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良
截至今年10月末,新增40亿元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占10.5个亿,小农业贷款占9.5个亿,小企业贷款新增户数、放贷总量均居全省农村合作银行系统前列——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新近出炉的一组统计数字,为这家宁绍大地农信系统的旗舰式银行,在“支农、支小”领域再次勾勒了“主力军”形象。
从年初定下“保增长、防风险、促调整”的主基调,到“三送”活动全力扩面提质。迈过经济寒冬后的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依然发力前行,在危机中赢得了商机。
行长当起农村信贷员
银行行长沉到乡村一线当起农村信贷员,一个村一个村地送贷上门。今年以来,面对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的这一“零距离”服务,当地不少农户有些惊讶。
源于绍兴县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一直以大客户为相对信贷投放重点的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在年初确定从“做小”起步的战略转型后,这样的场景正在成为常态。
“一对一上门服务,确实会增加成本,但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真正急需资金的农户、小企业的困难,”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副行长章伟东说,从长远看,银行更能从中有效拓展目标客户群,在小额贷款中培育出更大的市场。
数字显示,从当时启动“走千家、访万户、‘三送谋发展”活动迄今,该行新增农户贷款数2600余户,授信农户3万余户。
思路转型,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如何在服务质量、效率上取得新的突破,该行开始在自身体制机制上寻求变革的力量。
“成立‘三农理财中心、中小企业拓展科,新设零售客户经理,开通绿色通道……,”该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罗培兴向记者介绍时一一罗列。“在考核制度上体现的倾斜和力度,为‘小业务的有力拓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罗培兴说。
记者了解到,在去年底集中对250家中小企业新增授信10亿元后,年初该行切出21亿元专项信贷资金作为保障。10个多月后的今天,包括授信3万余农户中已放贷的15亿,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中小企业、农户专项贷款实际新增已达到29亿元。
商标专用权、排污权皆可质押
几个月前,关于这家银行的一项金融创新之举,引起广泛关注。以“会稽山”商标质押,著名黄酒企业--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获得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首笔4200万元贷款。此举在省内开了“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先河。
据了解,包括几天前以“科盛”商标质押获得2000万元贷款的浙江科盛饲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内,多家企业以商标质押形式获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贷款。
“绍兴是品牌大市,将巨大的无形资产转变为活的现金流,将极大激发企业创牌积极性,更为品牌企业尤其是更多优质的中小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章伟东说,模式上的创新更大的意义在于:破解了企业贷款中缺乏固定资产抵押、企业互保风险系数高等问题。
事实上,该行在担保模式上的探索不仅于此。截至三季度末的数字显示,该行通过排污权抵押、股权质押等方式,同样取得实质性成效,仅排污权抵押贷款已发放近20家。
“今年以来支行和二级支行获得了更多的权限。”罗培兴称,旨在提高贷款的发放效率,今年来银行方面在审批流程上作出诸多调整:支行对中小企业、农户的放贷基本不用总部审批;30万以下的贷款手续更加简化……”罗培兴说,在支行“半脱钩”扁平化管理模式下,小额贷款从申请到发放,支行一般控制在3天时间内。
只要企业有希望,雨天也打伞
经常有人说银行是“晴天打伞、雨天收伞”的,企业只要有风险就会撤退。而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却瞄准贷款对象,对有前途、有希望的企业照样雪中送炭。两个月前,绍兴县金童化纤有限公司获得了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500万元信用贷款。据称,发放这笔迄今全省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内最大额度的信用贷款,缘于这家企业长期来无任何不良记录和经济纠纷。
“打造信用体系过程中,有必要冒一定风险。”章伟东说,信用文化是金融经济的核心文化,最终决定金融业的生存和发展,在过程中通过体系构建,培养更多忠实的客户,实为双赢之举。
作为“三送”活动的延伸,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今年来以23家支行为依托,加大“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的评定,以此优化农村信用环境。至今,该行评定信用村231个,信用户30818户,授信余额50.4亿元。
国际金融危机对绍兴企业冲击后,以“降息让利” 与企业、农户携手渡难,同样彰显这家金融机构勇担社会责任的一面。
“种养殖业农户执行基准利率,新准入中小企业按现行利率下浮20%,特别优质的企业可执行基准利率,对申请贸易性融资的企业一律实行优惠利率。”罗培兴说,到目前该行通过降低利率等途径实现年初让利1亿元的承诺,切实减轻了一批企业的负担,帮助他们走出了困境。
“金融与经济共生共荣,我们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获得长足进步。”章伟东告诉记者,目前银行各项存款突破338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3.65%,在绍兴农信系统占据41.7%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