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学斌
摘 要:在企业集团中,如何改进资金管理方式、强化集团财务控制力是摆在集团决策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当前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对资金管理监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企业集团 资金 管理 监控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2-176-02
一、引言
企业集团是当今重要的现代经济组织形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正朝着集团化方向发展,而且集团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由于集团型企业规模大,又分散在全国各地,这样,集团型企业的资金管理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加强资金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保障,如果企业集团建立有效的银行账户管理模式,逐步减少成员企业不必要的银行账户,把闲置的资金集中在几个主要的合作银行,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企业集团总体资金浪费现象,特别是企业集团可以监控成员公司的资金使用情况,彻底改变家底不清、决策信息不对称、不准确、不充分、不及时的被动局面,强化企业集团的监管权力。目前,国内有很多大型企业集团利用网上银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在提高办公效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同时,增强了企业的财务控制,使资金得到更合理的运用。
笔者所在的企业是铁路局,在生产力布局调整下,撤并许多独立核算单位,这些核算单位分散在全国各地,不能在铁路局资金结算所进行资金的统一管理,这样,有限的资金分散了,资金的管理、监控也成为难题。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银行的出现,使原来不能提供的服务,现在很大程度都得到提高,为资金的管理、调度、监控,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当前企业集团进行资金管理的基本做法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资金的有效控制和高速运转,已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关键,以往企业集团内部各核算单位资金分散,造成资金分布不匀、使用效率低的局面正逐渐被“资金集中、统一调度”的模式所取代。实践已充分证明,对企业集团的资金实行集中管理,不仅可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而且能够有效地对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进行资金监控,保证集团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当前,集团企业进行资金集中管理的主要手段为:
1.建立资金结算中心。资金结算中心、企业内部银行是当前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主要手段和措施,以上机构的成立,盘活了资金存量,提高资金效益,节省财务费用,使企业集团决策层从总体上把握资金运用效果、筹资融资情况,为企业的扩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投资等重大决策提供依据。在结算中心归集的资金,是地理位置相对较集中,办理业务较方便的各核算单位,对这部分资金的管理做得较完善。
2.开展网上银行。随着网络的运用发展,银行陆续向企业提供方便、快捷、高效、安全的网上金融服务,通过网上银行,对开设在资金结算中心以外的核算单位进行资金集中管理,使得分散的资金统一归集、统一调度,从而实现资金归集、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集团账户功能是银行利用核心业务系统实现集团客户总公司和分公司账户之间实时资金划转,但同时在分子公司保留可用余额的功能,总公司通过额度控制分公司资金使用。网上银行的功能主要有:
(1)权限设定。在对所属单位的银行账户管理中,通过权限限定, 使控制更及时、管理更安全。
(2)资金调拨。通过网上资金划拨,同城或异地可以瞬时实现资金的转账。
(3)账户信息查询功能。包括余额查询、当日明细查询、历史余额查询、历史明细查询等子功能。
(4)报表统计功能。包括行内管理数据的统计与输出、客户信息的统计与输出等子功能。
(5)系统监控功能。包括系统运行情况监控、客户交易情况监控、系统异常情况的监控与处理等子功能。
(6)其他功能。网上银行除上述功能,还能随时打印对账单、进行 预约服务、网上结算、代发工资等。
三、资金管理监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所有制结构多样化,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多变,企业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经济增长方式也由过去的粗放型逐步转向现在的集约型。在这种经济环境中,企业也由此面临如何提高经济效益这一十分重要的、迫切的课题。提高经济效益有两条途径:一是从科技发展中创效益。从长远看这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多数企业来说是受到各种条件制约的。二是从管理中要效益。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把管理工作抓上去,向管理要效益,则是投入少、产出大的一条出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具有极大的综合性,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直接反映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大小,同时也是企业领导人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企业财务管理环节的核心内容。如何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率是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长期发展,只有抓住资金管理这个中心,深入研究聚财、生财、理财和用财之道,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疏通资金流转环节,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随着集团内部各项工作的推进,对资金筹融资工作、资金运用和资金管理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大规模的投资、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多渠道,使得确保资金安全、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因此,针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项风险点,对业务流程重新组合,按照“职能分割,制约监督”的原则,建立业务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控制平台,完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的控制体系。同时针对以往在途资金大、所属单位资金监控不及时,为了更大限度集中资金,发挥资金调度作用,可以利用网上银行业务对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进行管理与监控,下面笔者就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监控,提出几点建议。
1.事前防范,建立科学的财务控制体系及明确的规章制度。
(1)银行账户集中管理是对所属单位的银行账户实行审批制,强制核销与经营无关或功能重复的银行账户,并通过安全有效的网络系统时时监控资金流向,控制业务违规风险,保障资金安全;现金集中管理的核心为收支两条线,即管理部门按照核定的资金预算及所属单位申报的资金用款额度,拨付资金;所属单位的所有收入资金均按规定的上划途径,上划至集团公司的账户内。通过资金的集中管理,大大减少了资金的沉淀。利用集中的闲置资金可以大量归还外贷资金,内部调剂所属单位的资金余缺,从而大大降低了财务费用。而且将集团内的闲置资金统一运作,也能大大提高闲置资金的收益水平。
(2)充分利用网上银行功能,进行有效监管,使资金处于受控状态。所属核算单位资金若在资金结算中心以外开户,使企业集团无法对其资金运用、资金状态实施有效监控,无法掌握资金动态,也无法防范资金运作风险,通过网上银行功能,能够实时监控所属单位资金流向、资金用途是否合理,根据付款性质、额度,设定权限,保证资金支付处于严格的监督、控制状态。
2.事中控制,保障货币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在资金的使用环节进行有效的事中控制,可保障资金的安全,预防被盗、诈骗和挪用;保障资金的完整,保证企业收到的资金全部入账,杜绝“小金库”、资金体外循环等侵占企业收入的违法行为发生;保障货币资金的合法,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取得、使用资金;保障资金的效益,合理调度使用资金,选择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案,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1)建立风险评估体系。风险评估是企业集团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通过建立风险计量标准、风险流程,建立科学规范的风险预警体系和风险定期报告制度,来降低资金支付风险,保证资金安全。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制定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防范网上银行的业务风险。
(2)建立全面预算制度。全面预算控制要以消除隐患、防范风险、规范管理、提高效益为宗旨,要渗透到经济业务活动的每一过程、每一环节、每个部门和每个岗位。要将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措施、手段有机地结合。
(3)建立大额资金支付联签制度,规定资金支付额度,在额度以外的须经过集体讨论联签制度。资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命脉,其高流动性使之能任意转换为其他任何类型的资产,极易引发贪污、诈骗、挪用等违法乱纪的行为。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资金的管理,确保企业资金安全完整、正常周转和合理使用,减少和避免损失浪费。因此,针对企业经营活动中资金支付的各项风险点,按照“职能分割,制约监督”的原则,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实行集体讨论联签制度,使资金更加安全,杜绝一个人做出错误决策、“集体买单”现象,使企业资金运转良性化。
3.事后监督,将网上银行监控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网上银行资金的管理与监控往往是事后管理、事后控制,要通过所属单位经济活动的规律,及时发现资金流向的异常,并与现场检查相结合,规避资金风险,将资金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事前转移。
(1)建立重要账户资金动态报告制。根据企业集团性质,将所属单位按资金流量大小建立账户信息,及时发现资金流动的异常,并进行分析、判断其性质。
(2)建立定期、不定期现场检查制。到现场进行实地检查,根据所属单位经济活动规律,将现场与非现场检查相结合,及时发现资金的使用、结余是否异常。。
(3)提高职业风险判断力。要及时识别资金安全风险,需要有很高的职业判断水平,因此,职工的岗位培训、继续再教育以及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尤为重要。
4.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减少人为因素,实现高效率的信息化管理。管理基础比较好的企业在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采用当前较为先进的计算机管理软件,达到了“统一计算机平台,统一规章制度,统一信息及业务编码,统一管理,统一监督”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要求,实现了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或直接利用国际互联网,使企业集团可随时汇集财务会计信息,查询所属公司资金流向,避免了传统手工填制报表的弊端,保障了财务会计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提高了管理决策的水平,进而促进和完善资金管理和控制。
(1)以财务资金管理为中心推进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企业财务资金信息是各类信息的交汇点,也是支撑经营决策的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和有效监督控制的必然选择,财务管理软件的推广使用,不单纯是推广软件本身,更重要的是推广一种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从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等由易到难的环节逐步推进。依次开发运用财务、销售、采购、仓储、生产等管理子系统,逐步实现本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
(2)从薄弱环节人手,借助计算机管理软件,使管理工作的“手”伸长,减少人为因素,从技术上解决信息不及时、不对称和监督乏力、滞后问题。
(3)要积极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工作。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业务和财务的完美结合,即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因此,企业应结合实际,积极引进、开发、运用统一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管理软件,逐步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保障企业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
5.探索多种监督方式,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1)加强内部制衡和外部监管,完善资金管理的监督机制。实行领导层的执行与监督权的分离。财会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实行定期轮换。轮换的形式可以在上下部门之间,也可以在本级相同业务部门之间(如财务、资金、收入、审计)。财会和部门内部岗位之间,也应实行定期轮换。实施“会计委派制”,完善首问负责制,实现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有效监督机制。有些企业对其下属公司实行了会计委派制,确保会计信息真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委派的财务人员既对企业总财务负责,行使所有者会计职能,又对经营者负责,行使企业内部会计职能。委派财务人员在行使所有者会计职能的同时还承担着内部审计的职能。该项制度的实行,强化了事前、事中的及时监督,同时,确保企业内统一的财务政策的有效运行,有利于资金管理和运用。
(2)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前移监督关口,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有的企业认识到内部审计与监督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内审机构的权威和职能,健全了内部审计监督控制制度;强调内部审计与监督不应仅仅是对财务会计信息和经营业绩真实性与合法性的结果性审计和监督,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企业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贯彻执行情况的过程性审计和监督;把监督关口前移,将更多的精力放到管理审计中去,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都在严格的程序下进行。各级财会主管部门和资金结算部门要在充分发挥内部监督检查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社会审计力量,结合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进行资金安全审计。
6.加强培训,转变作风,努力提高财会队伍素质。
(1)加强培训,提高财会人员专业水平。实行分级、分类,区别岗位、层次,开展培训。根据岗位,组织编写应知应会教材。建立财会骨干,特别是部门负责人后备队伍的专项培训机制。要充分发挥各级财会学会的作用,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各学组的活动,通过开展财会人员培训、财会学术问题和理论的研究、财会政策法规的宣传、财会信息的交流、财会刊物等工作,进一步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2)开展交流,提高财会人员综合能力。创造条件,逐步建立集团内部财会部门负责人定期交流制度,探索上下级之间、横向之间定期交流的机制。加强财会队伍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执业道德水平。加强廉政建设,树立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要经得起诱惑,守得住本色,管得住小节,过好权力关、人情关和利益关。按照客观、真实、准确的要求,不做假账。自觉遵守财经法规,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做遵章守纪的模范。
(3)加强任职资格管理。集团内部各财务部门负责人,必须符合财会主管任职资格。要严格财会人员上岗资格管理,凡是不符合会计人员上岗资格要求的人员,不得担任会计岗位工作。
因此,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集团企业资金管理与监控也要随之变革。必须建立一套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资金管理监控方法,做到优化资金结构,拓宽筹资渠道,盘活沉淀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管理的科学性,使集团企业资金管理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高嵘.建立集团资金网上银行系统,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会计之友,2008(5)
2.宋世朋.探析集团型企业资金管理的新途径.铁道财会,2005(6)
(作者单位:太原铁路资金结算所 山西太原 030013)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