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畅
关键词史料分析,单项选择题,台湾指考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9—0039—05
纵观近十年的高考试卷,专项考察“历史研究方法”的选择题几乎为空白。《考试大纲》对研究方法的表述为“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实为对一般学科共性研究方法的表述,大而无当,没有与历史学科特点结合,客观上也导致了该部分命题成为薄弱环节。
究其原因,恐怕与历史测量界乃至教学领域某些认识误区有关。在与中学接触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很多教师认为“研究方法”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自然获得的,不需要像传授知识一样单独传授。这其实是高估了学生的能力水平,历史学科虽属人文科学,但具有极强的综合性,这是一般的人文科学所不具备的。
如果我们将各学科按照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者像一条轴线展开,社会科学居间,三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纯人文科学以“人”为研究对象,如语言、文学、绘画、音乐等,研究方法比较含混,比较抽象,是与人的个体紧密相连的,如直觉方法、体验方法等。这些方法带有明显的个体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相当程度上,依靠的是个人的天赋与悟性。绘画大师与音乐大师的灵感、顿悟是与生俱来的,方法与内容是融为一体的。因此学习者通过学习、模仿、实践可自然而然获得其方法内涵。
自然科学一般以“物”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等学科,研究方法非常明确,如实验方法、逻辑方法、归纳方法等。方法与学科内容有一定的距离,不可能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自然获取。研究者必须对研究方法进行专门的学习。众所周知,自然科学基础的研究方法是数学方法。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毫无疑问,数学是需要单独学习的。
历史是综合性学科,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研究方法比较复杂、多样,既有自然科学常用的理性方法,也有人文科学常用的感性方法。需要像对待数学一样单独对历史研究方法进行学习。否则,新课程“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理念就会落空。
与其他三个考核目标相比,台湾“指考”单项选择题对“研究方法”的命题也比较单薄,自2002年以来只有7道试题。但试题考核目标指向明确,题目质量较高,故择其要进行分析(其中3-2指标题目与我们部分主观题相似,不再论述)。
例12002年第13题(P=0.55,D=0.56)测量目标3—3
老师介绍下边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艺术,内容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并要同学讨论其可能的时代。请问:何人的说法较为正确?
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应当是商代的作品
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有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
c、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
D、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答案:D
本题为图表题,难度为0.55、鉴别度为0.56,是品质非常好的试题,对各层次考生均有良好的区分效果(答对率曲线图)。高分组有82%考生选择了正确选项D,低分组考生只有26%选择了正确选项,A、B、c三个干扰项均起到了迷惑作用,特别是选项A,对高低分组考生起到了明显的区分作用(高低分组选项分析图)。
就试题设计而言,本题充分发挥图表题的优势。题目呈现甲骨文的书法艺术,而后提示考生书法内容为“词”。进而说明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使考生明白“词”为文学体裁。以书法作品将甲骨文与宋词连接起来,让考生找出其中的逻辑联系,很有创意。
本题需要考生对“甲骨文”及“隶书”的字形特征、“词”文学形式有所了解,体现出历史学与文学、艺术的紧密联系。需要提及的是,考生一般对该甲骨文作品本身内容并不了解,但不影响考生作答。同时,考生应对“甲骨文”“隶书”“纸”“词”出现的历史年代,有比较清楚的认识。特别是对19世纪末以来,我国学者对“甲骨文”发现、挖掘、研究、整理的历史过程有所了解,所需均为基本知识。
题干引入教师提问的情景,设问亲切自然。四个选项均为判断句式,结论在先,理由在后。每句句意明了,自圆其说,如无正确认识,考生很难从句意进行排除。可以看到,命题者在设置三个错误选项过程中,针对考生可能存在的知识缺陷设计,每个错误选项也都有其合理成分。选项设计的“饱满”是该题成功的关键。
为体会此题命题意图及选项设计,我们不妨将2007年某省高考类似题目加以比较,可得到更为清晰地认识。
下图是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座墓葬中出土的丝织品,上面用当时通行的字体抄写了一部典籍,它应该抄写于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答案:B
两者相比,我们的这道高考题只局限于“隶书”为秦汉时期主要流通字体一个考点,是否和例1在命题设计上有些差距呢?
例22002年第34题(P=0.45,D=0.57)测量目标3-3
殷墟遗址中出土了一些象、貘、水牛等遗骨;甲骨文中有不少如“今月其雨,获象”之类关于象的记载;吕氏春秋有“商人服象”的话,说明商人能够驯服象。此外,考古学者也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碳化的竹竿。这些资料最能说明什么?
A、公元前三千年至一千年的华北气候较今日暖和
B、象在商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食物来源。也是交通工具
c、商代以象作为图腾,说明商人起源於南方
D、古代中原地区物产丰富,动植物品种繁多,且延续至今
答案:A
从数据分析,该题属于中等难度题目,难度值为0.45。区分效果明显,鉴别度达到0.57,且对各层次考生均有良好区分(答对率曲线图)。有74%的高分组考生选择了正确选项,而只有17%的低分组考生选择正确,各迷惑选项均发挥了良好的区分功能(高、低分组选项分析图)。
从题目设计分析,该题属于历史与地理学科自然结合的命题,结合紧密自然,不留痕迹。题干提到象、貘、水牛等动物以及竹均为生长在热带及副热带气候地区的物种,属于地理学知识。殷墟遗址,为商代后期(前1300—前1046年)的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是我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一个都城。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的城子崖,故此得名,属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龙山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河南地区龙山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800——前2300年,属于父系氏族公社制时期。这些属于历史知识。两者结合可知,华北地区(河南)在古代既然存在热带及副热带物种,而这一现象在河南已不复存在,可得出古代华
北气候较今日暖和的推断。
B项错误在于过度阐释,违反一份证据得出一份结论的基本史学原则。“象是食物来源,也是交通工具”的结论不能通过题干证实。C项错误在于元中生有,历史学者一般认为商人图腾有玄鸟、饕餮等,且有切实证据。题干所提供的现象与商人图腾没有联系。D项错误在于与现今事实不符,现在这些地区气候使动植物物种发生了明显变化。
该题B、c干扰项对低分组考生有较高的干扰作用,究其原因在于,这两个选项更接近历史试题答案,A选项更接近地理试题答案的缘故。低分组考生在难以判定选项时,一般会从选项形式上进行选择。这也是命题者应熟知的规律。
例32004年第18题(P=0.59,D=0.28)测量目标3-3
根据记载:公元四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将罗马城赠予当地主教,史称“君士坦丁的奉献”,并有文件传世。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学者瓦拉(L.Valla)却证明这份文件是后人伪造。瓦拉最可能用来证明其观点的方法是:
A、比对语法B、访问耆老
C、化验墨水D、检查纸张
答案:A
这道题很有意思,将历史与古文献学、化学联系到了一起,会使考生体会到历史与其他学科内在的紧密联系。旨在考查考生对初步史料考证方法的认识。
正如德国量子物理学家普朗克所讲,知识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人们由于自己的无知,由于自己认识能力的局限,所以将知识这一完整的链条人为地割裂了。随着科学的进步,随着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被人为割裂的知识的链条一定会重新连接在一起。历史学科的边界将越来越模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将越来越紧密。题目将一个历史事件设计为题干,将几个推论结果作为选项,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查找原因,设计精致。
数据反映,该题总体弃答率较高,接近于20%,三个迷惑项均产生较大影响(选项分析图)一些学生显然对该题不知如何判断,反映出考生对重大历史事件以外的时序概念比较模糊。
选项设计的思路实质是围绕考察“时序”概念展开的:
(B)项访问(耆老)当事人无疑是获取“一手史料”的重要途径,但文艺复兴时期与公元四世纪相差千年,当事人早已作古,显然是无效的方法。低层级考生一般只记忆了最基本的收集史料的方法,但对于时序缺乏认知会误选此项。
(c)“化验墨水”(D)“检查纸张”均为现代的化学方法,需要在化学科学发展到相当程度后方可实现。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科学技术革命,近代自然科学是在这场革命中诞生,17世纪末,波义耳(1627-1691)为代表的机械论化学家使化学成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18世纪后期,法国科学家拉瓦锡(1743—1794)为化学学科奠定了基础。故(c)(D)两个选项在时间逻辑上存在问题。当考生难以判断选项时,一般会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去推断,这两个选项迷惑性也在于此。
再有,该题“瓦拉最可能用来证明其观点的方法”设问方式独具匠心,既贴近考生的实际水平,也保证了试题的科学性。
例42008年第23题(P=0.39,D=0.24)测量目标3-1
上课时,老师希望同学对十九世纪英国怡和洋行淡水分行的历史做一小论文,要求同学自行搜集材料,以便阅读。有四位同学各自提出选择材料的构想。下列哪位同学的构想应最能掌握怡和洋行的历史?
A、甲生想以该洋行的档案为主要材料,因为这些档案最能说明当时公司的营运
B、乙生想利用该洋行职员的回忆录,因为这是当事人留下的一手报导,最可信
c、丙生想访谈淡水地区的耆老,因为这些人目睹洋行营运,所做的口述最翔实
D、丁生想以当时各种报章杂志为主要材料,藉以了解并掌握该公司的不同风貌
本题指向明确,旨在考察考生收集史料的基本方法及对史料性质的分析与运用。
题干设置了论文写作的情景,选项提供了四种不同的史料类型:原始档案,当事人回忆录,知情人口述材料,同时代文字旁证材料。选项依然采用因果句式,句式自身逻辑严整,使考生只能依托史学知识作答。
(A)项档案资料作为一手史料,能够提供历史较为客观的资料;(B)项当事人回忆录是直接史料,但常因当事人主观立场、角度等原因而出现未必真实的纪录,需要考订或综合其他相关资料才能确定;(c)项按照时间推断,能够访谈到怡和洋行营运的老人已经非常困难了,再者口述历史与当事人回忆录史料性质近似,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对当事人信用、能力、记载的真实程度进行考量;(D)项可从多元角度丰富对怡和洋行的了解,但十九世纪的台湾报章杂志稀少,恐难作为主要的研究资料。
从数据看,该题难度较大,但对最高分组考生(Pa组)有一定的选拔作用。D项对考生的迷惑性最大,多数考生只从史料性质入手,但没有考虑到史料(十九世纪台湾地区报章杂志)收集的可行性。可想而知,该题对以后考生会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通过以上四个例题我们不难发现:台湾“指考”考查“研究方法”目标的单项选择题,指向明确。不是通过间接的史料分析或史实判断来考查,而是直奔主题,直接考查。将“研究方法”看作为程序性知识,单独命题,重视程度比我们高。
在史学界,史学方法是一门真实的、独立的学问,是史学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应运而生的。马执斌先生曾谈到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对当代史学方法的吸纳,余同元先生也曾谈到史学方法革新与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关系,很多教师都在探讨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史学方法。但史学方法始终没有作为独立的程序性知识教给学生。对高中教学而言,基本史学研究方法是“渗透”还是“直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目前,我们的《考试大纲》没有对“研究方法”做出要求,如果直接命题有超纲之嫌。但作为学术探讨,笔者的观点是:将“研究方法”作为考查目标与历史课程的性质与修习历史课程的规律是相吻合的。有助于导向教师教会学生学,而非单纯的史实讲授;有助于导向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的形成,而非单纯的史实记忆;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而非单纯受教材的局限。
知晓台湾指考“研究方法”单选题命制的意义在于:知道别人在做什么,做到何种程度。潜台词是,认真研究,做好准备。一旦时机成熟,直接在他人的经验基础上,命制出高质量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