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需开展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的生物安全教育

2009-03-16 04:00李冰雪吴丽圆叶吉云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

李冰雪 王 峰 吴丽圆 叶吉云

[摘要] 通过对生物安全的概念、生物安全医学教育的国内外形势、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的医学实验条件及开展生物安全教育的方法等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开展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的生物安全教育的必要性,以期培养出符合时代特征的合格的基层医务人员。

[关键词] 医学;高职高专;生物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a)-114-02

An urgent need for biosafet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and junior college

LI Bing-xue, WANG Feng, WU Li-yuan, YE Ji-yun

(Yunnan Medical College, Kunming 65003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the biosafet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and junior college for the students who will become qualified primary care physicians.The proof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biosafety,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e medicical experiment conditions and enducation methods.

[Key words] Medicin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and junior college; Biosafety education

2003年发生SARS的暴发流行,尤其是2003年年底至2004年年初在新加坡、台湾和北京相继发生SARS病毒实验室感染事件之后,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安全在全球日益受到重视,临床医护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病原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医学专科院校的学生具备接触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生物因子的机会,可是医学专科院校的学生首先在生源质量上弱于本科院校,其次这些学生从未接触过具有一定传染性的病原生物,如果不重视生物安全教育,那将为某些致病因子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应该重视开展医学专科学生生物安全教育。

1 生物安全的概念

生物安全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生物安全大致分为3个方面:①人类健康安全;②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生物安全;③与人类生存有关的环境生物安全,它涉及医学、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农林业等多个学科和领域。狭义生物安全是指防范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即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构成危险或潜在风险。在医学领域内,生物安全特指对病原微生物的安全防护与管理,其主要目的是防止与病原微生物接触的相关人员感染,或意外泄漏导致环境污染和疫病的传播。近年来国际社会又把生物安全提升到生物安全保障的概念,即单位和个人为防止病原体或毒素丢失、被窃、滥用、转移或有意释放而采取的安全措施,以避免因微生物资源的不当使用而危害公共卫生[1]。从这个意义上说,生物安全在维护国家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生物安全教育的国内外形势

2.1生物安全教育国际形势

自从国际上发生“炭疽粉末邮件事件”,我国暴发SARS和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北京发生SARS 冠状病毒感染事件以来,全球对生物安全达到空前的关注。近年来,国际上把生物安全提升到生物安全保障的水平。生物安全问题引起了国内外政府、社会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它与国家安全、金融安全和信息安全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国际国内已制定了一些相关的生物安全法规标准,主要针对从事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专业的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可是至今为止,针对医学院校学生的生物安全教育工作在国际上无广泛性的开展。

2.2生物安全教育国内形势

2.2.1我国基层医务人员生物安全意识有待提高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基层医务人员对感染的危险因素、生物安全防护的概念、检验科和手术室属于几级生物安全防护、标准预防概念、哪些工作可产生气溶胶、哪些工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等知晓率较低[2]。这一现状令人忧心忡忡。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拥有全国人口70%的农村基层仅占有20%的卫生资源,这使得基层医务人员成为了接触最广大患者的医疗工作群体。因而,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对保障我国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在SARS发生后,国家也进一步提出应加强基层医疗队伍的生物安全意识的教育,不仅有助于消除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造成的安全隐患,也有助于避免病原微生物的不当处理危及国家公共安全[3]。要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从利用教育资源、节约教育成本的角度出发,最好的教育场所是学校,最佳的教育群体是学生。医学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就是为基层培养人才,因此,开展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生物安全教育不仅是提高基层医疗队伍的生物安全意识的一条捷径,也是符合国家医疗现状需求的。

2.2.2我国生物安全教育不容乐观近几年,国内生物安全教育工作的境况是:社会关注度高涨,但具体实施的部门却寥寥无几。生物安全教育以前只针对研究生,自2005年开始才有少量高校针对本科生。目前,有中科院部分单位招收生物安全研究生。北京大学医学部仅面对研究生开设《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与法规》课程。湖南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和南京大学设立生物安全本科专业[4]。但国内尚未见在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中设立生物安全专业及开设生物安全课程的报道。

3 医学高职高专开展生物安全教育条件亟待加强

3.1医学高职高专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硬件设备落后

在医学方面,病原生物实验室与生物安全之间关系最为密切,它是研究和实验与疾病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场所。在WHO的分类法中,高等医学院校微生物教学危险级别属Ⅰ级,生物安全级别属Ⅰ级,操作系统为GMT开放性实验工作台(Guidlin of Microorganisms Tast),对人危害相对较低[5]。但随着各高校的连年扩招,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设施和管理相对滞后,实验室生物防护设备条件不佳,从未接触过病原微生物学的学生又缺乏无菌观念和基本的安全防护意识,安全隐患日益突出。为了保证医学生将来从事医学科研或承担临床工作后生物安全意识的牢固树立,必须加强在校学生生物安全教育工作。医学院校应该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要求,及时更新和添加实验设备和生物安全防护设施,从硬件上杜绝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3.2医学高职高专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软件滞后

很多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由于教育理念落后及知识来源的匮乏,目前仍然在沿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没有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及时地进行修改和补充,缺乏健全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使实验室工作人员容易遭受生物因子的危害。医学院校应该重视国家颁发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法规和文件,组织相关教师、实验室工作人员、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和贯彻,从管理软件上提高生物安全防范意识,做到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

4 医学高职高专生物安全教育法探索

4.1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内容贯穿于病原微生物教学

病原微生物是每个医学生的必修课,它主要介绍与疾病有关的各种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病毒与真菌等),也涉及到很多生物安全的相关知识,如:医院感染的概念、消毒与灭菌、病原微生物标本的处理等。因而,进行本门实验课的学生具备接触病原微生物的机会。这既有利也有弊,利的一方面是可增强学生对病原微生物与疾病关系的理解,体会到生物安全知识对于生命与健康的重要性;弊的一方面是存在生物安全隐患。因此,将生物安全的内容贯穿于整个病原微生物的教学中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学生对生物安全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并且通过实验过程,学生可亲身体会到掌握生物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4.2在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学专业中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

预防医学专业和医学检验学专业的学生很大部分将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生物医学实验室、临床检验科室工作,生物安全知识对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加之,生物安全问题涵盖面大、知识点多,仅仅通过病原生物课的学习或者几堂课的讲座,还远远不能满足这两个专业学习的需求。因此,在这两个专业中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非常必要。

4.3加强临床实习学生生物安全知识教育

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之前,可通过临床生物安全知识系列讲座、小册子、印刷品、墙报等方式对学生再次加强教育,切实强化生物安全意识,让广大的实习同学不管在实习中还是将来走进工作岗位后都能够成为既懂临床知识,又懂医学生物安全的合格人才。

总之,为了与国际接轨,紧跟时代步伐,不落后于国际国内社会对生物安全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特征的合格的医务人员,确保个人安全与公共卫生安全,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开展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的生物安全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鞠晓红,时文艳,陈爽.高等院校病原生物的管理与安全防护[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7,2(4):317-318.

[2]张晨光,贺志安,申海玲.基层医务人员生物安全防护的现状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2921-2922.

[3]Zieliniska-Jankiewicz K, Kozajda A, Szadkowska-Stanczyk I. Protection of hospital workers from risk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biological agents[J].Med Pr,2005,56 (5): 367-373.

[4]赵卫,朱利,黎诚耀.预防医学生亟需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567.

[5]杨华明,易滨.现代医院消毒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93-207.

(收稿日期:2008-10-23)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医学
医学写作的概念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让医学大数据给你解答
ERP沙盘对抗在高职高专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