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孟强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课程基本理念之四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一个鲜活生动的课堂,首先表现为课堂交流态势的活跃、流畅、高效。一个多学期以来,笔者通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的课堂应当充分展现六种交流态势,并通过这六种交流态势促进学生成长。
一、与文本的交流态势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展示给学生的是与文本(课文)的直接交流。学生通过预习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等形式,首先面对的是文本自身传达给学生的直接信息。切忌望文生义,胡乱揣度,或者给学生介绍过多的背景信息,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苏轼词《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由“归去”二字感悟出作者以仙人自比,志节高远就可以了,至于是否流露归隐,避世的思想不要去引申揣度。
直接与文本交流对话,也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锻炼的重要平台。充分展示这种态势,就提醒我们更加注重诵读式学习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二、师与生的交流态势
课堂上师生的交流从来都是课堂的主旋律。不过,我们现在在学生学习目标前提下的师生交流就要彻底摒弃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单向交流态势,而代之以服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平等交流态势。教师提供的信息是服务式、点拨式、鼓舞式的,学生反馈的信息是学习效果反馈式、学习问题质疑式、探究过程讨论式,等等。
课堂上师生的交流情境和氛围是教师先担任导演,再和学生一起担任演员。教师表达表演的是起穿插、过度、点拨、点睛作用的语言。教师虽然讲的少了,但教师的作用不是被轻视了相反,对教师的交流水平要求更高了。还是以苏轼词《水调歌头》为例,有的学生联想过度,提出古时科技不发达,人们有天堂、地狱、人间“三界”的认识,于是将“归去”理解为“死去升天”或“心灰意冷”。这个时候教师就要以权威的角色出现,指出这种联想是错误的。但要注意不要压制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可以首先肯定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参与精神是可取的。
三、生与生的交流态势
在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新课堂上,小组学习讨论时,学生之间的交流是重要一环,是提高学习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形式。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相互之间的交流评价也是学习的有效形式。同时,锻炼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团队精神。因为生与生之间的充分交流,缩小了学困生与学优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了学困生的自卑心理,改变了他们的被动学习状态。同时,消除了学优生的自负自私心理,扭转了他们的保守学习状态。
四、与作者的交流态势
我们学习的文本背后是作者心声的表露,也是时代特点的印证。为了更好地学习文本,获得尽可能完整的信息表达,就要跨越时空限制,和作者交朋友,运用收集到的材料,让作者穿越时空隧道,“开口讲话”。学生们要善于与作者交流,学习作者的写作技法,领悟作者的思想境界。例如,在学习陶渊明《饮酒》诗时,结合作者生平和社会背景的介绍,一个洒脱自然、质朴求真的山水田园诗人跃然出现在师生面前,展现了陶渊明追求自我、本性释然的文人形象。要联系生活实际,提示学生秉持个性特点,无怨无悔地追求人生的真谛。
五、与生活的交流态势
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说的观点,学习总是建立在头脑内部原有知识经验架构的基础上的,这种原有知识经验架构很大部分来自主体生活环境的影响、熏陶。因此,在开展学习活动时,面对学习对象和任务,我们会很自然地与生活实际联结起来。利用这种联结作为课堂交流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同时,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应用,“学以致用”、“学用结合”都是这个意思。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一课时,学生能自然列举生活中持之以恒的事例,也会转换角度,批判地评价愚公的做法。这些都融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人生观点。
六、与相关文本的交流态势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第九条建议是《“两个教学大纲”发展学生的思维》。这两个教学大纲,其一是“反映事物特性的重要结论和概括、公式、规则、定理、规律”,也就是基础知识。其二是“课外阅读以及其他知识来源”,就是相关知识的广泛阅读,也就是泛读。这里不仅是指文科知识要泛读,理科知识也有泛读的议题。学习活动是无处不在的,相关文本的泛读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教学勃兰兑斯的《人生》一课为例,学生在《青年文摘》、《读者》和其他励志类书籍里,很容易接触到对人生展开反思的精美文章。在拓展读写时,让学生旁征博引,搭建一个展示与相关文本交流的平台,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并且领悟到,学习不只停留在课堂上。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处在社会关系中正是依靠及时、有效的交流沟通来维系的。在充满人文、人本色彩的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发掘以上六种交流态势,为把学生培养成学会学习、善于合作、茁壮成长的未来公民而努力。
河北省沙河市城关镇中学(05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