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对党的执政安全之影响及其应对

2009-03-19 05:39权宗田
探索 2009年1期
关键词:政治功能传媒中国共产党

权宗田

摘要:传媒具有传递及制造政治信息、引导政治行为与政治参与、推动舆论监督与政治民主等政治功能,对党的执政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政治传媒化的发展使党的建设面临新环境、对党的执政合法性建设造成新考验、对党的执政方式创新提出新要求。为了维护党的执政安全,必须发挥传媒在维护执政安全中的积极功能,努力构建科学的传媒体制和政治传播机制,进一步提高党的传媒素养、传媒运用能力及创新执政方式。

关键词:传媒;政治功能;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1—0039—05

随着传媒对政治影响的日益加深和政治传媒化的发展,传媒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安全已经构成了一定挑战。对传媒的政治功能及其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安全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创新党的传媒工作体制和政治传播机制,将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党的执政安全、建设和谐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一、传媒的政治功能及其对党的执政活动的影响

传媒的政治功能主要包括传递及制造政治信息、引导政治行为与政治参与、推动舆论监督与政治民主等,传媒的这些政治功能对政党行为以及执政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也使传媒与政党、传媒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联结成为可能。

(一)传递、制造政治信息与党的意识形态调控

信息传递是传媒的最基本功能,也是传媒得以产生、发展乃至在今天对整个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影响的根本原因。随着人类社会逐渐进入政治社会,政治信息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社会信息,传递政治信息就成为传媒最主要的政治功能。

在传递政治信息的同时,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传媒也在制造着政治信息。马克思曾指出:“‘自由报刊是社会舆论的产物,同时,它也制造社会舆论,唯有它才能使一种特殊利益成为普遍利益。”这就使得传媒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担任政治信息发言人的角色,影响着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政治取向。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新闻传媒“作为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能够最迅速、最广泛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并变为群众的实际行动;能够最广泛地反映群众的意见、呼声、意志、愿望;能够及时地传播国内国际的各种信息,直接影响群众的思想、行为和政治方向,引导、激励、动员、组织群众为认识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斗争。”但如果相反,传媒被敌对势力所渗透甚至操纵,则可能误导人民群众,甚至会利用党和政府工作的某些失误制造社会混乱。

传媒在传递、制造政治信息中的作用对党的意识形态调控工作造成重大影响,使得以前主要靠党来完成的政治信息制作和传递工作日渐被传媒所渗透,人们的政治态度受传媒的影响日渐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在做大做强党管传媒、加强对传媒的监管的同时,党的意识形态调控工作必须创新。

(二)引导政治行为与政治参与

传媒不仅传递政治信息和制造政治信息,还对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参与起着重要引导作用。传媒的发展既受着政治的影响,也有其相对独立性,甚至对政治发展起着左右作用,其对政治信息的选择性传播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参与,进而影响着政党的执政活动乃至政党的更替。

按照唯物史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有关原理,社会民众的政治行为和政治参与具有分散性和无序性,但又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之引导得当不仅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也有利于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反之则可能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马克思曾经强调,要高度重视传媒的作用,运用传媒调动群众发挥创造历史的作用,“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传媒在引导政治行为与政治参与中的作用使任何一个政党和政府都不会让传媒发展处于放任自流的境地,如果放任,不仅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也不利于传媒发挥积极作用,进而影响到传媒自身的健康发展。

在我国,传媒与党的领导和人民利益的实现具有一致性,也不存在政党更替等问题,但加强对传媒的监管、使传媒在引导政治行为和政治参与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是党的传媒政策创新的应有之义,其将对维护党的执政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三)推动舆论监督与政治民主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其执政地位与人民当家作主高度一致,决定了发展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应有之义。同时,当前仍然存在着极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对党的形象和执政安全造成危害,这就迫切要求在加强制度建设和党内监督的同时,加强舆论监督和政治民主化建设。

传媒在舆论监督中起着其他监督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舆论监督的主体传媒虽然并不拥有公共权力,但传媒的运作特点,如及时性、公开性、广泛影响力,使它特别有利于担当舆论监督重任,在西方更是被称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在互联网日渐发达的今天,传媒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愈益彰显,正如有论者所说:“网络媒体对事件的快速反应,使信息触角进一步向社会基层、群众延伸,舆论信息来源增多,形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舆论信息网络,很大程度上直接推动了问题的解决。网络举报不仅为做好信息社会里的纠风、反腐工作提供了新鲜经验,也为拓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进行了有益探索。”

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可行之路,在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发展过程中,传媒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传媒对政治知识的普及、对政治信息的传递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进行积极主动的政治参与才能更有效地维护自身的权益,“大众传媒一直被拥护为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工具……它们被指定团结民众、教育民众,并最终改善政治决策及行为。”

当然,在当代中国,传媒在推动舆论监督和政治民主过程中的作用不能无限夸大,而且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以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健康发展为原则。

二、政治传媒化对党的执政安全造成的新挑战

政治传媒化的发展以及传媒社会的到来对党的执政安全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战,给党的执政安全建设带来了新课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使党的自身建设面临新环境

没有健康的肌体,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就成问题,更谈不上完成执政使命。中国共产党要维护执政安全,完成执政使命,必须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建设,使之尽可能地符合社会民众的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执政使命。

随着报刊、广播、电视尤其是互联网等传媒的发展和普及,传媒成为社会环境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传媒对政治生活的影响不断深入,甚至影响着政治生活的走向,也使党的建设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崭新环境。

江泽民曾指出:“我们坦率地指出新闻工作的阶级性和党性原则,因为我们新闻工作的阶级性和党性同新闻的真实性是一致的。”在当代中国,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传媒在本质上也是服务于党和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这就使得传媒能够为执政党建设营造和谐的氛围。

但与此同时,随着传媒社会的到来,党的一举一动乃至党员的一言一行都通过传媒即时地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党的建设无法再保持相对封闭性。传媒的相对独立性使得它们既可能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也可能使得一些本来应该在党内得到解决的问题被诉诸公众,从而不利于党的自身建设的开展。

值得强调的是,腐败是当前腐蚀党的肌体的毒瘤,必须痛下决心割除,这是事关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安全的突出问题。杰拉尔德·E·蔡登曾指出:“所有的腐败都是一种为小利而牺牲公共利益的欺骗……它不仅给社会指出错误的方向,而且使政府的合法性丧失殆尽。”如何使传媒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顺利进行,运用传媒积极营造有利于党的自身建设的社会环境,是传媒社会中党的建设以及党的传媒政策创新都必须审慎思考的大问题。

(二)对党的执政合法性建设造成新考验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曾指出:“一个现代化中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政党的力量。一个强大的政党能使群众的支持制度化。政党的力量反映了大众支持的范围和制度化水平。凡达到目前和预料到的高水平的政治安定的发展中国家,莫不是拥有一个强大的政党。”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国共产党具备与时俱进的执政合法性。

列宁曾指出:“报纸的作用并不只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争取政治上的同盟者。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报纸及其他传媒的这种组织作用极大地挑战着党的政治权威,当前很多群体性事件以及对社会的破坏性活动大都是运用现代传媒动员和组织起来的。

党的先进性和日渐增强的执政能力不断强化着党的执政合法性,但我们也要看到,执政合法性正受着传媒越来越大的挑战。传媒社会的到来使整个社会更加开放,人民群众获取政治信息的渠道更多,传媒在传递政治信息中的选择性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会舆论,影响着社会民众对党以及党的执政活动的认知评判。

特别应该关注的是,政治博客这种互联网的新的衍生品使公众表达政治观点的渠道拓宽,为党和政府倾听社会呼声创造了条件,便于党和政府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和沟通。但与此同时,政治博客难以监管、自由性大的特点也为一些反党、反政府势力以及中外分裂势力提供了舞台,其发表的一些煽动性、反动性言论极易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对党的执政安全和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是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则是脱离群众。在传媒社会到来之际,正确认知和处理传媒与党争夺群众的问题,不仅关系着党群关系的健康发展,也深刻影响着党的执政合法性建设能否顺利推进。

(三)对党的执政方式创新提出新要求

传媒社会的到来,对所有政治力量和政党以及整个社会的冲击是空前的。梅罗委兹曾论断:“媒体是以特殊方式容纳并排斥,连接并分割各种人的诸种社会语境。”布莱恩·麦克奈尔也指出:“在民主政治体系中,媒体具有双重功能,它既传递来源于媒体之外的政治信息,同时又传递记者生产出来的政治新闻。”

传媒社会的到来,对作为联结公共权力和社会民众的政党的影响同样是深远的,以前很多政党履行的诸如传递社会信息、沟通公共权力和社会民众、引导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凝聚社会共识等职能日渐被传媒分担。如何在与传媒争取民众中占据主动,运用传媒为自身服务,是所有政党都要思考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要维护执政安全,就必须积极研究传媒社会的特点以及传媒社会中政党政治发展的规律,努力转变执政方式,不仅要加大民主执政、公开执政的力度,更要通过监管传媒以及使传媒对社会新闻、重大决策等各种信息作出有利于自身的选择、解释与评论,从而把社会视线集中在有利于党的执政活动推进的事情或事件上来。

三、应对政治传媒化挑战,构建党与传媒的和谐关系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应对政治传媒化对执政安全的新挑战,就必须重视发挥传媒的积极政治功能、进一步提高传媒素养、转变执政方式,这是政治传媒化时代确保执政安全的根本要求。

(一)发挥传媒在维护执政安全中的积极功能

在传媒社会中,传媒的社会影响无所不在,这是任何一个政治力量都无法规避的现实。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由报刊是观念的世界,它不断从现实生活中涌出,又作为越来越丰富的精神唤起新的生机,流回现实世界。”

毛泽东、邓小平都对传媒的力量进行过多次强调,对报纸等造成的舆论力量更是有着清醒认识。如邓小平曾指出:“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很重要的……举例来说,《人民日报》对上访问题曾经发表过两篇文章,时间相隔不久。第一篇是9月17日,文章一出去,上访人员呼噜呼噜都上来了;第2篇是10月22日,文章把道理讲清楚了,上访人员很快就减少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单单是报纸的舆论就可以发生这样大的影响。”

江泽民也曾强调新闻传媒工作的重要性,对其地位予以了高度评价:“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新闻工作。始终认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既说明了新闻工作的性质,又说明了它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传媒所具有的政治功能及其展现对党的执政安全而言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以为党的执政安全服务,也可能对党的执政安全造成破坏,运用得当助益执政安全,反之则可能对党的执政安全造成危害。要使传媒在维护党的执政安全中发挥积极作用,传媒及传媒工作者应该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一切鼓舞和启迪人们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而奋斗的新闻舆论,都是我们所说的正面,都应当努力加以报道。”

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发挥传媒在维护党的执政安全和人民利益实现过程中的积极功能,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党管传媒,在使更多的传媒掌握在党和政府手中的同时,使更多的人民群众接受并认同中国共产党所宣传的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和人民利益实现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意识,另一方面要将对传媒的监管置于依法治理的轨道之上,在尊重传媒发展自身固有规律的同时将中国境内的所有传媒都置于党的有效监管之下。

(二)努力构建科学的传媒体制和政治传播机制

马克思在论述报刊的作用时曾指出:“正是由于报刊把物质斗争变成思想斗争,把需要、欲望和经

验的斗争变成思想、理智和形式的斗争,所以,报刊才成为文化和人民的精神教育的极其强大的杠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报纸及其他传媒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发动、鼓舞、教育群众上面,也体现在维护执政安全、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等方面。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应对政治传媒化发展趋势,构建有利于执政安全和人民利益实现的传媒体制和政治传播机制,在此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主要原则。

首先,以有利于党群沟通联系为首要原则。邓小平指出:“要相信绝大多数群众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社会主义传媒之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应该主要体现在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为沟通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上贡献力量。

其次,要坚持尊重传媒自身发展规律与传媒发展的人民性的统一,坚持传媒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传媒自有其发展规律,但“它们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组成部分,都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是社会主义传媒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再次,要注重诸种传媒的合力发挥。当今传媒已形成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在内的传媒群体,要引导传媒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重视其合力的发挥,使这些形态各异的传媒互相配合从而发挥最大化的效益。传媒的合力效应会使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所具有的整体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更加有成效地完成“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重大任务,有效地巩固党的执政安全。

(三)进一步提高党的传媒素养和传媒运用能力,创新执政方式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对传媒的作用有着清晰的认识,这种认识随着民主革命的发展尤其是党的执政地位获致和巩固而进一步加强。毛泽东早就指出:“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

当前,提高传媒素养已经在中国共产党内达成共识,成为其对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对于互联网这一影响大、即时性强、不易监管的新兴传媒,中国共产党也有了深刻认识,强调要占据网上斗争的主动权:“要主动出击,增强我们在网上的正面宣传和影响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密切关注和研究信息网络发展的新动向,抓紧学习网络知识,善于利用网络开展工作,努力掌握网上斗争的主动权。”

传媒运用能力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还是一个崭新课题,但是基于普遍意义上的传媒对政党生存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基于传媒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极端重要性,具有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沟通情况特有功能的传媒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加以利用好开发好的政治资源,提高传媒运用能力是维护党的执政安全的重要内容和支撑点。

列宁曾指出,无产阶级执政党“必须系统地进行工作,除了无情地压制那些满篇谎言和无耻诽谤的资产阶级报刊,还要努力创办这样一种报刊:它不是拿一些政治上的耸人听闻的琐事供群众消遣和愚弄群众,而是把日常的经济问题提交群众评判,帮助他们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对此,中国共产党也有着清醒认识,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当前,中国共产党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提高党的传媒素养和传媒运用能力的基础上,使传媒在维护执政安全、实现人民利益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对于传媒社会的到来,我们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而应该与时俱进地予以积极面对。马克思曾指出,必须使人民报刊获得“坦率而公开地发表意见的报刊的创造力”。对传媒发展及其影响的扩大,中国共产党应该客观看待,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使其为维护党的执政安全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

在传媒政治时代,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创新执政方式,努力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对于公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通过传媒及时传达党和政府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办法、措施和思路,而且还对这些解决办法和思路作出充分合理的解释,阐释面临的问题和预期达到的目标,对公众的意见和要求及时给予明确答复和信息反馈。这就不仅能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和长远问题,密切党群关系,而且能够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最大限度地抵消政治传媒化对党的执政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有效维护党的执政安全。

责任编辑:王慧

猜你喜欢
政治功能传媒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以高铁为媒介的辽宁城市旅游广告投放效果分析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大众语言艺术与现代视听传媒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研究
试析目前政治工作的激励功能弱化的原因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