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9优547无盘旱育秧技术

2009-03-20 05:27曹志刚周业海金红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20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曹志刚 周业海 金红梅

摘要:介绍了中9优547的无盘旱育秧技术,包括苗床选择、培肥整地、适时播种、包衣匀播、苗床管理和大田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水稻丰产丰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9优547;无盘旱育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0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20-0058-01

中9优547系黄冈市农科院用中9A/R547(自选优质早籼恢复系)选育而成,2008年完成湖北省水稻早稻区试,其平均产量8 007kg/hm2,比对照两优287增产6.07%;全生育期111.3d,比对照短0.1d,品质分析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株高93.7cm,有效穗316.5万穗/hm2,叶姿挺直,叶色浓绿,长势茂盛,穗大粒多。现将9优547无盘旱育秧技术总结如下。

1苗床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质地疏松,运输方便的菜园、旱地、堤岸等作苗床。苗床与大田比早稻前三田(冬闲田)为1∶7~10,早稻后三田(冬季种有油菜等)为1∶5~6。将整好的育秧田作成1.5m宽、10.0m长的秧块,2秧板之间要留出30~40cm的秧沟,并且与田间进、排水沟相通。

2培肥整地

2.1冬前培肥

冬前合理培肥可使苗床干而不裂,雨后不板结,使床土呈现海绵状态,增强土壤保墒蓄水的能力;提高苗床内腐殖质的含量,促使土壤形成较好的团粒结构。冬前增施有机质肥料50t/hm2、家畜粪尿30t/hm2、过磷酸钙2 500kg/hm2,结合耕翻施入地下。

2.2播前重施底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旱地对铵态氮的积累以及铁、锰、磷酸盐、硅化物的溶解都十分不利,肥料的移动性也小。因此,必须重施底肥,提高土壤供肥强度,才能保证旱育秧苗对养分的需要。在作苗床前,施入尿素300~400kg/hm2加三元复合肥400~500kg/hm2。基肥施用磷酸二铵,可适当减少施用数量,但必须增加氯化钾250kg/hm2。施肥后深划锄,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做到肥土相融,以防肥害发生。

3适时播种

早稻前三田在3月18日左右,后三田在4月3日前,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冷尾暖头抢晴时播种。3~4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相对较低,一般应采用地膜覆盖以保护育秧。

4包衣匀播

大田用种量30kg/hm2,包衣前稻种用清水浸种2~3h,然后滤去水分,采用旱育保姆包衣,包衣时将旱育保姆均匀加入稻种中并不断搅拌,直至旱育保姆均匀附着在稻种上为止。1kg“旱育保姆”包种3kg。苗床浇透水,待水分下渗后,将已包衣的稻种均匀撒播在苗床上,播后用细潮土盖种子,覆土以不漏种子为宜。早稻播后厢面平铺1层地膜保湿,上面再用小拱膜保温。

5苗床管理

出苗30%后要及时撤去平铺地膜,揭膜前用喷雾器补充水分。中午温度升高时,要注意通风降温,以防烧苗。2叶1心前,以干为主,叶片不卷不浇水,促根系下扎。2叶1心后,秧苗开始进入断奶期,这时要浇1次水,结合浇水追尿素22.5~30.0kg/hm2。三叶期保持厢面湿润,促进秧苗健旺生长。移栽前4d施送嫁肥,用尿素30~45kg/hm2,并喷施1次农药防治病虫。

6大田管理

6.1高标准移栽

秧龄控制在30d内,移栽前1d下午苗床洒透水,取苗用铁铲,取土层2~3cm,不抖土、不扯把,随取随用。一般按株行距13.3cm×19.9cm,插足37.5万兜/hm2,保证基本苗在75万株/hm2以上。

6.2够苗早晒田

旱育秧返青早,分蘖早,分蘖力强,当苗数达300万株/hm2即可晒田,将旱育秧的早发、多发优势转化为产量优势。晒田至大田开裂,见白根,应及时复水,以保证幼穗分化的水分供应,注意做到瘦田轻晒,肥田重晒。

6.3施好穗粒肥

旱育秧成熟期比水育秧迟2~3d,因此应加强后期管理,在孕穗至破口期、齐穗后分2次进行叶面喷肥,一般用磷酸二氢钾1.50kg/hm2、硼砂0.75kg/hm2、尿素7.50kg/hm2对水喷雾。

6.4综合防治,做到丰产丰收

病虫害防治应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搞好田间肥水管理,提高水稻的群体抗性。要结合当地病虫害的测报采取防治措施,一般在6月底至7月初要进行1次二化螟的防治,以保证水稻优质高产、丰产丰收。

7参考文献

[1] 易孔文,叶传广,张贤党,等.水稻无盘旱育秧抛栽培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2009(10):140-141.

[2] 刘克勤,罗丕荣,吴平安,等.水稻无盘旱育秧抛秧试验初报[J].中国农技推广,2005(12):24-25.

[3] 付丽仙.水稻旱育秧技术[J].云南农业,2009(6):14.

[4] 侯伟,王孝春,蔡武宁,等.水稻旱育秧关键技术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2008(8):112-113.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