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谈高师手风琴教学

2009-03-13 08:27博雅杰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手风琴教学

[摘 要] 手风琴作为音乐教学设施的重要乐器之一,在音乐教育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高师手风琴教学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状态,对于手风琴教育工作者来说,必须立足于科学的立场。文中主要借鉴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研究探讨了如何从整体观为出发点,促进高师手风琴教学的平衡发展。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学;手风琴;教学

高师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即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但是,在高师手风琴教学中,却忽视了这一目标,到目前为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强调演奏技巧性,即违背了高师教育的师范性原则,更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针对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上世纪20年代创立于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对高师手风琴教学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一、格式塔心理学整体观对高师手风琴教学的启示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始创于1912年的德国,“格式塔”是德语心理学术语Gestalt的中文音译,指经组织了的整体。该学派主张从整体上把握和研究心理现象,并指出在一切心理现象中整体都不可分析为元素,它开创了心理学中整体论的研究传统。虽然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属于认知心理学范畴,但对今天高师手风琴教学仍有一定指导意义。首先,借鉴格式塔心理学整体观理论,我们应该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而不是将事物肢解为各个元素,那么高师手风琴教学作为师范教育专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依托于教育这一大背景下生存和发展,这就明确了,我们培养的目标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音乐人才,所以培养的过程不能脱离师范性的原则。其次,学生演奏水平高和低不能单纯的决定高师手风琴教学质量的好与坏,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的就指出必须把部分置于整体之中,将部分与整体连接起来加以衡量,因此高师手风琴教学的发展必须求的整体的平衡,培养的学生需要具备整体的、综合的素质,这样才能适应现行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从整体观角度出发促进手风琴教学的平衡发展

笔者认为,高师手风琴教学应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主要从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学生教学能力的综合性上进行强化。

(一)教学内容的全面性

1.充实教材内容、扩大曲目选择范围。教材的选取与编写应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目前没有专门针对高师培养目标的统一的、系统的手风琴教材,虽然以前也有高师手风琴教材,由于编写时间太久,不能适应现在的需要,只能部分选用。大部分院校把个各类考级用书作为教材,考级教材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基本功练习、复调、中外乐曲等,这类教材着重的是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很难适合高师的培养目的。那么,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教师有义务结合教学实际和专业特点,动手编写或选用教材,在编写教材时,即要注重手风琴选材的科学性,又要注重它的师范性;既讲究教材的深度、有一定的基本技巧,还要讲究内容的横向联系。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基本练习(包括练习曲、复调、乐曲)、即兴伴奏、歌曲弹唱等部分,歌曲弹唱的内容,最好是选用中、小学的教材歌曲,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这样更利于日后的教学工作。在曲目的选择方面,师范生应选用有丰富思想内容、艺术趣味强、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还要广泛接触中外不同时期的优秀作品,目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西方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的音乐作品,还有部分中国作曲家的手风琴作品,但对诸如拉格泰姆、爵士、布鲁斯等美国黑人音乐风格的手风琴流行音乐作品及一些现代派作曲家的作品接触甚少,因此要不断扩大曲目的选择范围,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多元化认识。此外还要结合地域特色,广泛接触各地区、各民族有特色的民间音乐。

2.增加手风琴相关知识,加强姊妹艺术的学习。手风琴学习不仅仅只是一个技术训练过程,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各种载体获得所需的各种手风琴相关资料,例如:手风琴艺术史及手风琴文献;与手风琴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密切关联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资料;作曲家及其风格、作品的介绍与分析资料;手风琴演奏家的录音与赏析资料;各种相关的美学研究资料等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有机组织和介绍,可以使学生们在某种程度上突破演奏水平,丰富自身的艺术底蕴,提高其整体的艺术素养。作为师范生还必须加强姊妹艺术的学习,《新课程标准》提出在音乐课程中要贯彻综合原则,指出把音乐与包括舞蹈、戏剧、美术、文学等在内的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无形中就要求师范生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对姊妹艺术的学习不仅可以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基础,还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作品,使音乐表现更加丰富。

(二)教学能力的综合性

1.演奏技术和音乐表现要同步发展。强调技术技能训练可以说是高师手风琴教学的一个误区,用大部分时间让学生练习带有较高技巧性或大篇幅的乐曲几乎成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许多学生把主要精力用来完成乐曲,解决技术问题,忽视了音乐表现,结果舞台上的表演经常是有技术无音乐,使作品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当然扎实的基本功是所有器乐演奏的基础,但演奏的最终目的就是淋漓尽致展示音乐的魅力。目前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审美教育即情感教育,其价值就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 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的技巧,还应教会学生创造性的表现作品,有感情的诠释作品,让欣赏者获得美的感受。

2.重视即兴伴奏和弹唱能力的培养。手风琴即兴伴奏是音乐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手风琴基本演奏能力,还要具备即兴伴奏能力及视奏能力。所以即兴伴奏是高师手风琴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手风琴伴奏课教学中,最好将即兴伴奏与手风琴基本功训练同步进行,可先练习比较熟悉、篇幅较少的歌曲,再逐渐扩展到情绪富有变化的歌曲。也可先用一种织体进行伴奏,在搭配使用各种织体。在训练初期,应多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练习,后期应使学生进行自配练习,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独立伴奏能力。学生在能自如的伴奏情况下,再加入自己的演唱。同时注重伴奏实践,因为离开了实践,伴奏能力的培养是很难实现的。歌唱与伴奏两部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作为伴奏者,既要听到自己的琴声,更要聆听唱者的歌声,与歌唱者互相默契,积极配合,让琴声烘托歌声,完成音乐形象的塑造作用。

3.加入手风琴教学法课程。“手风琴教学法”主要研究和阐述手风琴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过程、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对于高师手风琴课程而言,“手风琴教学法”内容的引入将在多个层面上起到积极作用。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它将引导他们准确地把握手风琴学习中最基本、最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并用以指导手风琴初级阶段的学习。对于具备较强的手风琴演奏能力的学生来说,它一方面将帮助他们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掌握手风琴学习的相关要素,提高演奏水平,另一方面,“手风琴教学法”也会在他们今后可能从事的手风琴教学工作中起到长期的理论指导作用。

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是高师音乐教育的主要职责,在教学上我们应该站在新的高度,不断探索、深化高师手风琴教学,为造就新世纪的新型音乐师资,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音乐新课程标注解读 (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博雅杰,新疆伊犁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手风琴教学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张之远问鼎第70届手风琴世界锦标赛
手风琴音乐在室内乐实践中的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中国手风琴发展的现状分析
键盘乐器的起源与发展(之十五)手风琴(下)
键盘乐器的起源与发展(之十四)手风琴(中)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