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中国当代影像获得肯定性发展的一年,它是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边缘、怀疑、否定、质疑等等之后随着整体的当代艺术环境的变化而来的一种收获。它不仅获得了艺术社会的认同,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严肃的理论研究与批评。为了展望影像的下一步发展,就很有必要回顾一下2008年的影像状态及其带来的理论涵义,它既是中国影像艺术的经验总结,也是它面临的问题的反思和探讨,更主要是引起学术界的深入研究和批评。
一、 向当代观念迈进
自从摄影被发明以来,就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表现形式,用于记录各种社会、自然、科学考察镜头,大大方便了人们对视觉世界的观察、探索,也因此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促使原有的艺术形式产生冲突、发生变化、带来革命。可以说,现代主义艺术的发生、发展都与摄影的出现密不可分,二者不断互动、相互影响以至于相互挑战。进入到当代艺术的领域与时期后,摄影更是发生了质的变化,带来诸多艺术观念与艺术形态的变化。这是当代影像得以成立的时代框架。
这时候新出现的影像艺术,以其观念性、主体性、实验性和前卫性区别于传统的摄影,并且与传统摄影的分野越来越大,摄影的边界被模糊,摄影自发明以来形成的概念和理论话语受到了挑战。或者说,当代影像是建立在自觉的观念思考与理论话语结构之中的影像,而不是单一地针对摄影技术、摄影采光、摄影取景、摄影美化。它们更多的是与现代艺术发展之后的艺术观念变革相关,而不是单纯地由摄影本身引起。从这一点去看当代影像,应该非常明确地界定并区分开传统摄影与当代影像。
正像面对当下的中国艺术现状,需要清晰的理论逻辑进行阐释,最后给以历史化的书写一样,当代发生的影像艺术也需要这样的清晰理论逻辑。首先要确立的是当代的影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摄影。传统摄影是以真实再现客观世界为基础的,而当代的影像艺术则突破了这一藩篱,跨入到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转换时发生的观念表达领地中。现代主义艺术的经典解释是走向媒介化,即绘画追求媒介自身的平面化特质,雕塑追求三维的结构化特质,建筑追求功能的空间化特质。一言以蔽之,“形式自律”成为现代主义艺术的主旨。而随着“当代艺术”作为概念被凸现出来之后,何谓“当代艺术”便争论不休。讨论者各有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争论并没有结束,而且似乎没有得出一致的意见来。这当然是源自不同论说者的知识立场不同而使然,并不需要苛求每个论说者都持有一致的看法。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当代艺术”有着特殊的指向性,否则不会引起激烈讨论和争相以“当代艺术”为名号。在此,“当代艺术”指的是具有鲜明观念性倾向的艺术,这一概念不会因为它与今天的时间性有关,而丧失了它所指向的观念性和主体性。正因为如此,“当代影像”才确立了它与“当代艺术”同体存在的合法性和意义所在,否则以影像的形式而言就难以与传统的摄影区别开,就难以确立当代影像的历史地位和学术意义。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2008年中国的当代影像,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的影像作品或摄影作品是不具备这类观念指向性的当代影像的特质的。对于当代影像的识别,如同对于当代艺术的识别一样,是与文本阅读同步进行的,这也是当今的艺术发展与存在方式的特征之一。没有文本的阐释与理论建构,当代艺术的观念指向性就无以显明,也无法明确我们建构当代影像艺术的自觉行为。对于当下的艺术判断,一定是来自于研究者与批评者的理论话语建构,而不是直观的观看和阅读;是来自于一种文化自觉性的逻辑思考,而不是习惯性的被动接受旧有模式,将各种影像作品混杂在一起不符合批评视角。因此,看2008年的中国当代影像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原则:要看到变化中的中国影像是与中国的当代艺术相关,要看到2008年的当代影像是中国一段时期的艺术追求观念性的延续,是凸现影像的实验性的一种努力,具有了在变化中求自我意识显现的前卫性和自觉性。
因此,在回顾2008年的中国当代影像,就应当看到艺术家首先是对艺术观念的认定和判断,然后才去有选择地创作品,影像是手段,不是目的。渠岩的《权力空间》、《生命空间》系列首先确定的是作者对中国的现实判断和敏感,在这些空间中发现中国的社会存在关系,但作者不是为了记录这些空间的曾经样子,而是将它们作为类型学的范本,揭示出一段时期内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和构成元素,在这些平静无语的影像背后是作者的艺术观念表达的介入。黄庆军、马宏杰的“家当”系列是从另一个观念角度去捕获中国社会家庭的生活元素,很自然地将影像特有的摆拍方式放到生活中,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普通百姓家庭的结构和生活含义,把中国现实变与不变的矛盾揭示得淋漓尽致。贾有光拍的“人造风景”,是中国现代工业需要的煤炭资源,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似乎是美丽的风景,但社会化的内涵和自然的消耗不言而喻。
姚璐的《中国山水》选取中国当下习以为常的建筑土堆,转换为一种青绿山水图像,巧妙地将历史与当下结合起来,赋予现实的语境以一种理想的乌托邦色彩。杨咏梁也是利用了城市的高楼、建设工地、脚手架等元素组合成中国传统山水画,寄予了单调、冷漠的城市建筑一种幻觉感。这是艺术家以一种重新认识现实的新观念去重造现实图景的尝试;渠岩是从类型学角度发掘内蕴的意义,利用摄影最能还原真实性视觉的特点来强化图像语言背后的所指;姚璐、杨咏梁都是力求利用摄影的手段,改造现实空间下的图景,而且又都利用了数字化技术。
寻找影像的实验性观念语言,也是2008年一部分艺术家的追求。王川的“燕京八景”系列,一是探讨图像元素的数字化结构;二是探讨如何让无表情美学显现已经消失的中国历史景观。许昌昌的枪孔系列新作则实验性地对图像含蕴的视觉暴力加以解构和隐喻化,从而说明艺术家对影像语言驾驭的主动性。作为潮流,如何对图像世界的逻辑和权力进行对话和颠覆,成为国际影像语言的一个重要现象。如美国的理查德·普林斯的广告图像翻拍,已经成为国际上炙手可热的观念艺术,显示出其自由的艺术意识和对当下图像霸权的嘲讽。
当代影像艺术的表达是完全与传统摄影拉开距离的,其接受理论、创作理论与批评究竟如何展开,正是今后需要做的。
二、 数字化手段成为趋势
在这一年里,数字化用于影像艺术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成为艺术家创造作品的有力工具,既丰富了一般摄影的局限性,同业借此更加积极地实现艺术家的观念意图,反过来又改变着中国当代影像的面貌。缪晓春的“重访艺术史”就是全面应用数字化技术,探索艺术史构成模式的一种尝试;而他在2008年创作的“坐井观天”又将静态的数字化技术升级到动态的动画影响创作中,不乏新的创意,彩绘、线条、建模、虚拟、合成等等融为一体,用数字元素创造新的视觉方式,扩大着影像表现领域。张小涛也利用数字化技术创作了《迷雾》动漫影像,作品延续了他一贯的艺术观念,将平面绘画对现代工业中国的变迁史的表达转化为三维动态的历史仿真,虚构了大跨度的历史重合和现实分裂。马永峰的“围棋”作品用虚拟的空间不断变幻围棋的运动,显示着围棋具有的神奇智慧,镜头透露出一种纯粹静穆的意境。这些像作品即意味着三维动漫数字化是影像艺术创作的下一个焦点。
在静态的数字化创作方面,迟鹏、刘韧、陈卓、黄可一、沈阳等年轻艺术家进行了有益的实验和探索。
三、 摆拍与观念有关
摆拍虽然从摄影发明以来一直就是画家、艺术家应用的方法之一,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广泛和自觉,摆拍造成了摄影本质的真实性的瓦解,但它恰恰被当代艺术家发现是可以自由传达观念的一种利器,可以很好地实现艺术家的创作构想,搭建想象的世界。但摆拍用不好,就成了孤立的摆设,不能清晰地表达意义。在这一点上,如何摆拍、如何让摆拍更便利地成为艺术观念表达的策略,就不得不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到方法上值得研究的问题。
对中国影响巨大的摆拍艺术家是加拿大的杰夫·沃尔,但他有艺术史专业学习的背景,就如同缪晓春也有美术史学习的背景一样,这成为他们思考影像艺术的一种知识基础和框架;否则他们创作摆拍观念艺术时就无从下手。摆拍既有来自现实的仿拟,也有历史的反思,更有艺术家深入的现实思考。这样才能让摆拍服从创作,不是简单地摆放几个道具就可以的。摆拍往往要做细致、体系的准备,将图像语言的表达能力充分展现出来,而不是仅仅做到图像的完美、精细、好看。故事性、历史性和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摆拍成功的前提。
2008年积极于摆设影像探索的有蔡卫东、芦晓川、邱震、关矢等。蔡卫东受英国艺术家英卡·索尼巴尔(Yinka Shonibare)影响,他试图去探访图像的构成秘密;芦晓川是利用骷髅去寻访飘摇不定、即将消失的中国乡村文明;邱震用“新娘”和“我”做道具,去探险自我在城市化中的流浪和不定;关矢则是利用中国不断建设拆除掉的旧门窗,搭建了一个舞台一样的空间,然后去锯掉一根房梁,视觉地象征了当前的中国历史转型。由此可知摆拍与观念的关系,摄影、摄像只是中间的一个工具,而不是唯美的目的。
四、 行为艺术摄影有弱化之虞
中国的当代影像艺术之所以异军突起,不能不说是有赖于1990年代的行为艺术表演的纪录。这正是当代影像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它不是为了摄影,而被拍摄纪录的行为表演也不是为了镜头前的摆拍,而是本身具有现场性、直接性和体验性的艺术过程。只是由于行为艺术具有时间的瞬间性,才借助于摄影、录像将行为纪录下来。这样,被纪录下来的行为艺术,由于其背后的行为特殊性才引起观看者对行为图像的深度解读和语境还原。也就是说,先有行为艺术的观念性和直接性,然后才是行为艺术影像的存在。
而2008年,由于中国的艺术环境的变化,行为艺术倒不是特别突出,有力度、有冲击的行为表演反而被现场表演的观赏性所代替。这既需要反思行为艺术本身,也要反思当代艺术本身,才能不会让行为影像这一最具特殊性的类型减弱或消失。行为艺术作为强烈表达个人心理与体验的一种方式,对艺术家的自我反思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其直觉性、方法论和挑战意味都是决定行为艺术是否成立的要素。反观这类影像,不是新人辈出,而又冷落之感。只有几个人还在表达一下,如李炜的倒悬行为,在2008年还是不断出现于国内外的各种展览上,成为开幕仪式的一部分;何云昌也有几个行为表演,但影像作品还没有广泛流传;刘瑾以天使的形象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望京建筑工地、高层公寓等地点进行了行为表演,完成的作品延续了他一贯的浪漫之旅和现实疏离感。
五、 无表情美学影像期待发展
如果说与传统摄影最有相似性的一类当代影像,就是无表情美学摄影(Deadpan Aesthetic Photography)。但是它建立的基础和确立的创作原则完全不同于原有的摄影概念和原则。无表情美学影像有“德国流派”之称,源自贝歇尔夫妇的持续几十年的类型学研究项目,影响了几代艺术家的创作倾向。如他们的学生古斯基、托马斯·鲁夫、托马斯·斯图鲁斯等,都是当代国际上重要的无表情美学影像的代表人物,他们采用大机器、大画幅来创作作品,在每次创作前都要进行系统的案头研究、要走访很多地方,寻找那些具有社会性、历史性、自然环境特殊性的景观进行拍摄。虽然不在他们的画面上加上艺术家的主观介入,但其中系统而充分的研究工作和大画面场景的选择却决定了这些作品具有特殊的意义,特别是将影像最具有的强大再现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突出了影像作为技术革命的产物的品质和价值。
中国目前从事这类大画幅的无表情美学影像创作的艺术家尚不很多,原因与对它的认识有关,也与对当代影像的本质认同有关。特别是它容易和传统摄影相混,就使得一些影像艺术家回避这类无表情的平铺直叙,而直接以观念介入图像来创作。但是,它因为在中国语境中缺乏,所以显得更加需要艺术家对这一类作品关注,因为最能反应、再现当下中国巨变的艺术手段,非影像莫属,但作为当代艺术的影像也不能完全等同于纪实新闻摄影,虽然后者作为另一类别的创作有大力提倡的必要,但本文先呼吁的是作为观念的无表情美学摄影,当然这两者在某些情况下有归并的可能。
缪晓春曾创作过这类作品,但现在他主要转向数字化图像的探索中;徐震拍过题为问号的“???”上海图景;北京的于洋创作了“北京新山水匡庐图”纪录了中央电视台新建筑的巨大工地,尚未完成的场面历历在目,前景中的巨大建筑扑面而来,晴朗的天空远远而去,作者虽然没有讲述任何的观念介入,但开阔场景的凸现和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都构成了作品的上下文,使人不得不对作品进行连续的阅读和中国现代性对应。但这类作品需要连续地、系统地去表达,而不是孤立的单一作品。正因为如此,我们期待更多的无表情美学影像作品问世。
六、 社会反应姗姗来迟
在2008年有关影像艺术的展览一下密集起来,个展、群展接连不断,在北京各个艺术区,影像展览都是颇为吸引眼球的活动。艺术北京2008还特别举办了“影像北京”专场,并计划举办专门的影像博览会。各种艺术媒体、报刊、网络也都相继介绍、报道影像作品、展览和艺术家群体,有访谈、有批评、有理论研究。过去的若干摄影杂志业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当代影像,但还不是足够的介绍,也说明着在如何看待这类以摄影为媒介的作品存在不同的认识差异和意见。收藏影像作品的国内藏家也开始多起来,但主要的藏家、购买者还是来自海外,因为海外对这类艺术的收藏和研究已经有了相当一段时间,已经肯定了这类艺术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才有众多海外藏家与机构对中国当代的影像艺术产生巨大兴趣,才不辞辛苦、不远万里,来中国参观展览、参观艺术家工作室、与艺术家交流,希望深入地了解中国、了解这些中国的当代影像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因为影像由摄影演化出来,还不是完全独立的艺术门类,仅仅是作为当代艺术表达观念的一个分支,但与整体的摄影历史还是有关联性,甚至不妨纳入到摄影这个大范畴中进行当代影像的创作和研究,但一定是要独立的态度、整体的艺术观来对待中国眼下发生的这些变化。现在的社会既已开始当代影像的认同和接受,但也需要过程,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批评,使之充分地成为中国艺术版图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在学术、大众、机构的视野之外。
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傅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