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三千 任取一瓢”

2009-03-16 09:57
关键词:语言文字教材文章

吴 姗

新课程教学思想的推广已久,如今星星之火已经燎原。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做了深刻的反思。人们在努力转变思想的同时,也没有忽略对教学媒介——教材的重新审读。审读的结果是教材已经远远落伍于时代,落伍于课程改革的需要。于是改革教材的呼声日益高涨,而且受到了极大的重视。短短几年时间,教材便经历了几次易容。如今,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可脱胎换骨的改变依旧未能尽如人意,虽然叫好声如潮,但口诛笔法者依旧大有人在。批评者认为,教材的编排还存在不足:一是缺乏科学的体系;二是内容滞后,脱离生活,时代性不强,从而严重影响了教材功能的发挥,也束缚了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贯彻实施。其实无论教材怎么改,批评也会永远存在的。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教师就会有一千种需求。想让教材令所有的教者满意无疑是“痴人说梦”。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说教材的编写就可以随心所欲,也不意味着教材就可以一成不变,只是想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思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文章,也就能够大概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清头脑”(叶圣陶《谈语文读本》)既然是例子,就难免优劣并存,优有可取性,劣亦有可鉴之处。何况优者未必十全十美,劣者亦不会一无是处。“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我们只要找出那最有价值的一瓢就可以了,所以不管教材以何种形式编排课文,亦不管选文是否称得上精美,是否有品位、有层次,关键是看教者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艺术化,是否有创造性。因而可以说,真正影响教材功能发挥的也绝非教材本身,而是教者。

那么,如何让教材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发挥出应有的媒介作用,成为语文学习货真价实的道具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不为教材拘囿,灵活机动,因文施教,根据文章特点和学生学习实际巧妙选择使用角度,扬长避短,从而使课文发挥出最大的功用。

一、把教材当字典

中学语文教学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品味、揣摩、感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坚定不移地依托语言这一学科本体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开展语言的学习与实践,夯实基础,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做好铺垫。基于这样的认识,无论选文内容是否贴近生活,形式是否精美,我们首先都要把它当成工具书——活字典。能够入选教材的文章,虽不能说篇篇经典,但毕竟经过了认真的筛选,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都称得上典范。这些文章为学生提供了使用语言文字的活环境,有着丰富的实例资料,从这点上说,它的功用甚至是字典所无法企及的,因为掌握了字典中的字词未必就能做到恰当使用,所以对每篇文章我都要求学生把它当成字典去学习,准确掌握语言文字的使用,根据自己的学习层次做好字、词、句的积累工作,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 把教材当范文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也是新课程对语文学科正本溯源后作出的科学界定。“新课标”强调教学要让学生用真情实感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由此可见,语文首先是交际与思维的语言工具。那么,如何运用这一工具,教材就是我们最好的范例。我们参照教材,不仅要学习字、词、句的使用规则,还要掌握谋篇布局、选材立意的基本方法和规律性的知识。虽然说教无定法,文章无定式,我们主张写作要张扬个性,要敢于创新,但如果对写作的基本知识、表现手法都一无所知,又何来创新?而且只有当语言、思路、手段、节奏等技巧方法娴熟后,风格的魅力才会挥洒在学生作文的智慧中。所以我们要从教材中学章法、学技法。此刻,我们可以忽略其内容新鲜与否、纯正与否,而只从形式的优劣着眼。因为教材毕竟不是我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窗口,它本原的价值应是教会我们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所以,叶老强调:“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

具体做法是将课文顺序打乱,按文体特点重新排序。从每一种文体中选择一篇写作模式规范而严谨、表现技巧灵活而精妙的文章作为写作此类文体的范文。在这一环节上,我们要想如期达到学以致用之功效,选文尤为重要。我们欣赏“举一反三”,往往是欣赏“反三”的结果。其实,之所以能“反三”,“举一”是功不可没的,不是随便举个什么例子都能收到“反三”之效;学生能“反三”往往是因为举的“一”很典型,很适时,很有启发性。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认真推敲,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有些文章不适合整篇模仿化使用,我们也可以从中选择精彩的片段作为仿写的范例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设立语文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并从容

驾御语言文字,使语言文字成为学生与人交流的有效工具。

三、 把教材当美文

把课文当范文来学习和借鉴,仅是把课文当工具来使用,我们对教材还应追求其更高层次的价值——审美鉴赏。语文教学不能只关注语文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提升。随着“新课标”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强调和重视,我们欣喜地看到,新教材把人文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以高中的中国古代文学的编排体系为例,在知识面的安排上,新教材精选了从先秦散文到明小说的具有人文色彩的篇章,为我们呈现出了一部恢弘壮丽的中国文学史;在知识点的安排上重点安排了孔子、孟子、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文学大家的作品,让我们在把握文学脉络的同时,贴近这些大家的灵魂,走进他们塑造的文学世界,获得思想的启迪和美的熏陶。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充满人文关怀的文本资源,精选一些人文色彩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的美文,给语文插上诗意的翅膀,创设“人诗意地栖居”的充满生机、意趣和美感的课堂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师生一起走进文学世界含英咀华,享受“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所带来的精神愉悦;触摸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辛弃疾这些生不逢时,命运多舛的大家痛苦而不屈的灵魂;品味老庄超然于物外的旷达、飘逸与洒脱。通过这“如含橄榄、如品佳茗”的审美品读,不仅可使学生体悟到文字的美妙、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将点燃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理性,让学生与文本间展开灵魂与灵魂的对话,让灵魂因感动而飞升,因感动而沟通,架起现代学生的认识、心灵情感体验与民族精神的大悲悯大关怀间的桥梁,将语文课文所承载的文化精神镌刻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四、把教材当对象

教材的编排日益完善,不仅注重选文的体系,而且提选文的质量也有所提高。但有些文章,也许是内容和形式的隔阂,依旧难以走进学生的心扉,激起阅读的兴趣。对于这类文章,教师完全可以行使我们作为教材建构者之一的权利——弃之不用。但我想与其将其束之高阁,不如另辟蹊径,变废为宝,换个角度解读它,也许会别有洞天。有些情况下,阅读并不全为我们所左右,我们不能仅凭兴趣来决定取舍,正如高考时我们无权选择题目,对于那些说明性、科学性强过文学性,因而看起来有些面目可憎的文章,我就告诫学生:我们无权放弃,语文就是包罗万象。我们可以把它当成案板上的牛,需要用它来检验我们的技能——我们的语文阅读能力,所以,对这类文章,我会要求把它当成阅读的对象,就如面对一道数学题,力争迅速而准确地找到解题的思路。

总之,教无定法,责在得法,教材的使用也是同样的道理,选文的多样性决定了作为教师的我们对教材的处理也不能以不变化万变,我们要从教材的特点出发,因材施教,不仅要让教材本身“文尽其用”,而且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原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达到教学的目的。唯其如此,语文课堂才会焕发出应有的魅力。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教材文章
教材精读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