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郭银土

2009-03-19 05:38
福建文学 2009年1期
关键词:郭先生和尚题材

姚 衡

近几年,郭银土的小品画作在画坛引起反响。这是因为画家不是为画画而画画,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肩负着强烈的责任感,把握中国画写意灵魂,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思想文化结晶,形象地再现宣纸之上。这些画旗帜鲜明地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道德标准和思想感情,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人性。有的简直就是警世恒言、劝世箴言、座右铭言,为中国画的创作开辟了新的空间。

郭先生的画从内容到形式都跳动着传统的脉搏,不是无根之花。但他也不是简单地照搬传统,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光大。他的许多力作都是继承有源、传承有序、创新有绩。郭先生大量画作中闪射着老子、孔子、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文天祥等等先贤圣哲的思想光辉,有的画引题了《论语》《诗经》等段、句,有的是民间传说,或市井俚语,他信手拈来,植入画中,点石成金,满纸生辉。从表现形式上,尽管许多题材都是过去历代画家表现过的传统题材,但郭先生重新创作,别出新意,比如李铁拐,历代人物画家都画过,有的是单纯刻画的,有的是放在八仙过海中群列的,有的是正面歌颂李铁拐广播善缘、以医拯民的,也有反讽铁拐李枉为神仙,连自己病腿都无可奈何。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1945年在四川时也画了李铁拐:黑衣白裤、袒胸露怀、一双赤足、坐地旁观,拴着葫芦的拐杖弃之一边。画中题日:铁拐李,把眼挤,你哄我,我哄你。我不知道可染先生题词的背景无从评价其中含意。这些大师画过的题材,郭先生却另辟蹊径,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创新。李铁拐一手执葫芦,一手拄拐杖,银髯飘飘,仙风道骨,用笔简练,设色明净。黑裤用湿墨概括,与线描的白袜成强烈对比,画中只一句话来点题:“神仙也有残缺。”意犹未尽,戛然而止,真是新意盎然、余味绵长,留给观画者多维的想象空间。“三个和尚”是家喻户晓的民谣。“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也是不少画家画过的题材。郭先生匠心独运,画面上三个和尚,憨态可掬,两个站着,一个坐着,个个两眼朝天,大张其嘴,长伸其舌,笑接天上的雨水。三和尚表现统一而各有个性,皂衣白袜的人物勾勒,和尚身后的庙宇草草数笔,纵横自如,均见郭先生绘画功力。云雨天空,用淡墨花青烘染,酣畅淋漓。我认为这幅画从立意到表现手法都十分精到,是郭先生的众多精品画之一,题款真是画龙点睛:“三个和尚吃天水,可惜只有一阵子。”泼俏调皮、意味深长。

郭先生的花鸟画清新气雅、空灵飘逸,呈现出浓郁的书卷气,《羽毛自珍》是代表作之一。梅枝横斜,穿插有致。朵蕾点缀,向背成趣。枝上小鸟,栩栩如生。俯首梳理羽毛,神态十分专注。郭先生用铁线描勾勒树干,用散笔画蓬松鸟毛,极富质感。画题更妙,把时间和心理过程带进了空间艺术里,把中国的哲学和人文联系在一起,折射人生。深化了主题。

从《诗经》《离骚》到唐诗、宋词、元曲等众多古代文学作品中,大都采用了比兴手法委婉曲折地表达作家的志向及哀怨,郭先生无疑从中汲取了大量营养,创造性地用在自己画中,艺术地表达自己的爱憎情愫。水仙是他家乡的花魁,品格高,香浓郁,清水养之却能开出香气四溢的素色花朵来。历代文人都将之喻为凌波仙子。郭先生笔下的水仙影影绰绰、神逸俊秀。仿佛是婷婷少女,清纯可爱。郭先生在画中题词是“花开花闭人为之”,其中有不少潜台词,令人想到人间许多无奈的叹息!荷花是郭先生又一常画的题材,有一幅画题是“弯曲的清荷”,令人掩卷击节赞叹。郭先生在画竹画上的题句是:“雪压竹枝低,低也不沾泥。”你会联想到古今中外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志士仁人的高风亮节。

人生苦短,一个人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就极不容易,郭先生却成功地做了四件事。当记者,当领导,画中国画,研究寿山石。与生俱来的天分和后天的缘分成就了他的辉煌。听说郭先生新近又画了一批新作,名为《清莲系列》,把水粉技法溶入国画之中,我相信,他的尝试会取得成功。

责任编辑贾秀莉

猜你喜欢
郭先生和尚题材
该干什么干什么
该干什么干什么
小和尚打水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父亲9年20万字记录孩子成长
向前奔跑的和尚蟹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