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拳进于道

2009-03-11 10:10严天放
少林与太极 2009年1期
关键词:禅宗经络道家

严天放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认为,任何技艺只有由术上升于道才能达到最高境界。什么是道?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始祖认为道是还未分化的混沌之物,天地万物由道而生,所以道的境界是天地、生死、人我、胜负等二元对立的、二者区分还未产生的混一之物。随着道教的产生,丹道、经络及五行八卦等理论的盛行,不少人将丹道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与经络、五行八卦作为道来追求,逐渐淡忘了道家始祖所论之道,以致不少武术家也将丹道、经络、五行等作为武道的目标来追求,认为拳进于道就是在武道的修习中追求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继而追求气通经络,讲究五行八卦等。佛教传入中国后汲取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特别是汲取了道家哲学思想的精髓,创造出最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禅宗虽然是佛教的一个支派,但却蕴涵了佛家与道家始祖思想的精髓。

禅宗在中国的唐宋两代十分兴盛,以后就逐渐衰落了。由于近百年来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真正的禅宗在中国大地上消失怠尽(当今在中国流行的佛教主要是净土宗与密宗),这就导致近代的中国武术家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大多局限于老庄、佛学、气、经络、五行、八卦的范畴,而真正了解禅宗哲学思想的人并不多。

修炼禅宗的目的是要让人从各种名利、得失、恩怨、胜负、生死等二元思维的牢笼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自由和快乐。

17世纪时日本的泽庵禅师和剑术家柳生宗矩等人将禅宗哲学应用于剑术创建了武道哲学,其代表作是《不动智神妙录》、《太阿记》、《兵法家传书》与《猫之妙术》等。

武道哲学的基本思想是高境界的武者必须能跳出敌我、胜负、强弱、生死等二元对立思维的束缚,也就是说要修炼到无敌我、无胜负、无强弱、无生死等二元对立思想的境界。因为只有能够超越胜负、强弱、生死等二元对立思维后,心灵才能获得自由。心灵超越二元对立思维得到自由后,肢体才能得到解放,从而能自然地发挥出应有的武功技能,试想一个受制于敌我、胜负、生死等二元对立思维束缚的人,面对对手时不但精神会紧张,肢体也会紧张,严重的甚至连手脚也不听指挥,其结局只能是失败。

武道哲学认为要达到超越敌我、胜负等二元思维最根本的一个条件就是要修炼到无我,因为我不存在了,彼当然也就不存在了,从而敌我、胜负、强弱、生死等二元对立思维也就不存在了。这样人的心灵和肢体就会得到解放,得到自由,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武技潜能战胜对方。所谓无我是指自我存在的意识消失了,这需要认真地进行心灵修炼才能达到。

自我存在的意识从幼儿时代就开始产生,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我意识也在逐步加强。为了生存竞争,人进入社会后,自我意识就会进一步提高,所以成年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清晰的自我存在的意识。既然每一个人都有自我存在的意识,而武道却要求无我(消灭自我存在的意识),那么,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根本做不到的。所以,只有少数以身心修炼为目的并追求术进于道的人,经过长期的心灵修炼才能达到无我的武道境界。但是,对于大多数习武的人来说,知道有武道的境界存在,他就有可能不再满足做一个只懂拳脚功夫的武夫,就会产生追求更高境界武术的愿望。

武道是中国原始道家与禅宗哲学思想应用于武术的产物,虽然武道哲学是17世纪的日本人所创立,但它的根却在中国。所以,我们不应该以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去排斥它,而是应该将它拿过来学习借鉴,进而发展我们自己的武道哲学。

总而言之,对于修炼武道来说,拳脚功夫虽然还要继续练习,但已经降到次要的地位,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心灵的修炼。金庸先生在给吴公藻的《太极拳讲义》写的《跋》中说:“太极拳练的主要不是拳脚功夫,而是头脑中、心灵中的功夫。如果说‘以智胜力,恐怕还是说得浅了,最高境界的太极拳,甚至不求发展头脑中的‘智,而是修养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境界,不是‘以柔克刚,而是根本不求‘克。头脑中时时存着一个‘克制对手的念头,恐怕练不到太极拳的上乘境界,甚至于存在着一个练到上乘境界的念头去练拳,也不能达到这种境界吧。”金庸先生虽然不是武术家,但由于他有很高的传统哲学修养,他能从哲学的高度领会武术的最高境界——武道,虽然他的话是针对太极拳说的,但他的话对于我们理解什么是武道也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一说起武术的真功夫,人们想到的就是体育竞技、擂台竞技和搏击,而武道的境界是无敌我、无胜负,所以武术上升为武道后就成为一种修炼身心的工具,它已经走出了体育和竞技的范畴,成为一种具有丰富中国文化内涵的中国身心修炼术,虽然其仍具有极大的技击功能,但技击对于武道来说已降低到次要的地位。

猜你喜欢
禅宗经络道家
身体出现这5个现象 说明体内的经络不通
灵 山
落叶禅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佛教禅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十九)
日本茶道与原研哉的设计理念
《易经》养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