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模 江薇薇
摘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文扼要总结了我国历史上西部开发的经验教训,以从思想根源上解决中国人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历史积习切入,借鉴反全球化思潮的合理内核,对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解析和反思,在全面、准确理解西部大开发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探究了“无限”开发与“有限”开发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尺度。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科学尺度;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C91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1—0143—0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指导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推进了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重大改革,这一时间区域发展战略思想也有重大变化,即从传统的地区平衡发展的方针转向以地域分工为基础,发挥各地区区位优势,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更快发展的方针。经过二、三十年的区域经济竞相发展,我国以上海、广东、江苏、山东为代表的沿海及整个东部地区迅速崛起,相比之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缓慢,产生了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之间生产力格局、资源开发水平、利益调节机制上的深层次新矛盾。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大大滞后,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每况愈下。
纵观历史,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特别是天然植被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其变化的原因有自然本身的因素,更主要的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古代开辟耕地、修筑宫室、兴建寺院等等都要大规模地砍伐森林、铲除草地,频繁的战争也同样起着破坏植被的作用。由于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程度不同,植被变化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异。这种变化并非直线式的减少,而是天然植被——栽培植被——次生天然植被——栽培植被的反复出现。但总的趋势是天然植被的逐渐减少,然而各地情况不尽相同。如华北平原因开发较早,人类活动频繁,天然植被早已破坏殆尽,全由人工栽培植被所替代。又如黄河中游天然植被被人为破坏后,因气候干燥、雨量稀少等不利因素,不少地区栽培植被也不普遍,变成荒山、荒坡和沙丘。而西南地区开发较晚,人类活动相对较少,而气候温暖湿润,雨量丰沛,故至今尚保存较多的天然森林。总之,在我国西部辽阔的土地上,几千年来各族人民长期的开拓垦殖,大规模地改变了天然植被的面貌,生产了不可计数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为各族人民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物质条件。当然也由于人类对自然发展的认识不足,无计划地滥垦滥伐,尤其是历代统治者对自然界无限制索取以及战争破坏等因素,使自然界失去了平衡。这种破坏越到近代越为严重,从18世纪被至1949年前的250年间,森林资源的损耗速度大大超过以往的千年。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政策上的失误,大炼钢铁,以粮为纲,大伐山林,森林面积大为缩小,这是造成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中国古代和近代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西部生态失衡或被破坏,人为因素都是在区域相对封闭状态下进行的,倘若在开放状态下进行,其后果更不堪设想。在邓小平倡导下,80年代中期起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植树造林,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政策十分正确,但要收到明显效果,需有几十年的时间。其后,西部如何开发,生态如何保护又面临着新的西部大开发挑战。
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对西部地区数千年发展历史轨迹的跨越,是面向新世纪作出的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和历史性任务,其“大”字主要体现为战略上的全局性、统筹性、长远性。基本要求是:第一,立足高远。西部大开发是在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背景下进行的。要面向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从发展方向上形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西部经济体系。第二,实事求是。西部大开发的目标,中长期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远期是实现现代化。西部发展起步晚,客观上在人才资源、投融资体制等方面不如东部等地区,在区域竞争力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因此发展规划和进程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第三,统筹全局。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上率先启动西部大开发是有其特殊意义的,一是西部地区是全国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西部地区许多自然资源占全国比重最大,是不断推进全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西部开发规划包括“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重要内容。西部开发规划是全国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第四,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多为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对西部开发要把资源合理有效开发利用与保护、建设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这个问题处理得恰当不恰当,不仅关系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也事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条件。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一大特征是在开放条件下更好更快促进开发,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和体现。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辩证认识全球化背景下的西部大开发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阶段性必然选择,如前所述,是中国西部地区数千年历史发展的崭新时期,同时面临着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关系的重大难题。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顺应国际发展潮流和世界组织共同愿景,适应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要求提出来的。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9月,联合国第五十五届会议作出的《联合国千年宣言》鲜明而深刻提出:“我们今天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确保全球化成为一股有利于全世界所有人民的积极力量。因为尽管全球化带来了巨大机遇,但它所产生的惠益目前分配非常不均,各方付出的代价也不公平。我们认识到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国家为应付这一主要挑战而面临特殊的困难。因此,只有以我们人类共有的多样性为基础,通过广泛和持续的努力创造共同的未来,才能使全球化充分做到兼容并蓄,公平合理。”从人类社会先进思想文化共存共享的视角讲,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共同关注和相互借鉴的最新思想文化成果,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有普遍意义的发展原理。科学发展观的特定含义包括: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今后西部大开发中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认为,除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的指导工作要求外,还必须从思想根源上解决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历史积习。
洞察当今世界思潮,最常出现并最能影响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的思潮是经济文化全球化。在我国
改革开放30年间,改革开放成为最鲜明特点和最重要动力。就扩大开放而言,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引进来”与“走出去”步伐,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实践活动潮流。经济文化全球化已经开始成为我国政府、学界和各行业的主流思想,似乎全球化趋势成为唯一走向。如同当年计划经济时期,谁涉及市场经济就是离经叛道,现今市场经济背景下,谁提及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又常会被认为不合时宜,现今中国人一般几乎没有再设想过与经济文化全球化相悖的问题。而与此同期,在以西方价值为主流助推经济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一种反全球化思潮也在勃然兴起。兴起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标志是1999年底“西雅图之战”。西方国家反全球化思潮主要表现为对全球化的批判上。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指出,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特征,资本主义也因为全球化时代的来临而具有新的内涵和表现。发展中国家针对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益分享与代价分担问题强调,目前的全球化模式更多的是为强势的、富有的群体服务,忽视了弱势的、穷苦的群体,忽视了共同发展的方向。转型国家反全球化声音不大,甚至不及发展中国家,这与转型国家主流社会意识对计划经济带来消极后果的否定与相应对经济文化全球化肯定的基本态度有关。反全球化运动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国学者刘金源、李义中、黄光耀在合著的《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一书中归结为,反全球化运动以全球化作为制衡目标,但实际上它所制衡的并不是全球化本身,而是全球化的突出弊端或消极后果。我们进一步认为,反全球化的合理内核与世纪之交诞生的《联合国千年宣言》精神实质应当是一脉相承的。人们可以从世界全球化实践中看到一个基本事实:全球化在为很多国家带来财富和进步的同时,也难免造成这样那样的突出弊端或消极后果,诸如财富过分集中,国家、地区和家庭、个人贫富差距扩大;竞争中强势者获利,弱势者遭难;开发中自然资源被过度利用,影响提供自然资源地尤其是经济滞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这样思考,在全球化进程中通过适度反全球化思潮制衡,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有着更合理、重要、深远的意义。同理,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通过必要反过度开发思维制衡,对西部地区、整个中国乃至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有着更科学、实际、深远的含义。当然,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衡量一种思潮是否正确,主要看其第一要义是不是突出发展,核心是不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不是突出全面可持续,根本方法是不是突出统筹兼顾。总而言之,用科学尺度衡量一种思潮正确与否。全球化进程中反全球化思潮的合理内核是,从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共同利益和根本发展方向出发,通过新的不同思潮,制衡主流思潮及实践带来的负面作用。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进程中,可以借鉴反全球化思潮的合理内核,防止和解决西部大开发实践中的一些突出弊端或消极后果,从而站在前沿更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三、对西部大开发中经济发展方式的解析与反思
冷静而理性地回顾我国2000年1月启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我们看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思想符合科学发展观。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意见》中提出,通过几十年奋斗,努力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努力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西部,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
8年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长规划、短安排,每年都有实施的具体意见,向西部倾斜了前所未有的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从以下西部大开发大事中可以得到清晰反映:2000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明确要求。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中,要突出抓好西部地区的开发,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的基础,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开发的根本,把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开发的关键,把发展科技教育和加快人才培养作为开发的重要条件,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开发的强大动力。2月10日,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2月25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联合印发《“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规划分四个部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十五”期间西部开发的主要任务,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西部开发的政策措施。2003年,国家在西部地区再新开工14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1300多亿元。2004年3月11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6号)。文件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还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文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lO条意见: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继续加快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打好基础;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积极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大力加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西部地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拓宽资金渠道,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资金保障;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加强对西部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截至2005年末,国家五年新开工西部开发重点项目70项,投资总规模9700多亿元。中央累计投入各类财政性建设资金5600多亿元,其中长期建设国债3100亿元。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各类转移支付累计7600多亿元。西部地区累计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4.7万公里。西部地区累计退耕还林8468万亩,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11579亩,退牧还草工程治理严重退化草原2.9亿亩。从生态治理效果看,局部明显好转,而整体恶化走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如果仔细分析西部地区2006年经济增长主要指标,则可以进一步看到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明显成效。2006年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301.26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5910.9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7.1%,比2005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从增长速度看,2006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继续呈现强劲势头,扣除价格因素,整个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高于2005年的12.7%达到13.1%,低于东部地区(11个省市)13.8%的增长速度,高于中部地区(8个省)12.9%的增长速度。其中,从分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上看,西部大多数省区市的增长速度有较为明显的提
升,而且均超过了全国10.7%的整体水平,均以11%以上的速度增长,内蒙古依然最高,达到18.0%,居全国第一位,而最低的新疆也实现了11.0%的增长率;从各省区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看,四川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8637.81亿元,居西部第一位。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西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0894元,相当于同口径全国平均水平的61.1%,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其中,内蒙古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0029元,居全国第10位;贵州人均水平仅为6056元,居全国末位。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是6404亿元、17742亿元和15155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521.99亿元、3455.82亿元和1933.4亿元。
在积极肯定西部大开发成效的基础上,务必清醒看到西部与东部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2006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标,东部最高水平上海为57310元,最低水平河北为16894元;西部最高水平内蒙古为20047元,最低水平贵州为5750元,最高水平省份之比为2:1,最低水平省份之比为3:1。在东部与西部之间、在西部省份之间、县份之间、家庭之间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差距更大。务必清醒看到西部自然资源利用率仍然偏低,生态环境恶化走势难以遏制,也就是辩证地认识到,由于不当方式条件下,西部大开发取得正面成效与付出负面代价的关系。
目前,西部地区存在的发展相对缓慢,资源、环境状况较为恶劣,主要原因是西部大开发中经济发展方式局限有余,转变不够。在产业发展上深入分析不难看出,长期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地区扮演着“自然资源产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的角色,资源开采出来输往东部,由东部进行加工制造,制成品回到西部市场。近几年尽管西部已开始增大发展资源深加工项目和高科技产业,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初级特征无法根本改变。这里制约因素,一是全国产业格局和国防战略要求所致,二是西部地区在技术、人才、投融资要素配置上大大滞后。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客观困难、运作方式值得反思。这里仅列举三个不同角度的问题。第一,西部地区重大资源消耗项目如何建立健全补偿机制?近几年来,“.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已由规划、开发变为现实,还有大量的矿产品源源不断运往东部。对拥有资源尤其作出牺牲的地区如何补偿?如三峡水库建设,重庆移民如期完成,下一步安稳致富怎么办。我们认为,类似补偿应以经济手段为主,先将国家资源成分的经济占比剔除,相应测算补偿地方经济损失(包括生态保护建设)、移民安稳致富长效补偿。由国家和受益地区将补偿资金采取合适方式支付给西部相应地区用于生存发展和生态保护建设。第二,西部地区农村需要全面推进城市化或城镇化吗?西部总体上是人口稀地域广,但大多数土地宜林、宜农和宜保护自然生态。我们认为,从全国特别是东部、中部、东北讲,通过农村城市化或城镇化,集中人口、节约资源、增强经济集聚效应是必要的。对西部地区农村不宜普遍提推进城市化或城镇化。可以在合适区域搞城市群、小城镇,在多数农村搞农民大社区即可。第三,西部地区社会事业发展能够产业化、市场化吗?我国前几年少数地方搞教育产业化已受客观规律惩罚回归公共服务范畴,搞医疗卫生市场化也在广大人民群众呼吁“看病难”、“看病贵”中重新探路。文化产业化、市场化似乎在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有成功实践。我们认为,由于西部经济底子薄,人均收入低,同时是国家亟待发展提升和保护的区域,因此对西部地区包括一般文化在内的社会事业均不能推向产业化、市场化,主要应由中央及西部地方政府“买单”。
四、关于科学发展新西部的辩证思考
从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良好愿望到西部大开发实践的积极成效及教训提示人们:由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到正确认识和利用反全球化的合理内核分析,充分说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正确的,关键是具体运作中在重视“大”开发的同时要重视“限”开发.,限制浪费资源和过度对可储备资源的开发,限制破坏生态环境的开发,限制不利于当地人民群众致富的开发。切不可将“大”开发变形为“快”开发、“乱”开发。在“大”开发与“限”开发之间有效结合的科学尺度就是,以人为本,以西部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作充分调研论证,作公平、公正的评价取向,作统筹兼顾的定量分析,作从长计议的预测判断。当前由国家统一开展的主体功能区划分,即将全国各地区相关地域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这是一个系统的约束性要求,同时对不同地区赋予不同政策。我们认为,在区域划分上和经济政策上应当使相关地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在2000年将西部大开发正式提上日程时,从时间跨度上估计为50年左右。。胡锦涛总书记在最近的讲话中代表党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我国宏伟发展目标:“到我们党成立100周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迄今西部大开发才八年,可以说迈开了第一、二步。如果我们走一步看几步,走一、两步思路径,无疑有助于西部大开发达到中央的初衷和预期目的。总而言之,只有坚持科学发展尺度,才能够坚定不移地走建设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西部的正确发展道路。
促进我国西部地区适应“大”开发与“限”开发并举的新要求,根本途径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努力增加非资源依赖产业比重。逐步切实有效调整西部地区初级产品特征突出的产业结构。引导和鼓励发展技术适中、与当地自然资源关联不大的新兴产业。第二,促进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管理的自主创新,形成有西部独特优势的市场竞争力,能够承接国内外转移优质产业,提升利用本地资源的效率。第三,建立稳定有效的资源补偿制度。建立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和重大项目国家补偿、受益地区(如用电、气省份)补偿、相关企业(如用原材料)补偿系统及机制,为“限”开发提供经济杠杆。对此,国家要立法,要有实施监督办法。第四,千方百计帮助西部地区培养、引进利用好各类各级人才。西部大开发关键在人,要制定一系列人才政策,着力培养和鼓励本地人才干事,重点引进急需高端人才。在人民群众中开展广泛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第五,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眼光从我国西部更多转向世界。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追求全国人民群众共同致富目标任重道远的背景下,在继续西部自然资源开发的同时,务必实施全球资源战略,鼓励合理开发国外资源,尤其是能源、矿产,要逐步提升我国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和规模。
责任编辑:王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