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司 古 方 勇
自从6日印度成功进行了第三次、也是印度首次实战性质的反导拦截试验以来,印度各界的兴奋之情一直没有平息。《印度防务》网站11日报道称,印度第一阶段的反导系统将在2011年建成,同时这次反导试验也表明印度在该领域取得巨大突破,“将不仅具备拦截中国中程弹道导弹的能力”,“甚至可以对抗俄罗斯的白杨-M洲际导弹”。
新技术打破美俄垄断
报道引用印度国防部发表的声明称,印度已经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以色列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成功开发反弹道导弹系统的国家。印度反导系统分为“先进防空系统”和“大地防空系统”两层,分别负责大气层内外的反导拦截。6日的试验是“大地防空系统”的第二次试射,也是印度第三次反导试验。
《印度快报》引用印度国防研究和发展组织总控制官和防空计划主任萨拉斯瓦特的话称,印度第一阶段反导系统将在2011年就绪。他10日在新德里表示:“所有反导设施的建设模块即将完成。唯一需要开发的是新型拦截导弹,它将在2011年完成。”萨拉斯瓦特还透露了6日反导试验的更多细节,并表示印度反导系统能拦截“射程2000公里的中国M-9导弹”。据称这次拦截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首次采用了“万向定向战斗部”。迄今只有美国和俄罗斯使用过这种战斗部。该战斗部质量不足30千克,杀伤能力却相当于150千克的普通战斗部。据透露,印度这次反导试验中拦截导弹与靶弹几乎碰撞在一起时,拦截弹才爆炸并摧毁靶弹,可以被认为是一次直接碰撞杀伤,表明印度的导弹拦截精度有了很大提高。
萨拉斯瓦特表示,新的制导系统可以跟踪敌人来袭导弹的机动,甚至可以对抗向来以机动飞行著称的俄罗斯“白杨-M”洲际导弹。他还透露,“印度反导系统已完全自动化,在遭到导弹袭击时不需人工干预即能启动”,“拦截导弹可在雷达发现来袭导弹120秒后发射”。目前的拦截导弹威力要比以往使用的拦截导弹大30%。
将预警能力延伸到太空
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负责人称,此次拦截试验成功,表明印度已具备拦截射程2000公里以内弹道导弹的能力,下一阶段印度要力争在2010年具备拦截射程5000千米弹道导弹的能力。
然而印度现有的从以色列引进的“绿松”陆基预警雷达只能探测到600公里的来袭导弹。为此印度正在建设包括地面雷达站、空中预警机和空间卫星在内“三位一体”的导弹预警系统。除了地面雷达外,印度计划用“费尔康”预警机承担空中探测任务侦测2000公里以外的弹道导弹。为具备拦截5000公里洲际导弹能力,印度还计划发展空间预警系统。目前印度的军事侦察卫星具备一定的导弹探测能力,其中2008年4月发射的“制图星-2A”最为先进,分辨率优于1米,可监测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导弹发射。
能否成功仍受质疑
美国《太空战》网站12日的分析认为,最近的反导试验成功虽然标志着印度向拥有国产反导系统的精英俱乐部又前进了一步,但印度国防工业和研究部门在“将性能良好的原型机转化为能够批量制造的可靠武器系统方面有着不良纪录”,其武器部署后的战斗力仍然值得怀疑。此外完整的导弹预警卫星网通常由位于地球静止轨道的3-5颗预警卫星组成。而印度目前只有位于低轨道的侦察卫星,存在许多难以覆盖的盲区,以印度目前的技术实力,要克服这些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