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卿 丛 玫 熊 敏
将于2009年1月20日就任的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于2008年11月24日公布了新政府的经济团队名单。这是一份由重量级人物组成的名单:现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成员、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蒂莫西·盖特纳将出任财政部长,曾在克林顿政府中担任财政部长的劳伦斯·萨默斯将出任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新墨西哥州州长比尔·理查森将出任商务部长,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克里斯蒂娜·罗默将出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待获得国会批准后,这几员大将将面对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如何逆转经济颓势、解冻信贷市场、推动金融监管改革等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金融救火员” 盖特纳
未来4年将执掌美国财长大印,决定至少3500亿美元金融救援资金流向,肩负引导美国乃至世界经济走出阴霾重任的是谁?答案揭晓:盖特纳。在美国下一任财长人选透露前,除了华尔街,还没有几个美国老百姓认识这位小个子男人。
盖特纳的名字虽然很少有普通人听到过,但在华尔街却是如雷贯耳。他是挽救美国金融系统计划的制定者之一。从2008年初贝尔斯登的破产到拯救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再到联邦储备系统在过去一段时间为解冻信贷市场而进行的大刀阔斧的系列举措,身为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主席的蒂莫西·盖特纳一直处于风暴中心。
与同在1961年出生的奥巴马一样,盖特纳也有过在亚洲生活的经历。由于父亲是政府国际发展事务官员,盖特纳得以在印度、泰国和中国度过他的童年和少年。他在曼谷的泰国国际学校读完高中后,带着对亚洲的感情回到美国,选择到东部名校达特茅斯大学攻读本科,专业是政府和亚洲研究。在这期间盖特纳学习了中文和日文。他还曾经是北京大学的留学生。
随后盖特纳来到华盛顿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深造。这里是为美国国务院培养外交人才的摇篮。毕业3年后,盖特纳进入财政部做了一名普通员工,负责国际事务。此后在财政部他一干就是14年。
最早注意到这个年轻人的,便是萨默斯,他当年出任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时,使盖特纳得到越级提拔。“盖特纳十分聪明,又善于说服别人。”从那以后他提升得很快,到2002年,盖特纳已经是负责国际事务的财政部助理部长。
今天看来,盖特纳在财政部的14年里最重要的资历是经历了几次国际金融危机,包括1995年墨西哥的比索危机,1997年席卷印尼、韩国和泰国的亚洲金融风暴,以及2002年巴西的金融危机。他参与了这几场危机的救援计划制订,包括在1997年底力排众议说服白宫必须救援韩国。这些都为他日后处理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提供了经验。
2002年,随着民主党告别白宫,盖特纳离开了财政部,被安排到IMF的政策评估部门。他在那里待了没多长时间,便于2003年出任美联储纽约主席。
盖特纳进入联储后不久,就开始严词批评金融系统风险过大,并呼吁改革美国金融体系。“金融创新已经超过了金融体系承载的极限。刹车变成了加速器。”他忧心忡忡地说。但他的警告没能阻止危机的爆发。随着华尔街乱世的来临,盖特纳脱颖而出,成为白宫救市“铁三角”中的一员。
纽约特殊的金融地位是盖特纳跻身“铁三角”的重要原因。美联储为应付金融危机而开发的5项临时工具中,有些是专供纽约联储使用,比如允许纽约联储的主要会员用其他债券兑换国债。因此从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的第一天起,盖特纳就与伯南克、保尔森站在一条战壕里。
由于在“铁三角”中的地位,盖特纳出任财政部长标志着一种政策的连续性,表明新政府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将不会发生重大的摇摆。盖特纳将继续使用7000亿美元救助资金中的剩余部分,并推进第二套经济刺激法案出台。
“选择盖特纳的好处是他参与了这次处理过程,有处理问题的经验,上任后不用从头开始熟悉。但是不利方面是他不一定能给市场带来新的办法。”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魏尚进说。
财政部的工作与美联储毕竟不同,盖特纳不是经济学家出身,对税收和财政的立场不甚清晰。外界只能从他的早期发言中些许体会到他支持用税收政策缩小贫富差距和减少财政赤字的想法。未来,当奥巴马政府遇到医疗改革、财政政策、税收等方面的问题时,他将没有专业知识背景来应对。但盖特纳的长处是学习很快,当初刚到纽约联储的一年后,他就可以与专业的经济学家辩论货币政策的复杂性。
因此,市场仍然相信盖特纳的当选将给华尔街带来好运。面对更多的呼救声,他将决定是否需要向700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中追加投资——比如像有人建议的那样加到1.2万亿美元,将决定满足什么样的要求公司才能得到救助,是不是要拯救、怎样拯救失血过多的汽车业,怎样处理“两房”的烂摊子,怎样与各国的财经部门携手合作,以及怎样处理未来经济恢复中出现的其他问题。
“谏官” 萨默斯
“我想不出比他更适合这个职位的人了。”与萨默斯结识多年的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邹至庄这样评价,“萨默斯绝顶聪明,但是没有盖特纳适合做财长。奥巴马任命他为首席经济顾问,这是最适合的职位。”
54年前,萨默斯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他的父母都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他的伯父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
萨默斯本人的学术天赋同样惊人。他16岁就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原打算学习物理,但很快转向经济学。当时他还是麻省理工辩论队的活跃分子。其后他成为哈佛大学研究生,于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师从经济学家马丁·费尔德斯坦。萨默斯在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都任过教。1983年,28岁的萨默斯成为哈佛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作为一个学者,萨默斯在经济学许多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是公共财政、劳动力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国际经济学、经济人口学、经济史、发展经济学方面也有研究。美国经济协会1993年授予萨默斯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章,他现在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成员。
萨默斯在1982年至1983年就已经服务于里根总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1988年还担任杜卡基斯竞选总统的经济顾问。1991年离开哈佛后,年仅37岁的萨默斯出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39岁出任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成为他的政治导师鲁宾的左右手;45岁在克林顿任内出任财长。2001年他离开财政部回到哈佛大学担任校长直到2006年6月。从2009年开始,萨默斯又将开始负责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
在上世纪90年代,萨默斯协助处理了墨西哥比索贬值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和俄罗斯金融风暴等重大国际金融事件。那一时期,他与时任财长的鲁宾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应对危机的“三剑客”。
萨默斯推崇自由经济,他在财政部像一个影子部长,奠定了民主党政府对金融危机的处理方式——无为而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说,奥巴马政府仍然会延续自由经济的核心思想,在此基础上加强监管。这也是奥巴马推出萨默斯任首席顾问、有监管经验的盖特纳任财长这样一种组合的考虑。
尽管萨默斯主张经济自由发展,但他对于此次金融危机的判断是敏锐和超前的。2007年12月,当美联储和布什政府的官员说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不大的时候,萨默斯在演讲中作出了不同的预测。他说:“我们正在迈向一个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滞胀和80年代的萧条以来,经济表现最差的时期。”“次贷危机有加重趋势。美国面临的挑战是遏制金融系统崩溃损害实体经济,措施是保持国内需求、缓解信贷紧缩压力和保持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转。”2008年1月他在达沃斯年会上断言,衰退将历时良久而且难以承受,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仅存在,而且相当大。
虽然曾经与格林斯潘“携手”,但萨默斯毫不留情地表示,央行行长对当前金融危机负有责任。在他看来,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近几年迷失方向,致使决策失误,构成金融危机的根源。
萨默斯在里根总统时期就一度出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顾问,此次将担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这两个角色都是为总统决策提供建议,以萨默斯的个性,他能担当类似于 “谏官”的职责,而奥巴马也希望萨默斯在其身边扮演敢于“犯颜直谏”者的角色。
萨默斯总是说,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他更愿意研究很多不同的办法以及过度反应可能犯下的错。例如,萨默斯长期批评房地美和房利美,然而,他仍然认为危机期间它们需要扩大规模,保持抵押贷款流动性。
萨默斯还认为,银行业监管机构不应试图阻止个别企业的破产,这是不会成功的,相反,应该制定应对任何“故障”的规则。因此,萨默斯主张更严格地规定金融公司可以承担多少债务:公司承担的债务越多,就有更多的借款人被拉下水,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更大。
在处理长期问题方面,对萨默斯最好的描述可能是“怀疑者”。他对任何提出本质上显而易见的观点持怀疑态度。但是,一旦被说服,他往往会找到大胆的解决方案。
萨默斯多次访问中国,1999年以财长身份来华参加第12次中美联合经济委员会会议。回到美国后,他在多个场合呼吁美国国会尽快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扫除障碍。
“外交奇兵” 理查森
1947年11月15日理查森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帕萨迪纳。1970年他毕业于塔夫茨大学,获法律和政治学学士学位,后在该大学的弗莱彻法律和外交学院获得国际事务硕士学位。毕业后,理查森曾在国会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供职。
1978年,理查森在新墨西哥州定居。1982年,他作为民主党人当选众议员,开始了14年的国会生涯。任职期间,他曾任众议院商业委员会、资源委员会和情报特别委员会委员等职。1997年,他出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1998年出任能源部长。克林顿卸任后,理查森前往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任教。
2002年11月5日,理查森当选新墨西哥州州长,2006年获得连任。2007年,他宣布参加2008年总统竞选,后宣布退出,转而支持奥巴马。
当比尔·理查森2008年初放弃成为美国第一名拉美裔总统梦想时,没有人相信他会离开国家政治舞台。作为贝拉克·奥巴马当选总统的功臣,号称外交界“奇兵”的理查森获得商务部长正式提名。
奥巴马称理查森为主要的“美国经济外交官”。美国商会政府事务副会长约斯登表示,理查森就任此职能够利用其外交经验及与外国领导人的关系,帮助美国出口商打开新的市场。
理查森曾任克林顿政府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曾以各种身份出访世界各地,并在朝鲜、苏丹、古巴、伊拉克等国家完成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外交任务。由于外交经验丰富、擅长处理困难问题,理查森此前一度被猜测为新任国务卿的人选之一。
在提名理查森时,奥巴马表示,商务部长的核心使命是帮助美国企业在国内更好地发展和壮大,同时推动美国企业全球业务的扩展。值得注意的是,奥巴马政府至关重要的两位经济决策者,财长盖特纳和商务部长理查森,都具有深厚的国际事务和外交背景,是国际事务领域的专家。经济班底的任命偏重于外交经验丰富的人选,或许显示了处于金融危机中的美国将寻求更多的国际合作。联合各国共同救市、寻求外储丰富的新兴市场国家施以援手,都对美国尽快摆脱经济困境至关重要。
作为新墨西哥州州长,理查森在美国为数众多的拉美裔族群众中享有极高的支持率。他也参加了2008年民主党总统提名人的初选,但初始表现不佳,很快在1月10日退出选战。当他放弃总统竞选转而支持奥巴马后,奥巴马获得了拉美裔族群众的广泛支持。
作为克林顿政府的“老臣”,理查森同克林顿家族渊源颇深,但他在退选后,却于3月率先表态支持奥巴马,而没有选择支持希拉里。因此,此番理查森被奥巴马提名为商务部长,也被认为是奥巴马对其政治支持的回馈。
拉美裔团体对理查森能够入阁态度积极。全美西裔委员会主席莫圭亚表示,拉美裔非常高兴看到理查森就任商务部长,因为商务部管辖宽泛,其中人口普查也在商务部管辖范围内。2010年美国将进行人口普查,少数族裔长期以来都称人口普查数据低估了其人口,从而要求采用更为复杂的统计方法来提高普查的精确性。
奥巴马对理查森不同于一般政府官员的行事风格盛赞有加,“在担任国会议员期间,理查森召集过2500个市政会议,使他可以直接倾听基层的声音;在联合国工作期间,他是员工食堂的常客,常在午餐时间同机构雇员聊天以获取第一手的资料;而在2002年竞选州长时,理查森在8小时内同1.4万人握手,打破了一项世界纪录。”“任命理查森为商务部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当我的政府任命完成之后,人们会发现新政府将是有史以来最具多样性的政府之一。”
不过,理查森任能源部长期间,曾将联邦调查局侦查李文和的消息泄漏给《纽约时报》及其他主流媒体。在李文和无罪获释后,理查森一直未就李文和事件作出任何表示。美国一些华裔维权人士正在网上发起一项签名请愿活动,反对奥巴马对理查森的任命,并呼吁理查森道歉。
“经济周期专家”罗默
当奥巴马选定克里斯蒂娜·罗默出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时候,华盛顿的很多人都在问“谁是克里斯蒂娜”。但在经济学的圈子里面,罗默可是鼎鼎大名。这不仅是因为她的丈夫大卫·罗默是著名的宏观经济学家,还因为罗默本人就是一个专门研究“大萧条”的资深学者。
罗默在伯克利大学的同事布兰德·德龙说,如果你想要一个稳定经济周期的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那就是克里斯蒂娜了。
克里斯蒂娜·罗默1958年12月25日生于伊利诺伊州的奥尔顿,1985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其后,她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助理教授。1993年起,她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教授。
罗默是典型的学院派经济学家,她对大萧条、美国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她曾任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是美国艺术科学学会成员。她曾获美国约翰·西蒙·古根翰基金会的学者奖、伯克利杰出教学奖、美国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艾尔弗雷德·斯隆纪念基金会研究学者奖等众多荣誉。
在过去几届美国政府中,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研究经济框架的小型机构,没有任何政治权力,只靠其领头人的个人影响力。而1993年克林顿政府创设的国家经济委员会则和总统更为亲密,通常这个委员会的主任主要是来协调各方经济政策的。不过,多数人认为,罗默和萨默斯不会冲突,因为罗默对萨默斯的很多观点都很认同。布什政府前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经济学家曼昆评价说,他们两个将是天生的盟友。
罗默目前是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NBER)货币经济规划处负责人,并兼任国家经济研究局商业周期测定委员会委员。商业周期测定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判断美国经济是否陷入衰退。作为一个研究经济周期和大萧条史的专家,奥巴马选中她担任经济顾问的意图可谓不言而喻。
罗默早先曾深入研究导致大萧条的原因以及财政货币政策在美国经济恢复过程中的作用,最近,她和丈夫正在专心研究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罗默夫妇在经济学界享有盛名,无论是在民主党还是在共和党中都深受尊敬。连共和党都曾引述罗默夫妇的研究成果来支持“增税会给经济产出造成负面影响”的观点。
尽管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能成为好的政策制定者,但美国学界很看好克里斯蒂娜·罗默。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弗兰克高度评价克里斯蒂娜,称她拥有所有这个职位需要的东西。(综合自《第一财经日报》、《北京青年报》、《21世纪济报道》 王慧卿丛玫熊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