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教育在现阶段以教学为主,而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在我国实验课程始终放在第二位,得不到重视,即使开设实验课,也只是帮助同学们了解已学过的书本知识而已。本文以现实教学为主,从几个方面阐述实验课程的开设和其重要性,并针对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育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1 概述
在现阶段的中国教育中,包括高等教育,实验教学始终都得不到较高的重视。包括学生自己都认为实验课就相当于“放羊”,只是看看希奇,而做实验和分析实验数据是科研人员的事,与他们无关。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当代大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和培养,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不良影响。
2 工科院校实验课程的重要性
实验,就是实际验证,从广义上讲它是证明书本上知识和发现大自然,开拓大自然的一个重要环节。工科院校,是培养高等工程技术和工程科学研究人员的摇篮。其一,让学生进行实验是联系实际和书本上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使学生们更快的适应社会,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其二,中国现代教育在许多方面是“填鸭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是一种加深理论知识的好方法,但对于大学生来讲,该方法大大限制了其创造能力,使他们难以形成一套独特的思维体系,而实验课可使同学们从实际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让其开拓思维,更加感性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其三,素质教育的提出使我们的教育方针得到一定的调整,培养具有独立动手能力强的新一代大学生,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成为我们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实验课的设置是极其重要的,应得到更大的重视和投入。
3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中实验课的开设在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总得不到很好的改善,这是因为:①我国在高中及高中以前的教育中极其轻视实验,包括各项考试和测验都体现出这一点。这就给同学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认为实验多了影响学习成绩划不来,从而不愿意接近实验;②同学们都不愿也不敢怀疑课本上的知识,认为课本上讲的都是真理,不愿再证明或否定;③高中教育中的教学计划的制订,也常把实验作为一门课程的附属课,且在教学大纲也不把其列为基本要求;④长期以来,很多实验仍然停留在简单的观摩和浅尝辄止的操作上,学生没有自己亲自动手实践和参与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机会,也没法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 几点解决问题的建议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知,造成这类现象完全是人为,也是完全能够解决的。
4.1 从教学计划和平时教学活动中强调做实验的重要性,并严格执行实验报告制度,让同学们从态度上端正和重视实验课。
4.2 可以针对某门课程的某方面内容,把相关的实验做足做完整。从我们学校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的专业实验课来看,可以具体的针对一个课程的某个内容,如课程“通风工程”,可以开设与之对应的实验课程项目“通风阻力测定”,一方面可以加强单一传统的皮托管法测阻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传感器标定等方面内容的实验。
4.3 加大实验器材和师资上的投资,从学校政策上向其倾斜。现在高校一年所提取得科研经费数量较大,因而对于购置科研用的实验设备投入较大,对于本科生的实验课所需的投入相对较小,造成了很多课程的相关实验没法开设,或者即使开设了也由于运行成本较高而成为摆设。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从科研提成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投入到本科生实验设备购置和实验运行费用中去,从而保证本科生实验按质按量完成。
4.4 实行“启发式”教育。加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学时,并在实验课前不把实验的结果公布或让同学们知晓,让其自己分析本人的实验结果。现在的不少实验课仅仅是观摩,或者老师已经把所有的参数都设置好,学生只需要进行很简单的、傻瓜式的操作即可,这样就失去了启发学生的意义。
4.5 实验课应作为一门专门的独立的课程,也实行补考重修制度。让同学们在根本重视,严格杜绝“高分低能”现象。现在基本上老师对学生进行实验的考核仅仅是依据学生的实习报告,而同一组学生的实习报告内容差别不大,方便了学生相互之间的抄袭,加大了老师的批阅难度。假如能够实现实验单独设置一门课,就有更多的时间让每个学生自己单独实验,这样既加强了其动手能力,又方便了老师对其进行逐个考核。
参考文献:
[1]肖宏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5.(4):24-26.
[2]史凤隆,邹开凤. 探索新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培养学员创新能力[J].实验室科学.2008.(2):19-20.
[3]吕品,王广军,任克斌.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大学时代.2006.(3):56-58.
注:获安徽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矿业安全技术2006KJ005TD)资助;获校级优秀教学团队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