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冬云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语文教学把情感教育作为三大目标之一。情感教育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每篇文章都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师生对文章的理解也离不开思想感情。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挖掘和体会课文的情感因素,把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文章讲得情景交融,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情感,借助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及心理品质的共同发展,从而获得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情感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最具有情境性的心理活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的情感活动,必须要有“煽情”的氛围与环境,即通常所说的情境。情感教育是一种艺术,需要创造一种意境和气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诱发最初的情感体验,愿意走进作品所展示的情境,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对学习这篇文章有着最原始的兴趣和求知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情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进入预定的角色,产生情感体验。教学时可用挂图、录音、录像、投影等渲染情境,还可以用讲故事、表演、实物演示等再现文章设定的情景,在情景交融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在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笔者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将“安塞腰鼓”这一艺术表演形式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大家用心去感受这充满气势、充满生命力量的鼓声和舞姿,吸引学生沉浸到这种独特的艺术氛围中,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在接下来的朗读中,学生把全部的激情都融入到了课文当中,效果极佳。
二、朗读课文、传导感情
朗读是对作品内容的一次再创作,情意盎然的朗读,或使人心驰神往,或使人凝神静思,或使人黯然泪下,或使人义愤填膺。无论是老师的范读,还是学生个体的感情朗读,对于情感氛围的熏染都有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和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特别要注意通过范读课文来指导朗读,传导感情。
叶圣陶先生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美读,激昂还他激昂,委婉还他委婉。”富有感情的朗读能使学生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声”的艺术效果。“为了生活和感受,我们需要美丽的笑和充满魅力的泪。当我们的语文课能让孩子们达到自然而然地流下眼泪的时候,那么语文课也就成功了”。朗读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正确的朗读是视觉和听觉、情感和思维的全方位投入。如《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回环往复,热切呼唤,把“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的强烈而深切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教师朗读时必须真情投入,声情并茂地朗读,把人民热爱总理的真情表达得真实、感人。
三、紧扣文本,挖掘情感
我们必须认真地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分析情感,体味情感,披文入情,交相渗透,达到最佳的融情效果。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饱含着作者的深厚情感体验的,我们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全面的情感因素,把累积的情感和知识内容的传播有机结合起来。课文中作者对人和物的深厚情感,作者对大自然爱的情感,对生活爱的情感,以及对祖国爱的情感,贯穿于其作品之中。这些都是教材的结合点,都能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情感,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着力点。
如,朱自清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花卉争荣、生机勃勃、浑然完整的春天的图画。从春草的勃发到春花的竞放,从春风的如煦、芳香和悦耳到春雨的细密、闪烁和绵长,直至男女老少纷纷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春天的到来。这五幅画面,描绘了浓郁的春意,也融入了作者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茅盾在《白杨礼赞》中对白杨树的赞美,以及《海燕》、《驿路梨花》中对象征性事物或者主要人物的赞颂,无不充满着激情。情感也蕴涵在对事物的说明描写之中。看了《中国的石拱桥》,游览了《苏州园林》,参观了《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我们无不感到建筑物的雄伟壮观,从而产生对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
四、以情入文,升华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注重情感的体验也是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把握“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的相互融合,努力使教材中的“情感和知识”教育相互结合,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的目的,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情感,并使情感体验强化认知活动,使认知更清晰深刻,情感感悟更加刻骨铭心。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即使神态都应能吸引学生的眼光,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激起学生情感的变化,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从而使学生想知、乐知,使语文阅读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天地。
例如在学习《背影》这篇课文时,笔者一开始就抓住“至爱亲情”这一主题谈起父亲对自己的关爱,这样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他们纷纷回忆起平常生活中父母亲人对他们无私的关爱。其实青少年的情感是异常丰富的,教师只要注入一滴浪花,学生的心海往往会掀起一片波涛。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各种方法,譬如现身说法、情景再现、背景介绍、诵读品味等使学生能与教材的情感形成共鸣。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和多角度的,但其体验的过程和方式是有规律可循的。“文章不是无情物”。阅读教学要注意挖掘情感因素,使经久不衰的情感因素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坚固的桥梁,使语文教学情融融,意切切。
江苏省海安县城南中学(22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