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媒体教学 整体优化语文课堂

2009-03-11 10:10贾金亭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语文课堂优化

贾金亭

摘 要: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方法更加灵活新颖,手段更加多样,又能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等各种因素,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运用媒体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语文课堂;优化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2-0040-02

多媒体计算机集图像、图形、动画、音响等功能于一体,使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化教学媒体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既能准确地输送教学信息,又能实现教学信息即时反馈调节,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方法更加灵活新颖,手段更加多样,又能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等各种因素,有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运用媒体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本人经过实践和对一些多媒体课的观摩,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合理运用媒体教学,使语文课堂得到整体优化。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好头、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一节课的首要条件,在新课导入部

分,运用媒体展示一些与新知识相关的教学信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有效地调动他们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小猴子下山》一课的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笔者把《小猴子下山》动画片有关视频导入课件,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观看,学生观察到了小猴子下山之后所到的地方:玉米地、桃树底下、西瓜地,最后看见了小兔子,同时也观察到小猴子在这些地方的一系列表现。然后笔者不失时机地问:“我们课文中是怎样写这个故事的呢?”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如在教《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时,教师先启发学生漫谈他们所了解的世界著名城市及旅游胜地的特色风光,从学生的话题中引出在意大利的东北部有一座闻名遐迩的水上城市——威尼斯,激发起学生一睹威尼斯风光的欲望,然后适时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领略威尼斯的美景,对独特的小艇产生兴趣,使之“入神”又“入境”,激发他们对异国风情的审美情趣。再让学生说说观赏后的印象和体会。有了上面的铺垫,学生自然而然地说到“威尼斯很美,有纵横交错的河流,有形状各异的桥梁,还有奇特别致的小艇”。这样就为随后的学习活动创设了良好的认知氛围。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解难释疑,突破重难点

由于学生年龄方面的原因,认知事物能力有限,生活经验又少,因此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障碍。运用多媒体,可以改变以往教育信息难以单项呈现的方式,在多维空间中自由地展现各种图像,帮助学生消除障碍,较好地解决教材中的疑点、难点。

如《海上日出》这篇看图学文的词句运用得非常生动、形象、贴切。教学中,针对“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一句中的“负着”、“一纵一纵”和“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句中的“冲破”、“跳出”这四个词,如果只是进行简单的解释,学生很难体会到太阳升起时的动态。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日出时的这一过程制成动画,学生通过看动画,不但理解、体会了文中的词句,而且又直观感受、领略了日出时的全过程及壮丽的景象,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轻松、愉快地理解了词句的含义。

再如:一位教师在《捞铁牛》一课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再现了陷入河底泥沙中的铁牛被徐徐拉出水面的过程。教师在课件的演示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各个重点词的含义,以及“船里的泥沙慢慢少了”和“船身慢慢向上浮”的关系。整节课,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形象地展示出来,及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课文重点内容与词语,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以情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世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能善于抓住教材中蕴含的情愫和作者的情感,在作者浓墨重彩渲染情境处采用多媒体将其正确地表达出来,则可增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深刻感受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他们如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达到以情激情、以境陶情、以情感人,进而以情育人的课堂效果。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描写了金华双龙洞的奇异之美,阅读课文时,笔者首先让学生看投影,结合课文的记叙说说作者游览的路线和溪流的来路,然后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沿途的景色,倾听溪流的水声,充分体会作者描写沿途美景用词的精当,接着让学生看屏幕说出作者怎样由外洞进内洞,有什么感觉,最后让学生也随着作者的思绪进入内洞,笔者引导学生观看课件,学生看到内洞奇异的景象:石钟乳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学生被“带”到了金华的双龙洞,同时也被那里的美景陶醉了,并深深地体会到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再如:在教学《海上日出》一文时,对于文中所写到“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一句,作者看到了什么呢?教师抓住时机出示多媒体课件: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学生被大自然这种雄伟壮丽的景象迷住了,他们情不自禁地说:大自然太美了。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提高了审美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激发想象,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语文课程既要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也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适时“捕捉”训练思

维、发展智力的良机,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训练。教师恰当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充分、细致观察的机会,为他们展开丰富想象提供足够的形、声信息,可以推动学生思维,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解决重点、难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画面内容诱发学生想象,激起学生学习的情趣,让学生透过小女孩的悲惨处境和她所追求的幸福看到小女孩面对的严酷现实。又提示学生思考“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一句中的“幸福”是指什么?小女孩真的得到欢乐和幸福了吗?使学生感受到小女孩渴望温暖、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对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寄以深刻同情。这种教法,变抽象为直观,不但使学生深刻地感知和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诱发了学生的想象,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拓展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知识的深化

当学生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应不囿于书本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以便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掌握知识。这时,运用多媒体,能够很好地促进知识的深化。

如《草船借箭》一文通过诸葛亮和周瑜的斗智,体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教师在此基础上播放《空城计》、《赤壁之战》等录像片断,进一步展示诸葛亮在其他事情上所体现的神机妙算,可使学生对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更加完整、丰满。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适时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使语文课堂教学得到整体优化,进而搞好语文教学。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语文课堂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