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非 王 丹 姜 涛 谭智俐
摘要:本文以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为背景,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对我国期货市场20年以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与克鲁格曼贸易理论、哈耶克反周期理论等经济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建立了对金融创新和金融过度行为的判定标准框架,认为在目前资本市场新兴加转轨的特殊时期,把加强研究和开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性能源商品期货品种作为当前工作重点是体现科学发展观要义的具体体现;认为金融创新和金融过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以人为本,是否提升了国内生产效率,是否提高了国民的福利水平;认为以煤炭期货等为代表的期货品种开发创新具备金融创新的各种特征,是完善期货市场交易品种体系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创新;期货品种创新;科学发展观;煤炭期货
中图分类号:F7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1—0097—05
一、引言
当前从华尔街开始的金融海啸愈演愈烈,目前已经造成全球房地产的持续下跌、诸多全球大型投资银行倒闭、各国股市暴跌、欧美金融机构亏损和全球经济增速急速放缓等严重后果,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政府被迫启动了大规模的救市措施,全球商品期货市场也随着金融危机的恶化而展开一轮较大幅度的调整。金融过度、过度创新、金融滥用等词一时成为人们当前讨论的焦点,金融衍生品被认定为“坏孩子”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第三代货币理论中关于金融中介机构道德风险转化为证券金融资产的过度积累,会导致经济泡沫破裂产生金融危机的论述最终得到了验证。
受到金融危机蝴蝶效应影响,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价格也发生了大幅度波动,强减措施数次启动,投资破产者屡屡见诸报端,国内学术界为此从各个角度对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影响开展了大规模的讨论,诸如中国金融业要从华尔街海啸中吸取教训、限制包括期货在内的杠杆化金融工具的品种创新发展、施行对商品期货等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品的严厉监管等一些声调不绝于耳。
那么,在当前金融危机肆虐、实体经济受困的宏观背景下,期货行业发展到底还需不需要品种领域的金融创新?如果是肯定的答案,金融创新设计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尺度,在促进金融市场发展与做好风险防范乃至服务实体经济等诸多方面寻求利益结合点以求得平衡?这些都是我们在现实的研究工作中亟待回答的问题。
二、期货品种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要义的重要环节
(一)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情况回顾
我国的期货市场是整个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不断改革、完善离不开期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20年以来,我国期货市场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指导性文件颁布和实施,在中国证监会的正确领导下,监管层全面总结了我国期货市场十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成熟市场的先进做法,在健全市场法制、加强市场监管、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稳步推进市场创新与发展方面等积极探索、深化改革,进行了大量适应我国期货市场新兴加转轨时代特点的基础性制度建设,使得我国期货市场呈现出规范发展的良好局面,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市场套期保值和发现价格功能日益发挥,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2007年,我国期货市场呈现跳跃性发展态势,成交额首次超过GDP,达到40多万亿元人民币。截止到2008年12月19日,国内三家期货交易所总共拥有19个期货交易品种,成交量达到了131181.72万手,成交额达到了698435.67亿元,均创下了历史新高,其经济功能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二)期货市场发展尚处于“新兴加转轨”的基本阶段
国内期货市场在成绩斐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发展模式、风险控制体系、营运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尽管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转折性的变化,获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应该看到,现阶段“新兴加转轨”的基本阶段性特征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具体到期货品种研究工作,市场“新兴加转轨”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一是现有交易品种发展不均衡,煤炭、石油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品种尚未推出,难以适应相关企业对风险管理的寻求,制约了对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保驾护航的功能发挥;二是现有交易品种还存在一些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对市场高效运行还存在影响。
特别是在2008年十一长假结束后,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国内所有商品期货品种全线跌停,国内投资者竞相平仓离场,各交易所纷纷采取强制减仓措施,我国的期货市场稳定运行也面临着严峻考验。国外期货市场的暴涨暴跌,也使得传导到国内的期货市场风险急剧扩大,面对新一轮迅速变化的市场形势,不由得引发了期货市场品种研究者的警醒和深思,在新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和增强期货市场的稳步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在繁荣现有品种的前提下,不断推陈出新;如何在标准合约设计阶段即开始动态完善各项风险保障措施,以便更切实的保护好投资者利益,完善期货市场经济功能,为实体产业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从而促进期货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面对新情况下的诸多新问题,我们认为,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精神,将科学发展观思想切实运用到期货市场开发的实践工作中,这无疑是统领我们深入思考和正确认识金融工具发展的最重要的理论方法。
(三)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期货工作的重要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对以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即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对期货品种研究领域而言,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中国衍生品市场体系建设,应该首先将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三方面相结合,将重心放在发展上面,深刻认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期货市场的迫切需求,大力丰富商品期货品种。冲国经济近年来取得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产业界对期货认识由可有可无逐步过渡到渴望能够得到更多的避险工具选择,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空间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在未来都是潜力巨大的。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继续把研究,开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性商品等期货品种作为当前工作重点,进一步完
善我国的能源系列商品市场,为我国的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服务,满足促进能源产业发展对避险金融工具的需求,推动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建设,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最终体现为期货领域的发展可以促进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社会福利的提高,而期货交易品种的拓展,企业套期保值范围和深度的增加,有利于解决企业的财务困境,减少债务代理成本,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健经营,增加企业价值,这在当前国外经济动荡影响国内企业经营特别是中小企业生存的特殊时期,具有更显著的意义。因此,期货的品种发展即期货品种的创新也就成为期货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发展要义的重要一环。
三、期货品种创新与金融过度的辨析
(一)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面对2008年中的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一度引发了人们对于金融创新必要性和管理的讨论,首要的问题就是——现阶段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麻烦的金融创新,在未来社会还是发展的动力和值得鼓励的举措吗?
实际上,金融创新和金融危机都是金融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简单地阻止金融业地发展只会隐藏金融体系的瑕疵,不能完全屏蔽引致金融危机的各种因素,只要发展,就必然会遇到发展中的各种问题,金融业不能过度创新,但同时也不应该因为金融危机而放弃创新。创新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人们对此早已经取得共识,创新对金融业发展作用也是如此。在国际金融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中国金融机构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持续性创新才能生存并谋求发展,做大做强。今天中国因为缺乏金融创新,所以没有金融危机之虞,这本身并不能说明中国的金融业欠发展是正确的,是对中国经济更有利的事,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依然亟待解决。如果中国或任何国家从此限制金融创新、过度强化金融管制,那无疑是犯了因噎废食的错误。只有进一步鼓励自发的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市场的合理调整,中国的金融市场才能深化,进一步发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功能。对广义的金融市场是这样,对狭义的期货市场品种创新更是如此。
事实上,经济学界已经有有识之士给出了明晰的答案。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经济学家樊纲等人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金融创新应该鼓励“交易先于制度”的原则,银行等机构是通过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手段转移和分散了自身所承担的风险,如果没有金融衍生产品,银行所聚集的风险将会更大,从而肯定了金融创新的积极意义。中央银行《2008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也明确指出,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机构通过改革和创新,可以改善公司治理和经营机制,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转变业务增长方式,更好满足社会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近期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会议文件亦明确提出一方面要吸取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需要金融业加快改革步伐,通过创新增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和竞争力。
(二)金融创新与金融过度的评判标准
加快金融创新并不意味着可以无所顾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认真辨别金融创新与金融过度之间的差别,将两者区别对待。第三代货币理论认为金融过度即为金融中介机构的道德风险转化为证券、房地产等金融资产的过度积累,此举加剧了一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当外部条件转化时,会产生金融危机,最终损害实体经济。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金融创新需要一整套高效的外部监管体制相匹配,才能抑制金融创新向金融过度的演化。通常,监管体制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是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的,而此时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创新的冲动,一方面是监管制度的缺位,那么该如何判断某项创新的性质呢?或者说,判断一项创新是金融创新还是金融过度的标准究竟应该是什么?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的经济理论对于金融创新和金融过度的判定有深刻的借鉴价值。他认为,无论是从事国际贸易还是增加“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企业亦或削减他国的竞争力,都对提升一国的整体福利水平影响甚微,而要增加一国百姓的福祉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还是提高该国的国内生产效率。此外,在他的理论中还重点强调了金融外部性(供给和需求外溢)的重要作用。克鲁格曼的理论也可以较好解释当前的金融危机造成的原因,即好的金融创新可以促进国内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提高一国国民的生活水平,而一些只能减少自身损害的举措而无利于国内生产效率的创新就可以定义为金融过度了。
米塞斯·哈耶克的商业周期理论从反经济周期的角度厘清了对拯救金融危机的认识。他认为信贷和货币发出的错误经济信号是有代价的,虚拟经济的泡沫破灭是实体经济失调的一个表现,应对经济危机不应该将注意力仅仅放在如何降息、如何控制实际利率上升、如何修补资金窟窿、如何防止银行流动性短缺等问题上,而是更应该注意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和构建社会保障,只有生产结构的扭曲要尽早得到解决,金融危机才能得以解脱。实际上,分析哈耶克的基本观点可以得到一个明显的结论,即促进实体经济正常发展的虚拟经济是不存在泡沫破裂问题的,而虚拟经济泡沫破裂肯定是实体经济失调的显现,解决之道依赖于生产结构的调整,而不仅仅是所谓的“信心”,从而从侧面佐证了金融创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必要性。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这方面看,科学发展观和克鲁格曼理论两者殊途同归,都把提高国民福祉作为理论分析的最终归宿,而发展路径一个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个则是国内生产效率的提高,强调的方面有所不同,本质却是一样的。因此,对于判断金融创新的性质就可以依据上述理论归结为是否服务于实体经济,促进实体产业发展,有助于实体经济实际生产效率的提高的问题了,此论断也可以成为判断金融创新和金融过度的依据了。
从完善中国衍生品市场体系的选择角度看,商品期货新品种开发无疑也是一种金融创新。新品种的开发可以拓展期货品种的覆盖面,扩大金融外部性的范围,特别是增加涉及国计民生的以煤炭为代表的能源类期货品种,对于调整目前扭曲的价格机制,优化国家能源结构的资源配置,促进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为能源生产企业与消费企业提供选择性期权,从而促进其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企业价值都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大品种的、涉及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类期货品种的健全和完善,通过上述方法和手段,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势必会提高我国企业的生产能力,从而有助于国内生产效率的提高,最终提升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从这个标准上判断,期货新品种的开发应该是一项应该鼓励的金融创新。
四、期货品种创新的发展策略
依照中央提出的“有好又快”的发展思想,期货
品种研究工作应结合期货市场的实际情况,在保持市场稳健发展基础上,以服务、服从于国民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市场发挥为主体,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目标,以此作为制订规划、确定发展的出发点。国内的上海期货交易所等期货交易组织机构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品种发展规划。具体而言,主要的发展策略可以为:
(一)优化市场结构,增强金融属性,做深做精现有品种
通过修改合约和交易规则制度,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吸引更多的现货企业入市进行套期保值、实行个性化品种管理等手段来增强现有品种的活力和功能,不短延伸和扩大其利用价值,做深做精现有品种。
(二)加大品种创新研究力度,形成系列化和层次化的品种结构体系
目前,交易所的结构体系尚不完善,基础性的农业品种居多,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品种没有上市交易,也没有期权、指数等衍生产品。存在的这些不足,使得商品期货交易品种在服务国民经济的深度和广度、保障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能力等方面受到限制。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服务国民经济的能力与水平,就必须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研究开发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品种,使交易品种不断系列化和层次化。结合政策环境和发展实际,品种研究工作需要根据具体品种的市场化程度,继续深入拓展农产品期货品种序列,大力培育能源产品序列,加强研究化工品种序列,积极开发期权、指数、排放权等衍生产品。
五、结论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在当前爆发国际性金融危机的状况下,中美两国的金融体制背景、金融机构发展状况、金融产品结构、金融发展阶段、金融市场结构、金融监管方法都有本质的不同,就两国比较而言,中国是金融创新不足,美国是金融创新过度;中国金融监管过度,美国金融监管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过分强调某一方面的“美国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启示”,“别人生病、中国吃药”——结果会造成保守思想抬头,反而延缓了中国金融创新的步伐。
对包括期货市场衍生品体系建设在内的金融创新等行为,应当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基础上重新建立对其的再认识,正确辨别金融创新与金融过度的本质区别,为期货等金融市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金融业不能“自娱自乐”式发展,必须建立在信用与杠杆放大的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发展,但也不能因此就放慢速度。
综上所述,本文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期货领域一切工作的纲领
期货衍生品体系的建设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尤其在当前全球金融动荡状况下,减小和预防金融危机的途径可以是加强金融监管,发展根本手段应该是鼓励金融创新的发展。具体到期货市场,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放在指导工作的首位,而大力拓展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商品期货交易品种,促进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稳定发展,健全衍生品市场交易体系,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战略即是金融创新的表现,也是科学发展观观点的在期货市场建设实际工作中的直接体现。
(二)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应该把握好金融创新与金融过度的辩证关系
金融创新如果过分脱离实体经济,势必向金融过度演化,而依据科学发展观区别二者的根本标准即是创新是否以人为本,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福利水平,而不是单纯的为提高本部门、本行业的经济利益而去发展创新。与科学发展观异曲同工的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克鲁格曼理论同样也把能否有助于促进企业金融外部性、提高国内生产效率、提升国民福祉程度等内容作为分析经济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本文认为,金融创新与金融过度的界定应该是以是否服务于实体经济,提高实体经济的实际效率作为最终的判断尺度。
在期货品种开发创新工作领域,选择贴近于实体经济,急需期货市场解决实体经济发展困境、促进实体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实体产业生产效率的品种,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是金融创新的典型反映,也是没有金融过度之虑的。
(三)能源类期货品种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现阶段期货品种开发应重点考虑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产品,煤炭期货等能源期货品种作为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具代表性的潜力品种,从现有条件判断是非常贴近实体经济的,该系列品种期货市场的建立对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提升能源以及相关产业生产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性质上看完全具备金融创新性,也是符合期货经济发展规律的现实选择。
责任编辑:王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