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锋
一、创新意识是核心
创新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哲学,产生于感性与理性的深度碰撞,是带着闪烁的震撼。它既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离不开大破大立,敢为人先的勇气。《大学》有云:“汤之《铭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可见中国历来就有追新逐变,鼓励创新的传统美德。一个人需要创新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个社会则需要创新来破旧立新,不断完善。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像今天这般繁荣昌盛,也从未有像今天这般渴望创新的。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已不能再满足星星之火似的创意个案,而必须将其整合,成为促进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燎原之火,进而成为提升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支柱产业。1998年英国布莱尔政府首次正式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之后,全球已形成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总体态势。对此各国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笔者比较倾向于《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中的提法:“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方向,是一种在全球化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对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创新”。[1]我国政府近年来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旗帜鲜明的鼓励创意产业的发展,作为该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动画产业也迎来了第一拨春潮涌动。各种数字动画娱乐产业基地相继挂牌成立,然而,目前我国动画产业的从业人员在总的就业人口中的比例还不到千分之一,[2]低于欧美等国。不仅量不足,在人才构成上也不平衡。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新产业研究中心的范周教授说:“创新产业涉及十几个行业,人才构成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比如传媒行业发展比较早,目前人才已经相对饱和。而新兴的如动漫和游戏行业,人才就比较缺乏。” [3]很多用人单位有米无炊,求贤若渴。不惜重金招揽人才,但千军不易得,一将更难求!用人单位缺动画制作人员,更缺独挡一面的动画创新人才。面对这一状况,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引进,可解燃眉之急;二是培养,方为长久之策。鉴于此,教育部将动画列为单独专业进行招生,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以期逐步缓解这一矛盾。由于没有先例,高校也处于摸索阶段,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创新首先是一种人的思维和智能拓展,是一种创造性的想法。离开人,创新就无从谈起。因此,对创新的渴望就是对创新人才的渴望。所谓创新人才,是指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头脑”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技能为手段的特殊人才,[4]他们凭借对产业的熟悉和对社会文化的深刻理解,能够结合中国实际不断创新。动画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互交融的新兴学科和产业,如何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科优势,培养社会急需的会创新、懂创意的特色人才,是高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动画教育的问题与分析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其重要作用就是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和服务社会。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读大学已不再是少数精英的特权,而更像是一种大众文化“消费”,这让更多的人圆了大学梦,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教学质量下滑、办学空间紧张、就业形势严峻等,都将高校推向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人才培养模式备受质疑。就动画专业而言,教育部虽制订了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却只有原则,没有细则。这使得高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在百花齐放的同时也显得五花八门、各自为政。相对国外有完善产业链作依托的高校动画教育,定位不准、缺乏规模效益和没有足够的市场预见性就成了我们的通病。
缺乏人才的市场和缺乏市场的动画,这似乎是个两难问题。到底是先培育动画市场,还是先培养动画人才?如果先培育市场,我们缺乏创新人才,市场中充斥大量模仿抄袭的低级作品,要么沦为“文化加工业”,为别人做嫁衣。以至于很多人认为:“搞动画,会几个软件不就行了吗?” 缺乏创新,越来越成为中国学生的致命弱点,一旦动画市场全面开放,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先培养人才,我们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文化创新产业结构,市场脉搏难以把握,相关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要求较高。加上动画实验设施投资巨大,回报周期长,造成很多高校在动画人才培养上心有余唯力不足,雷声大雨点小。培养方案中避实就虚,弃短扬长的现象时有发生。结果就是培养的学生进入社会后,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生,需要更长的适应期,甚至很多专业技能还要花钱二次学习,回炉现象十分严重。对此,大学应该坚持一种有侧重的辩证立场,作为高校,必须对国家负责,履行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努力做好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本职工作。在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上积极创新,扬长避短,在深入研究产业特点的同时,制定灵活多变的教学大纲,将创新精神真正融入到学科设置和日常教学中去,加上科学务实的工作态度,相信这些问题是会得到解决的。
动画首先是一门视觉的艺术,离不开形体、色彩等基本造型要素,也离不开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故我们目前的动画教育,从招生到人才培养绝大多数都是由极具先天优势的艺术院校来承担。培养内容也多以艺术教育为主,强调学生扎实的绘画功底和对事物的表现能力,鼓励张扬的艺术个性,推崇个人价值的实现。但动画同时也是一门要进入社会生产环节,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文化创新产业。故其教育既离不开市场导向,也离不开众多相关学科的交融和各部门的分工合作。如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多强调其艺术特性而忽视其他方面,那么我们培养的人才很有可能在起点领先,到了终点却会落后。而这样的问题又是如此普遍,对此,笔者深表忧虑,似乎它更适合培养独立的动画艺术家。姑且不论仅凭四年之力让大部分学生成为艺术家的可能性,就连其自身的社会定位问题都会难以解决。当然我并不是反对培养动画艺术家,因为进步的艺术思潮和实践总能推动社会进步。但正真的艺术家毕竟只是少数精英,在动画产业整体缺钙的大环境下,把希望寄托于少数人,这恐怕是不现实的。
三、教学本身也需要创新
大学对国家软实力的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较之其他组织有着更多更深层次的社会担当。高等院校输送的人才具有知识水平高、学习能力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的特征,是培养动画创新人才的主要支柱。随着创新产业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大学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起到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高校如何更好地推进创新人才大众化,如何保证创新教育体系化,已经不是早期试验性的和个别高校的行为,而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问题。因此,高校应立足时代背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肩负起新时期动画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
(一) 增强自身知识创新能力、探索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法
相对于上世纪,动画概念的外延和内涵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现代意义的动画应是一种立足文化创新的大的数字艺术和信息产业的综合体,其健康发展有赖于艺术与科技的联姻。面对这一世界性的新课题,高校应该积极面对、冷静分析、谋定而后动。一方面努力增强自身知识创新能力,打破条块分割和学科壁垒,促进艺术与技术的交叉融合,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培养产业急需的复合型“通才”。另一更为重要的方面是:探索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获取信息和创造知识的途径日益便捷和多元,面对创新产业这样的新事物,先生不一定就是先生。以往只注重单方面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忽略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的做法显然已经过时,而诸如平等、友好、探讨、趣味和开放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应更多的被运用到动画专业的教学中去。在制定动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既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关门造车,应在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和理清相关课程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决定取舍。同时还需留有相当的余地来应对动画日新月异的行业特点。在教学上,也可以考虑课堂教学与实际创作相结合,鼓励专业教师在立足教学的基础上创办动画工作室,带领学生积极走出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动画项目结合起来。
(二) 以知识产权教育为核心的创新型人文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相对于科学文化素质而言的,与人性、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密切相关的素质。简言之它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也是高校教育区别于一般培训机构的根本所在。创新型人文教育是在新形势下对传统人文素质教育的延展和深化,就动画人才的创新培养而言,其核心是培养有知识产权意识和文化精品意识的动画创新人才。众所周知,缺乏创新精神已成为困扰我国文化创新产业健康发展的软肋。但这仅是表面现象,从四大发明到“嫦娥”探月,何时不见创新者?水墨动画、皮影动画、戏曲动画,哪个又不是我们的创新呢?问题的根本在于我们缺乏对创新的保护精神。在全球化的环境下,没有保护的创新只有死路一条,创新应该鼓励,但唯有切实加强对创新的保护,才能收到标本兼治、起死回生的奇效。因此,新时期动画创新人才的培养一定要加强知识产权教育,进而通过大学的文化辐射作用培养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有创新的动画精品。
(三) 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
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高校不仅能积极与社会互动,主动服务地方建设,把握产业发展的走向,而且能联系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使学生不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在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上也有过人之处。产学研合作教育虽非我国高校首创,但实践证明,这种人才培养方法不论是对高职高专,还是本科的动画人才创新培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处理好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系也非常重要,产学研结合不等于高校直接服务社会,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警惕高校“异化”“离位”[5]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张京城. 中国创新产业发展报告(2007) [D].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3。
2. 贾否,路盛章. 动画概论,修订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 金元浦. 文化产业竞争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4。
4. 眭依凡. 大学的使命与责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1。
注释:
[1]张京城. 中国创新产业发展报告(2008) [D].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3,第3页。
[2][3][4] xinxibu.文化创新产业亟待人才支撑. [J/OL]. http://www.jsrc.com/jsggfw/newsfiles/186/2007-02/14632.shtml。
[5]刘小强. 回到大学的起点[J/OL]. http://www.cnier.ac.cn/jyyj/xspj/jyyj_20080428150601.html。
潘 锋: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动画系
责任编辑:赵 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