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城”的“单展之翅”:大同东关小城的风貌再现与活化

2009-03-19 01:59周小棣
艺术评论 2009年2期
关键词:东关风貌小城

山西大同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其两千多年的城市发展史上,不仅拥有北魏京师、辽金陪都、明清重镇的辉煌,且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成为中华民族大融合之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以云冈石窟为代表的346处各级文保单位与特色鲜明、种类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体现了大同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大同古城作为大同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极高,可读性极强。现存的大同古城历史风貌和街巷格局,是明代大同府城池在北魏、隋唐、辽金、元时期的城市基础上传承延续下来的,地上地下拥有从北魏到民国各个朝代和时期的大量遗迹及古建筑;传统民居四合院形制多样、数量众多,古城传统风貌浓郁,是国内极少数仍存有城墙等众多文物古迹和传统民居且古城风貌犹存的城市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同古城是一幅丰富绚丽的历史画卷。

大同市为了更好更快地进行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城市发展战略:全面恢复古城历史风貌,形成大同独有的文化魅力和城市个性,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东关小城的建设即为这一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大同古城墙有三个外围小城,分别位于主城的东、南、北三面,这个型制形成了大同古城的重要特色,使其具“凤凰城”之美誉,东关小城则正是大同城这只凤凰的“单展之翅”。历史上的东关小城作为大同的卫城之一,雄踞御河西岸,拱卫主城,有着重要的军事地理意义。现在,作为城市发展战略中的东关小城重建,对恢复大同城的古城风貌也同样有着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单展之翅”的今日使命

东关小城是大同主城区在新一轮的城市发展中的跨越点。古城东侧御河外的御东新区是未来大同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东关小城则正处在大同古城和御河之间,成为主城区向东发展的跨越点。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同时拥有邻近主城的便捷交通联系和沿御河生态绿化带的自然景观与环境。同时,作为大同市沿御河生态绿化带中建筑群落,不但肩负有重要的城市功能,而且应具备与之相称的深厚历史人文内涵。

东关小城是古城风貌沿城东御河展开的前沿门户。作为再现大同古城风貌的城市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环节,东关小城的重建,将形成大同古城的东边门户。它西接古城东城门,东连御河兴云桥,突据于沿御河生态绿化带中,面向御河对岸的大同新城区——御东新区,占据了大同古城向御河方向的最重要展示面。因此,衬托古城形象并展现古城风貌,构建显著区域性地标形象应是东关小城建筑群体设计的首要前提。

从城市总体规划的角度,东关小城位于御河以西,御河与大同古城之间,古城风貌沿御河生态绿化带展开,体现出古城传统历史文化的厚重。而东关小城正位于这一浓郁的历史环境氛围中,采用以反映古城风貌为主的建筑形态,重建古城风貌,更符合大同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

东关小城是古城风貌向御河展示的前沿门户,也是由大同新城区——御东新区进入大同古城的必经之路,越过御河便感受到浓郁的古城气息,东关小城采用以反映古城风貌为主的建筑形态更适合这一使命。大同古城风貌是以明清时期的传统民居为主要内容,体现出北方民居的传统特征。而其特定的人文历史环境,又使得大同传统民居具有坡度小,外墙厚实保温好,装饰简朴等不同于其他北方民居的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四合院建筑空间特色,是大同历史街区的重要组成。无论是街巷尺度空间,院落尺度空间,建筑尺度空间,还是屋顶,墙体,门窗,门楼,装饰及色彩都有其独到之处,反映出淳厚朴实的关外民风。

是“标本”,还是“活化石”?

东关小城是大同市城东地区重要的商贸及小商品批发集散地。其不光有毗邻主城、与御东新区东引西联的交通区位优势,还具有城市商品买卖及日常生活用品交易的功能要求。但由于多年来区内建设缺乏整体概念,以至于建设无序,建筑环境凌乱,建筑空间和形式与传统历史与文化严重脱节,与传统城市街巷空间应具备的特征和地方特色。因此东关小城的建设在满足现代城市功能的前提下,需要对传统建筑空间形态重新进行规划和设计,换言之,东关小城既具备现代城市商业集散的功能,又具有古城风貌恢复与保护的作用,两者之间相互适应与平衡。

在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我们的民族形成了与民族生活和精神相适应的、极富特色的传统建筑及空间艺术形式,其所具备的传统建筑空间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文化、考古、旅游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但它所容纳的传统生活方式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有着极大的不同。要以传统空间形态适应现代商业活动,则必须在很多方面进行适当调整并赋以新的内涵:

传统的小尺度建筑空间适宜人的步行活动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内向型的社会活动;而现代商业活动则需要具有更强的社会化需求,不同范围的交流需求对应着不同尺度的空间需求,在满足传统空间形态与尺度的条件下,需要将其内向型的建筑空间转换为外向型的建筑空间形态。服务于现代商业的交通工具已不同于以往传统形式,因此,在传统的空间形态中需要有对应于现代交通工具的方便的交通设施和交通空间。现代城市中的水、电、消防等等各种市政配套设施的完善是保障一个城区顺利运转的基本前提,必须以现代城市活动的需要为标准进行建设。传统空间形式需要满足现代各种基础设施的要求。

东关小城的建设应当同时具有传统建筑空间形式和现代城市功能需要。历史与现代应在空间营造层面积极融合,使之成为东关小城特色和活力的激发点。兼具传统神韵和现代活力的东关小城将是此次建设的最主要目标之一。东关小城的建设首先是一个古城重建计划——建成后的东关小城应当再现原汁原味、风格浓郁的传统风貌,重新成为大同城重要的地理、文化地标,延续历史文脉、传承城市记忆。

东关小城的建设同时还是一个城市复兴计划——东关小城不应成为“标本式”的旅游景点,而是要容纳丰富的现代城市生活,是鲜活的“活化石”,当代城市生活和商业活动的规律,应当成为东关小城空间组织和业态分布的指导原则。

旧时回忆的链接与再生

根据大同古城在城市总体规划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古城保护整治和开发建设的要求及条件,东关小城的建设应着重注意:必须充分发掘历史资料,依据详实的史料考证,再现古城风貌;在尊重现代城市活动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利用各部空间价值;同时综合运用多种空间营造手段,融合传统古城风貌与现代城市功能,把东关小城建设成为兼具传统与现代神韵的历史文化古城的地标性建筑群。

城墙与城楼:据史料图片记载,大同古城东关小城有四边城墙和三边城墙两种规制,综合考虑其与即将恢复的大同古城在视觉与城市活动方面的联系,决定采用1952年大同市街详图中记载的三边围合城墙规制。另据史料记载:“明景泰年间(1450-1456),巡抚年富于北筑小城,周长六里,高三丈八尺。”故城墙高度考证为12.65米。再据史料图片,东小城共有三座城楼,分别是位于小城东边中部的迎恩门、小城西北角的北园门和小城西南角的南园门,此次建设予以恢复。同时东关小城西侧面向主城敞开的一面通过东关吊桥与主城相连。

护城河与壕沟: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1464),巡抚韩雍续筑东小城南小城,东面有御河自北面南流过,注入桑乾河。在此次东关小城的设计中,保留了历史上的壕沟形式,赋予其现代功能,形成下沉的环形机动车道,给地面留出了完整的步行空间。在原护城河的位置复建了护城河,继承历史的同时形成景色宜人的滨水商业空间。

街道结构:据现有1952年大同市街图,东关小城内主要的南北向道路居于西侧,形成偏心布置的街道格局,这一点成为东关小城街道结构设计的重要指导原则。在具体街道布置时,保留了偏心街道纵横骨架,结合传统的街道结构,再现历史风貌。同时,根据资料显示,大同府城内主要街道分两个层次,中间道路较开阔平坦,标高较低,用于车马行走;两侧有高台与沿街商铺相接,为人行道路。人行道路与车行道路用踏步连接,道路的中间或尽端有牌坊等节点建筑。

重要公共建筑:据大同古城相应公共建筑的型制,作为东关小城重要公建的重建蓝本。古城中的市楼为三层重檐歇山顶的型制,东关小城南北市楼也沿用了这一型制。原东小城内主十字街西北侧有一衙署,重建的衙署位于东关小城主要入口广场的北侧,成为临近东关小城主轴线的重要公共建筑。同时有关东小城史料记载中南园普化寺,东关北园三关庙等寺庙建筑也按照其记载座落分别予以建筑实体上的重建,并作为精品商业区内的重要节点。

东关小城传统风貌的再现和复兴,其基础磐石在于详实的史料考证,故上文不揣繁琐,将史料记载的文字和图片一一列出,并对应于设计策略,以确保改造过程中的可辨别性。但往往囿于史料的缺失,致使对于旧时回忆的解读和链接常出现断裂和肢解,因此,同一城市其他地区的史料记载亦成为改造对象的参考坐标。应该看到,毕竟这不是完全的历史街区保护,是复兴,是对旧时城市的致敬,因此,在史料的遴选上是有侧重点的,“拿来主义”是有选择性的。如东关小城南北市楼的复建,首先是史料记载有之,再次是城市空间的营造需要标志性的制高点建筑来统领,在这个层面,参照大同老城的市楼建筑形制,就变得理所当然,其可信度亦颇高。

综论之,历史城市形态只有通过踏实可信史料考据使之得到的现代重生,历史街巷空间与肌理只有依据传统空间尺度经验的汇总和现代城市功能的糅合来创造。通过尺度分离,视线控制,界限消除等空间营造手段的综合运用,将城市水岸与城市街巷等符合现代城市活动的概念引入传统风貌建设过程中,方可保证营造兼具传统与现代神韵的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地标性城市建筑群的顺利实现——大同东关小城的风貌再现与活化即为该理念指导下的有益尝试和实践,“凤凰城”翱翔于天际,凭借新生的“单展之翅”,将更为动人。

周小棣: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责任编辑:赵卓

猜你喜欢
东关风貌小城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这座偏远小城,能成为年轻人的伊甸园吗
包裹的一切
行 走
南美小城
阿尔卑斯山中小城
曾都 让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
东关街风情
东关
库车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