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炳欣
2008年,曾经一度风光无限的液晶面板业,在产能过剩与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市场萎缩双重打击下,遭遇到本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冰河期。不过,液晶面板毕竟具有较高的技术层次与较佳的市场前景,无论国际、国内均有许多厂商投入其中,因此研发新技术与布局下一代生产线,也几乎伴随全年始终。再加上时有发生的并购、结盟、上市、融资,即使在行业冬季,面板业依然纷纷扰扰,好不热闹。
滞销、跌价、减产、亏损、裁员一条龙面板业遭遇冰河期
2008年,年初时承接上年度“一屏难求”的景气余威,真正做到了淡季不淡。然而从第二季度底开始,供需关系出现反转。第三季度的出货状况就变成了旺季不旺。第四季度更是在金融海啸的摧残下,市场需求瞬间到了冰点。
由于需求不振,面板厂商在处理库存与获得现金流的压力下,不得不大幅降价求售。根据DisplaySearch最新发布的2008年12月价格统计,全系列液晶面板的降价幅度都非常大。19英寸宽屏面板的价格已下降到近60美元的新低,32英寸面板一个月前是205美元,现在已经达到185美元。笔记本电脑面板除8.9英寸与10.1英寸等面板销售不错外,传统尺寸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屏面板均持续下滑。
以往,液晶面板厂在应对终端市场消费不振时往往会大幅降价,以引导液晶电视或显示器等终端产品的零售价格降低,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不过,本轮产业寒冬,却不再是降不降价的问题,而是需求端出了问题,即使价格再便宜,也无法激发起大的消费热潮。
当然,相对欧洲、北美等地区,中国大陆市场近期对液晶电视面板的需求还比较强劲。电视厂商开始为春节备货,以及国家为鼓励消费而出台的家电下乡计划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但也因此吸引了各方厂商的目光,使得竞争更加激烈。
在此情况下,面板厂商似乎也只能通过减产度日。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国内面板厂商单月减产幅度起码在50%左右。中国台湾厂商方面,根据WitsView的预估,友达第四季度平均产能利用率在五成左右,奇美电在五成以下,华映只剩下三成,彩晶宣称有五成的水平,但是明年第一季度情况仍没有好转,则产能将继续降低。
至于韩国厂商,12月份传出三星电子的产能利用率降至七成,与之前宣称的平均利用率九成相比,明显大幅下滑。
日本经济新闻与共同社报道,夏普的龟山厂液晶面板产线将从12月开始减产电视用液晶面板,减幅可能逾10%。拥有IPS Alpha面板厂的松下也已决定减产液晶电视面板,计划在去年12月到今年1月间减产10%,这也是1PS Alpha 2006年投产以来的首度减产。
受到价格下跌与大幅减产影响,部分面板厂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陷入亏损,预计第四季度亏损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比如京东方日前发布去年第三季度财报,净利润同比下滑195%,亏损近4亿元。而台湾厂商奇美、华映、彩晶三家去年第三季度亏损合计超过新台币134亿元,仅友达、群创小赚。
由于寒冬来临,液晶面板厂以及相关零组件供货商均已开始勒紧裤带,节约开支,诸如高层减薪、延长休假、甚至裁减部分员工等手段也相继出炉。相比来说,面板厂由于2008年上半至少还有半年的好日子,因此一线厂手上仍有现金足以应对,而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成本压力下的零组件厂和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后段模组厂的生存条件就则更加严峻,目前已相继传出部分裁员、停产的消息,预计今年年底至明年有可能会看到一轮零组件及模组厂的倒闭潮。
产业低潮催生合纵联横
本轮景气低迷,有面板业者认为,主要是液晶循环周期进入下行阶段,同时遭遇外围环境恶化的双重影响,尽管过去也有多次产业低潮,但这次无疑是面板产
业有史以来最厉害的。在此情况下,今年许多面板厂为了避免被淘汰出局,不断进行着各种合纵联横等动作,加强自身竞争实力。
·合作模式一强强联合
对于目前的困境,面板企业早就有所察觉。去年年初,日本与韩国显示大厂率先启动了企业间的战略合作与战略同盟,如松下电器向由日立、松下、东芝合资的液晶电视制造工厂IPS阿尔法科技投资3000亿日元,取得IPS阿尔法50%以上股权,并计划建造8代TFT-LCD生产线;而东芝则向夏普(shalp)购买电视用液晶面板,并退出与松下电器、日立之间的同盟关系,出售所持IPS阿尔法股份。
经此整合,在日本国内形成以夏普与松下为首的两大势力联盟。
而韩国则在政府的主导下,三星的液晶部门与LG Display在设备、材料与面板的采购,甚至在下一代厂的投资上都将展开合作,双方的具体合作,去年已有明显的进展。
与日韩不同,台湾当前仍有多家面板厂在同时运营,因此在产业低潮,多数厂商运营出现困难的情况下,各种新的整并传言也是不断传出。分析指出,台湾面板产业整合已是必走之路,韩国面板产业只存在两家大厂,台湾最适当规模当然也是两家。
·合作模式二上下游贯通
2008年8月,韩厂LGDisplay宣布,与台厂瑞轩在祖国大陆成立合资厂,新公司将定名为苏州乐轩科技,主要为品牌大厂生产液晶模块和液晶电视,该产能未来将供应与瑞轩合作的北美电视业者Vizio、以及LGDisplay母公司LG电子。
LG Display作为全球第二大面板厂,可向瑞轩供应充足的面板货源。而瑞轩不仅是重要的液晶电视代工厂,旗下的还拥有北美地区主要电视品牌Vizio。在与LG Display合作后,亦可获得长期且稳定的面板客源,达到互惠的效果。可说是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的典型案例。
·合作模式三两岸合作
2008年,在海峡两岸实现直肮,以及台湾当局对大陆投资限制的逐渐松绑的背景下,深化液晶面板合作的议题也不断被提出。
有消息称,台湾当局可能对面板厂分三阶段开放,短期内以7英寸以下面板厂先行。中期计划开放5.5代面板厂,并以四年内为长期目标,有条件松绑6代面板厂登陆。至于7.5代厂因台湾仅有2座,目前暂不考虑开放。
寒冬下为何依然扩产
液晶面板业是一个靠规模取胜的行业,只有不断上马更先进的生产线才能降低生产成本。当前正处于整个行业循环周期的下行阶段,此时正是到了整个产业竞争格局调整的关键时期,各个厂商只要有能力,对下一代面板生产线的建设布局就不会放松,期望能在新一轮产业循环到来后,抢到更加有利的竞争位置。
因此,2008年相继传出日本、韩国,及台湾大厂要投资8代、10代、11厂的消息。如三星电子执行副总张元基此前在日本横滨所举办FPD International 2008展览会上明确表示,三星将继8代线之后,投入下一代面板产线规划,11代产线最快在2010~
2011年间就会投入建厂。目前规划11代线玻璃基板尺寸为3320mm×3000mm。台湾面板双虎友达、奇美也分别表示确定要投资10代厂。
不过,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转冷,面板
厂大降产能利用率、减少出货避免现金流出,同时也挥刀大砍明年资本支出。三星已表示将调降明年的资本支出,考虑将8代线第二阶段甚至是11代厂投资计划后延。友达光电董事长李焜耀也表示,受不景气冲击,中科彰化二林四期基地9、10代厂的建厂计划,将延后半年至一年开发。友达的8代线也将延后到明年第三季度投产。而奇美也宣布新产能扩量速度将视市场情况做调整,8代厂的装机进程不排除往后延。
相对国际大厂来说,中国大陆液晶面板厂商由于有地方政府对产业的重视与资金支持,却在今年启动了新一轮投资建设高潮:
10月份,国内最大的彩色显像管生产商彩虹集团宣布,将在张家港市兴建一条6代线,一期建设投资146亿元人民币,建设周期两年,计划产能6万片/月。而此前不久,彩虹集团还宣布国内第一条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在成阳建成。该项目自2007年1月正式开工,一期投资8亿元。
同样是在10月,京东方宣布,将与合肥建投、合肥鑫城共同投资175亿人民币,在合肥计划兴建一条6代线,建设周期20个月,2009年3月底前动工、2010年底前投产,规划玻璃基板尺寸1500mm×1850mm,计划产能为9万片/月。而在今年4月份,京东方在成都投资建设的一条4.5代生产线开工建设,一期建设月产能3万片玻璃基板,并可扩展到4.5万片。
7月份,深天马发布公告也称将与成都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成都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建设旗下另一条4.5代生产线,建设总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
10月份,深圳中航集团董事会公告称,旗下深天马微电子与湖北省科技投资公司将成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TFT-LCD液晶显示器及配套彩色滤光片生产线的投资、建设及营运业务。合资公司总投资额40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16亿元,其中天马持股10%,出资1.6亿元。各方同时签订补充协议,天马可于合资公司成立起计5年内向对方购入其余90%股权成全资拥有。同时另有消息称,双方欲在光谷半导体产业园,建设一条4.5代TFT-LCD生产线。
甚至昆山龙腾光电也在日前宣称,将在2011年启动该公司的新一代7.5代生产线,规划月产能9万片玻璃基板。如果再加上年初之际,上广电集团表示将投资兴建的一条6代生产线,规划月产能10万片。液晶面板新生产线的建设在中华大地上可谓是四处开花。
平板显示作为国家战略产业,自应得到各方的重视。而以举全国之力,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共同投入也被证明为当前一种最有效的模式。不过,也正是由于有不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我国TFT-LCD产业基地的布局正在日趋分散。这与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分别只有两、三家龙头厂商,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需要进一步加以调节,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避免以往“政绩工程”的弊病。
毫无疑问,今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液晶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低潮,各家厂商也采取了各种或短期措施,或长期战略加以应对,使得今年面板产业界异彩纷呈,煞是好看。但是,无论如何液晶面板正处于其产业的成长期,市场对其需求仍然十分巨大,寒冬过后,回春可待。同时也希望我国的各方业者能借此次产业调整之机,夯实基础,蓄势待发,更好地迎接明年或后年到来的新一轮发展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