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09-03-16 09:57简翠燕
关键词:段落词语习惯

简翠燕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为了提升竞争力而把阅读置于重要地位,每年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阅读不仅创造精神,而且赋予人以精神的力量和寄托。文化学者余秋雨说:“人活着最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将就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谈一下我个人的粗浅体会。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母语教育的主要途径,它是以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为依据,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领学生学习母语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教师必须切实进行阅读教学,而不是一般性阅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能止步于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内容,还必须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形式,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1.在词语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

理解词句的意思、意义是阅读的基础。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语言环境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义,分析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如:教学《老科学家下乡》一文中的“炯炯的目光”,“炯”是关键字,理解了“炯”字的含义,整个词语就容易理解了。“炯”是光明、明亮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可以理解为眼光明亮,很有神采,表达了老科学家对改变农村面貌充满信心。通过对词语的理解,了解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为培养阅读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句子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

句子是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句子教学是一个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因而,要重视教给学生理解句子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材的实际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好思维的坡度,确定需要理解的句子,以培养阅读能力。

一是弄懂句子中的关键词及难理解的词语就明白整个句子的意思了。如:《小交通员》一文有这么一句:“做得好!遇见敌人就得随机应变。”可让学生查词典理解“随机应变”的意思,再读读划划课文哪些地方写了立安“随机应变”,理解到立安遇特务,假装讨豆腐钱,到僻静的地方烧文件,在十七号墙上画记号等情节,都是写立安“随机应变”的,表现了立安机智勇敢的精神。这样,不仅理解了句子的意思,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整篇文章的含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是抓住中心句子,培养阅读能力。课文里往往有提示下文、点明中心、总结全文的句子,弄懂了这些句子的意思,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如:《詹天佑》一文开头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涵盖全文,教学时,可以作为初读课文的导读问题提出来: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学生细读课文后,可根据课文的内容,有条理地回答,詹天佑出众的专业技术才能表现他是“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不怕困难,毅然接受任务的爱国主义思想表现他是“爱国”工程师。

三是抓含义深刻的句子,培养阅读能力。理解句子的含义是理解整篇课文的重要一环,只有理解好句子的含义,才能理解每段,直至整篇文章的意思。如《落花生》一文中,“它的果实埋在地里……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这是以物喻人,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对人们有好处的人。理解这类含义深刻的句子,可以先从字面想意思,再联系全文思考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其含义,最后说说自己对句子的理解。

3.在训练概括力中培养阅读能力

概括力要在理解每段或全文主要意思基础上,用完整、简洁的语句归纳表达出来。分析、概括能力进步了,对提高学生学生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

一是用中心句形式概括每段主要意思。只要在细读文章后,找出段落的中心句,就可以概括该段的主要意思。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二至五自然段都有中心句,分别写了小兴安岭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季不同的景色,这些中心句可以作为二至五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二是抓住每段“谁干什么”或“什么事怎么样”等问题,把这些问题概括出来就等于归纳了该段的主要意思;有的段落讲了几层意思,如果几层意思基本相同,就可以采用归并法归纳段落大意;有的段落的几层意思不相同,我们可以用取其主要意思,删去次要意思的方法来归纳段落大意。抓好归纳段落主要意思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并能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培养阅读能力。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有的文章写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有的文章写了人物的行为、品质、表现;有的文章写了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有的文章写了景物的样子和变化。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就是把文章写的主旨归纳出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以正确的段意为基础,在概括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运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即分析各部分内容的共同因素和个别因素,比较主次,权衡轻重,然后采取综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对文章内容全面深入理解,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进行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重视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光靠学习课内几篇课文这一条腿走路是绝对行不通的,这也就意味着必须拓展学生阅读的空间,扩大课外阅读量,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多领域地进行自主阅读,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1.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我们要抓好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低年级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爱看书,也爱缠着老师、家长讲故事,怎样有效地利用给孩子讲故事的这种方法去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教师、家长必须重视的。我们可以提一些思考性的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听完后说一说,培养他们从小用心读、用心听、勤思考的习惯,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鼓励他们从书中去找,或者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一起讨论,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扩大课外阅读量

中高年级的孩子要逐步提高要求,不仅要读正确、读通顺,还要读得有感情,要放声诵读。老师和家长要有意识地抽查学生所读的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低年级还没有养成很好的阅读习惯,老师要多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某本书、某篇文章或者某首诗歌,一起谈读书体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加上良好阅读习惯形成后,老师再逐步放手,让学生加大阅读量,进一步拓展视野,增广见闻,培养学习语文能力。

3.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我们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材中许多课文是名人名篇,有的是从名著中节选或改编的文章,老师讲课时把这些片断的前后内容给学生作简要介绍,激发起学生想了解整个故事的兴趣,再把这本书介绍给学生,作为学生每天阅读半小时课外书的任务。

另外,作为老师,要运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速读、选读,浏览的训练,让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同时,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自学结果,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在阅读训练中,先求同,后求异,这样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通过思考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去阅读。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把课文提供给学生阅读,而且要善于设问、解惑、循序渐进地向学生提出读的要求,把学生的阅读和思维不断引向深入、主动地对课文的语言和思想进行探索,对重点的句子、层次、段落要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反复读、仔细想,使每读一遍皆有所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的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段落词语习惯
趣味•读写练 答案
习惯
上课好习惯
找词语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好习惯
词语积累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