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紫斑病的防治

2009-03-12 09:00刘海波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紫斑病子叶分生孢子

刘海波

大豆紫斑病遍及我国各大生产区,以往主要危害我国南方大豆产区,北方尤其东北发生较轻,但近几年黑龙江省等一些地区有加重的趋势,不容忽视。

1分布与危害大豆紫斑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湖南、湖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甘肃等地。大豆紫斑病发生于叶片、豆荚等部位,得病后叶片早衰,种子带病且减产。种子感病后,重量降低0.7%~10%,种子发芽率下降,田间保苗数受到影响,保苗率降低10.5%~52.5%。

2症状病害发生于叶片、荚、豆粒以及茎上。叶片上的病斑散生,初为圆形紫褐色小斑点,扩大则成为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斑,边缘紫褐色,上生黑色霉状物,是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脉上的病斑紫褐色,长条形。茎上病斑梭形,初红褐色,后变灰黑色,上疏生霉层。荚上病斑灰黑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等,重者几乎覆盖种子的全部表面,微有裂纹;有的病粒不呈紫色,而是呈黑色或黑褐色——黑霉豆。

3病原大豆紫斑病菌属半知菌亚门,子实体生于叶片两面,子座小,褐色,直径19~35微米;分生孢子梗束生,有的多至23根,褐色至暗褐色,顶端色淡,或上下颜色深浅一致,不分枝,多隔膜,0~2个膝状节,顶端近截形,孢痕显著,大小16~192微米×4~6微米;分生孢子鞭形,无色透明,正直至弯曲,基部截形,顶端略尖至略钝,隔膜不明显,极多,甚至可达20个以上,大小为54~189微米×3~5.5微米。

豆粒病斑色泽分紫色和青黑色两种,两个菌系对大豆种子的致病力无差异,都能侵染大豆并使种皮变为美丽的紫色,而紫斑分离系在培养基中由于营养条件不同,形成红紫色以至青黑色的菌丝。认为大豆紫斑病有两个菌系。

4侵染循环大豆紫斑病菌以菌丝潜伏于种皮内或以子座在病株残体内越冬,带菌种子和病残体是该病的初侵染源。带病种子播种后,种皮上的病菌直接侵染子叶,在子叶上形成褐色云状斑;发病子叶上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在病残体上越冬的病菌,次年遇到环境适宜即产生分生孢子,直接侵染成株叶片。结荚后,病叶上的分生孢子危害豆荚,病荚上的菌丝穿过豆荚侵染种子,造成种子带病。

5发病条件大豆紫斑病的发生和流行与菌源量的多少及温度的高低关系很大。种子带菌率高,子叶被害重;感病子叶又为田间发病提供侵染来源。紫斑病菌可在带病植株残体上越冬,故大豆连作的田内菌源多,病害也重。紫斑病菌菌丝生长发育适温为24~C--28~C,产生孢子的适温为16℃~24℃,最适温度为20℃;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6℃~33℃,最适温度为28℃。从病原真菌菌丝扩展蔓延和分生孢子萌发侵染来看,该菌要求的温度较高,结荚期温度25.5℃~27℃,再有多雨,紫斑病发生重。由于紫斑病菌要求较高的温度和高湿条件,所以该病在我国南方的危害性较北方大,如黑龙江等北方大豆产区紫斑病发生就很轻,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发生就重。

6防治方法根据紫斑病的初侵染来源和危害特点,该病的防治应做好处理越冬菌源和药剂保护。

6.1种子处理带菌种子是发病初侵染来源之一,播前种子应进行处理,消灭种子上的病菌,既减轻幼苗被害又可减少田间菌源量。紫斑病粒症状明显,可根据病害在种子上的特征,人工拣出病粒,然后种子用药剂消毒,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剂量为种子重量的0.3%。

6.2轮作采用与禾本科或其他非寄主植物2年轮作,可减轻受害。另外,采取秋翻等能促进病残体腐烂的农业措施,可减少第二年初侵染源,降低危害程度。

6.3药剂防治防治紫斑病的药剂有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常用浓度为400--500倍稀释液。发病初期开始喷药,至少2次,每667平方米喷洒药剂溶液75升。

6.4种植抗病品种各地要选择适宜的抗病品种,自然感病条件下发病较轻的大豆品种。如黑农41号、铁丰19号、九农5号、九农9号、丰比黄、跃进2号、跃进3号等。

猜你喜欢
紫斑病子叶分生孢子
油松枯梢病菌孢子萌发率测定方法探索
悬铃木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演化结构研究
黑山羊胎盘子叶性状结构与繁殖性能的相关性
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诱导方法探索
青冈县洋葱常见病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香梨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获取方法及萌发条件的研究
分子标记和尾孢菌素分析方法研究阿根廷大豆紫斑病菌遗传多样性
大豆自然侵染条件下Phomopsis longicolla的β分生孢子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