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彦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重要的方向,其基本思路是由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再经教学整合形成“学习领域”,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文章重点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网络系统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网络系统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工作过程导向
1前言
内涵建设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高职课程建设则是高职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纵观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过程,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也存在的诸多困惑与问题。特别是课程体系受传统本科课程体系影响很大,始终难以跳出传统学科体系的藩篱。“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是当前职教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它力求解构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建构基于工作过程逻辑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体系。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强调以职业岗位实际应用的经验、技能和策略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为辅;在课程内容的序化上,强调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以工作过程为参照整合理论与实践知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对职教课程体系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院近年,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系统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2课程体系开发实施步骤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遵循“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开发→学习情境设计”这条逻辑主线进行。我们据此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课程体系开发实施步骤。图1表明,课程开发主体是多元化的,课程的开发设计由传统的“教育专家主导”转变为“社会需求主导”,由行业专家、学校教师和课程专家共同组成。开发过程由需求分析、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内容设计和课程实施与评估四个阶段构成,共分8个步骤,形成8个开发成果,每个步骤的开发成果都是实施下一步骤的依据。课程实施与评价阶段的结果,将反馈到需求分析阶段,从而使得整个开发过程形成一个有序的循环过程。
3专业调研阶段
3.1需求调研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是课程改革的逻辑起点,解决专业定位的问题。主要分两步进行:首先,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岗位需求调研,通过对网管专业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和人才知识、技能结构的分析,对比高职院校该专业的教学现状,寻找到其间的差距,写出调查报告;然后,邀请行业专家、课程专家、专业教师进行专题研讨,进一步明确网络系统管理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2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分析是对网络系统管理职业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通过三个步骤展开工作任务分析:一是通过“行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访谈会”的形式,采用头脑风暴法,尽可能详尽地枚举出本专业的各种工作任务;二是对所列举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三是将典型工作任务表述为一般化的职业能力要求,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形成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表1所示为网管专业的工作任务和专业能力分析表。
表1列举了专业能力,事实上还必须考虑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的创新精神、与他人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等;方法能力包括:外语能力、通过自学获取新技术的能力、利用网络和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制定工作计划、评估工作结果的能力等。
4课程体系设计阶段
4.1行动领域分析
行动领域即是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集合。行动领域分析首先要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和统计该职业所涵盖的行动领域的数量和范围;然后描述和界定各个职业行动领域的功能、所需的资格或能力;最后评价所确定的行动领域,形成行动领域描述表,以此作为学习领域的初选标准。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按照相关性、非重复性与同级性的原则进行合并,得到职业行动描述表,其中主要采用工作过程描述的方式,体现了职业的、社会的和个人的需求。表2为简化的网络系统管理职业行动领域描述表。
4.2学习领域分析
学习领域是一个主题学习单元,是行动领域的教学归纳,是用于职业教育的“教学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分析实质上是将职业行动领域按照教学论要求进行归纳总结并转换为学习领域的过程。学习领域分析的成果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即课程体系。表2所示为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学习领域分析表
5课程内容开发
5.1课程内容分析
一个学习领域可以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一门课程。学习情境是组成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结构要素,它将学习领域描述的目标和学习内容转化为具体的适合于教学的学习单元。学习情境可采用项目、任务、案例等具体的方案来实现。我们在实践中主采用了目前比较成熟的“项目课程”方案来实现。
项目课程内容分析主要是选择适合于教学的工作项目。以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主要依据,充分考虑项目的典型性、真实性、完整性和覆盖面。在分析过程中,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一是所选项目必须覆盖整个学习领域,承载该学习领域所需的全部知识;二是以工作任选为课程内容载体,在工作任务的描述上,按照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来组织内容;三是力求把知识均匀地分配到各个项目中去,保证每个项目的内容在一个教学单位内可以完成;四是合理整合理论与实践知识,理论知识以满足理解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但是要避免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剪裁原有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倾向。
例如,《Windows服务器技术》课程的项目设计围绕“构建小型企业局域网”这个大项目展开,按照企业网络应用需求,将项目分解成:DHCP、DNS、Web、FTP、电子邮件和流媒体服务的配置和管理等若干小项目。每个小项目即构成一个教学单元。每个小项目的教学都在统一的企业网络工作情境中展开,能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情境中习得操作技能、构建知识,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Windows服务器技术应用的整体把握能力。
5.2教材(讲议)开发
校本教材(讲议)的开发需以项目为载体,按照规范统一的标准进行编写。因此首先要制订明确的项目课程课程标准格式和编写体例。将一个项目分解成若干模块,模块的内容包括:工作任务、实践知识、理论知识、拓展性知识、练习和学习结果评价。模块在结构上以工作任务为起点,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以实践知识为焦点,以理论知识为背景,实现项目课程中理论和实践的整合。在课时分配上以工作模块的难易程度和出现频率为依据,而不是以模块中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为依据。
6教学实施与评价
6.1行动导向的教学实施
行动导向是一个教学论方案,它将认知过程与职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在行动中学习”。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和协调者,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自己动手的实践过程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教学的关键在于为学生创建“学习情境”,所以主要的教学场所是实训中心,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分组教学,主要教学方法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为了有效开展教学,我们根据网管专业特点加强了网络实训环境的建设,主要新建和改造3个网络实验室,每个实验室由12个网络实验工作台组成,每个工作台由4个工作站和1个服务器组成独立的局域网。每3个网络工作台用一个三层交换连接成一个虚拟局域网,模拟一个小型的“企业网络”。4个“企业网络”用路由器进行互联。这样的网络实验室可以模拟出各种真实的网络环境,满足大多数的学习领域课程教学要求。
6.2以人为本的整体性评价
在课程评价中实行以人为本的整体性评价。评价标准开放化,立足社会需求,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接轨,实现课程标准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协调。评价主体多元化,不仅有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企业、行业的评价。课评价方式综合化,采用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
7小结
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较为彻底的改造了传统课程体系的学科性架构,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整合,符合高职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过程也面临一些困难、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实训中心的建设问题,要模拟真实工作情境对硬件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仍需加强资金投入;二是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对高职教师的观念 、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专业教师要实现从传统的学科型教师向以职业科学为导向的职教教师的转变,是一个不断学习和锻炼的渐进过程。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