应合理密植,一般基本苗掌握在240~270万根/hm2,最高不超过300万根/hm2。提高播种质量,做到落籽均匀,消灭“三籽”(深籽、露籽、丛籽),遇旱抢墒播种或及时浇灌,争全苗匀苗。产量结构为穗数600~630万穗/hm2,穗粒数32~35粒,千粒重42~45g。

2.3平衡施肥

根据优质专用小麦营养特点与需肥规律,合理施肥是优质小麦高产的基础。按照“以地定产,以质定肥”的原则,改以往重氮肥、轻磷钾肥、不施微肥为重施有机肥、氮磷钾锌相配合,施用配方肥。有机肥肥效长、肥效全、肥效缓,是生产优质专用小麦必需的肥料。因此,要求施优质土杂肥22.5~37.5t/hm2,纯氮225~300kg/hm2,五氧化二磷120~150kg/hm2,氧化钾120~150kg/hm2,硫酸锌15.0~22.5kg/hm2,其他微量元素适量。不同的施氮方式对优质小麦的品质影响差异很大。拔节期间追施,不论是营养品质还是加工品质均好于全部基施处理,且随追肥的比例加大,效果愈加显著。因此,在肥料运筹上,要调整底施和追施氮肥的比例,改变不追肥的习惯。对一般肥力的麦田,将全部氮素化肥用量的60%~50%作底肥,另外40%~50%作追肥;土壤肥力高的麦田,将全部氮素化肥用量的40%作底肥,另外60%作追肥。拔节孕穗肥要重施,但必须推迟到3月20日以后。在小麦抽穗期和籽粒灌浆期结合防病进行1~2次叶面喷肥,每次用0.5%~1.5%尿素或磷酸二氢钾喷施,以增粒重,提高品质。

2.4病虫草害防治

注意选用高效、安全、生态型农药,以保护害虫天敌,提高防治效果,并减少农药残留,确保小麦优质高产。小麦播种时,采用高效低毒的小麦种衣剂拌种,具有病虫兼治、促壮苗、无农药残留的作用。小麦生长期间,要搞好预测预报,并及时进行综合防治。用粉锈宁有效成分120g/hm2于麦苗拔节孕穗期对适量水喷雾,预防白粉病、锈病,扬花期遇多雨应注意防治赤霉病。加强对麦穗蚜、麦蜘蛛等害虫的测报工作,达到防治指标,立即用药防治。麦田应及时防除杂草。

3参考文献

[1] 顾正中,周羊梅,王安邦,等.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淮麦2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江苏农业科学,2008(3):88,110.

[2] 王扬起.小麦新品种烟农5286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6):177.

[3] 孙苏阳,李海军,王永军,等.小麦新品种淮麦23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7(23):7122,7124.

[4] 苏国修,王秋,王建章,等.小麦新品种平麦998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8(12):34.

猜你喜欢
淮北地区种植表现栽培技术
淮北地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与运作研究
徽两优898在贵池区种植表现及直播栽培技术
杂交早籼稻欣荣优5号在兴国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超级稻早稻中早39在桃源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深两优0858水稻在玉林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