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翔翔 周百鸣
编者按:这是一篇知识性很强的文章,对教学很有用。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对教学帮助不大。解决的办法就是多阅读。这篇文章的视野开阔,论及地理大发现的方方面面,并提供了很多细节,运用于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并不枯燥,细节决定成败。如果你想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就应该多积累一些历史故事和历史细节。积累的途径就是多阅读并保存下来。本文共计2,7万字,分两期连载。
关键词新航路开辟,细节,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9-0005-08
“地理大发现”是英语(Great)Discovery或(Great)Discoveries的汉语意译。人们在使用时取不同的含义。当然,开始的年代——15世纪中后期,已基本取得共识。
狭义的“地理大发现”,指15世纪一16世纪的探险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往往称之为“新航路的开辟”。这种含义最初出现于15世纪下半叶。起初指葡萄牙人在非洲西海岸探险的成果;在哥伦布时代,意味着找到“已知存在的”土地(当时人们认为哥伦布到了“印度”)。很多史学著作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它。《新编不列颠百科全书》就把“发现的时代”定在15世纪中期到16世纪中期。由于葡萄牙和西班牙均处伊比利亚半岛,也有学者称它为“伊比利亚的扩张”或“欧洲(或西欧)扩张的伊比利亚阶段”。
它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1、新航路的开辟。一条是以葡萄牙为主发现的:绕过非洲南端,进入印度洋,来到东方。另一条是以西班牙为主发现的:横渡大西洋,绕过美洲南端,进入太平洋,再来到亚洲。2、新大陆的发现。这是开辟新航路时偶然的副产品。
较广义的“地理大发现”也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将外延扩展为15-17世纪,把大洋洲(当时称“澳大利亚”)的部分“发现”也包含在内。这种观点可以《辞海》为例。它往往被称为“大探险”或“大航海”,这个时代就叫“大探险时代”或“大航海时代”。
第二种是包括15-18世纪。它把狭义的地理大发现称为第一次地理大发现;而把17-18世纪的探险活动称为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后一次大发现主要是荷兰人塔斯曼,他受雇于俄罗斯的丹麦人白令,英国航海家库克等人在太平洋的航行和对大洋洲的“发现”,也被称为地理发现的“白银时代”。有的学者称它为“欧洲(或西欧)扩张的荷兰、法国、英国阶段”。它和“伊比利亚阶段”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欧洲(或西欧)的扩张”。也有人称它为“发现的时代”。这种观点可见L.s.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和G·巴勒克拉夫主编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精确到1497-1780年)。
最广义的地理大发现,还要加上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高潮(有些学者称它为“第三次地理大发现”),“发现”活动的主要对象是非洲内陆、亚洲腹地、大洋洲以及南北两极地区。
所以,相同的是,地理大发现就是指近代以来,西方人对我们所居住星球表面“未知”部分(包括海洋和陆地)的探求。不同的是,有的学者特指某一阶段,有的学者则泛指更长的阶段。因此,有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就避开了对“地理大发现”下限的表述。
什么是“发现”?15世纪中叶的一个人文主义者在写给葡萄牙亨利王子的信中通过比较做了揭示:“由于征服,亚历山大大帝走遍了整个世界,但他到达的地方和国家在他以前有许多人访问过了;而你的勇气已把你带到那些在你之前看来还没有人深入过的国家。”后者就叫做“发现”。
“发现新大陆”的概念容易使人误解。“发现”意味着找到某种新的、此前尚未为人所知的东西。但美洲人民在这以前早就在自己的土地上生存。一块早已存在的大陆被另一块大陆“发现”,这是多么的滑稽啊!因而,“发现”只是从欧洲人的角度的概括,并不科学,也得不到东方人心底里的认同。不过,话说回来了,尽管我们对此可以深入研究,但是,概念的使用有个约定俗成的问题,“地理大发现”的概念也就在这个层面上被学术界沿用下来。
本文主要从狭义的角度探讨地理大发现。
一、地理大发现的背景
在漫长的古代,我们生活的欧亚板块是由相对隔绝的3个中心构成的。那就是东方的中国、南亚的印度和西方的地中海世界。地中海世界包括其南部的北非(主要是埃及)、东部的西亚和北部的欧洲,所以也被叫做“环地中海世界”。
将这3个相对隔绝的中心联系起来的主干道是“丝绸之路”。不过,这条路时通时断,依东西方两端和丝绸之路上的国际格局而定。
中国元朝(1271-1368年)时无疑是这条路的黄金时期之一。西端的东罗马帝国(395—1453年)还健在,而东端是极其强大的元帝国。元朝是中国北方民族统治者建立的君临全国的王朝,它直接控制了丝绸之路的东部。位于丝绸之路中间的是元帝国的同盟——三大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和伊利汗国),它们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大蒙古国的组成部分。元帝国对商业的重视也推动了丝绸之路的繁盛。“中世纪四大旅行家”马可·波罗、鄂多立克、伊本·白图泰和尼科洛·康蒂,除了尼科洛·康蒂,都出现于这时;除了伊本·白图泰,都是意大利人,这绝不是偶然的。
意大利由于地理上的优势,切切实实地得到了好处,成为西方最早崛起的地方。虽然丝绸之路不是意大利人开通的,但是历史应验了时下的那句话:“要想富,先修路。”因为道路畅通,渐渐地,意大利的市场越来越繁荣,佛罗伦萨圣玛利亚大街的集市首屈一指;资本主义稀稀疏疏地萌芽了。据说,最早的银行也在意大利出现。诞生中的银行家在“柜台”(被称作工作台,意大利语banchi,英语bench)上处理借贷业务,后来,人们把ch念成[k],把e[e]念成a[毋],由于西语是拼音文字,bench就演变成了bank(银行)。佛罗伦萨美迪奇家族是当时著名的银行家。
文艺复兴也最早在意大利萌发,而且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涉及的领域广泛,成就也最辉煌。
15世纪以后,西欧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货币逐渐成为普遍的支付手段。包括土地贵族和商人在内的社会各界大多充满了对贵金属和东方商品的渴望。《马可·波罗行记》对东方黄金遍地、香料满野的描绘使很多西方人神往,与东方进行香料贸易成为极其诱人的事业。丝绸之路,至少是丝绸之路的西段越来越活跃。
正在这时,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帝国兴起,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以信仰基督教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命名,别称“新罗马”),灭亡了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并迁都于此,改名伊斯坦布尔(土耳其语意为“伊斯兰城市”)。后来又在1517年攻占开罗,1529年征服维也纳,终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国。土耳其的扩张,加上1480年钦察汗国的崩
溃,使西欧各国通过地中海到东方去的传统商路被彻底阻隔了。
时不利兮,奈若何?近代西方最早崛起的意大利就此过早地凋零了。“下岗”的水手、商人从地中海畔来到大西洋之滨,在两个“牙”——葡萄牙和西班牙,实现“再就业”。Portugal和Es-pana(英语Spain)都不是-ia结尾,然而世界上就这么两个国名在中文中,结尾都音译为“牙”,神妙地揭示了它们像欧洲突出在大西洋上的两颗门牙。
要重操旧业就到“两颗牙”去,这是当时流行的观念。后来,在航海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哥伦布、亚美利哥、乔瓦尼·达·韦拉扎诺和卡博特父子都是意大利人就是明证。
形势的变化迫使欧洲人寻找通往东方的其他道路。老的陆路走不通了,所以,就寻找海路(航路),对当时人来说,海路是新的,故称“新航路”。从概念的角度,我们也能看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与此同时,指南针、观象仪和分度器等运用于航海事业,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高也为出海远航创造了条件。罗盘(由有方位刻度的圆盘和中间装置一根可以水平转动的指南针构成)和舵都由中国人发明和最早使用,但在什么时候、通过何种途径传人欧洲,学术界还没有搞清楚。反正这时它们都找到了用武之地。
学术界往往忽略了葡萄牙统治者和广大航海家的努力。其实这对于地理大发现来说,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葡萄牙1143年成为独立王国。它东、北连接比它远为强大的西班牙,西、南濒临大西洋。困于伊比利亚半岛一角的它,要么不动,要动的唯一渠道只在大西洋上。
葡萄牙人从‘15世纪初就开始沿着非洲西岸南下,1415年占领休达。尤其在“航海王子”亨利(1394-1460年)的主持下,他们越走越远。1416年亨利王子装备了第一支海洋探险队。1418-1420年间他们来到马德拉群岛,1432年占领亚述尔群岛(因该群岛海鹰甚多,常借以指引航路,故名Agores),1445年占领佛得角群岛。1460年亨利王子去世,但葡萄牙的远航事业并没有中止。1470年代他们抵达加纳,1480年代来到刚果和安哥拉。
现在非洲西部沿海的大量国名还反映了葡萄牙人当初的足迹,例如:
几内亚。1440年,登陆的葡萄牙人将塞内加尔至加纳一带地区称为“黑人国”(Guinea,音译“几内亚”)。
科特迪瓦。1447年,葡萄牙人看到沿岸象牙贸易兴盛,就取名“象牙海岸”,1960年该地独立后用作正式国名,但在各种语言中均被意译(如英语写作Ivory Coast),这样就造成国名排列位置无法固定,后来征得联合国同意,规定统一按法语读音音译(CSted'Ivoire),即:科特迪瓦。
塞拉利昂。1462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德·辛特拉的船队航行至此,风云突变,雷电交加,山谷隆隆作响宛如雄狮咆哮,沿岸矗立的座座山峰也状若雄踞的狮子,于是这里就被命名为SerradeLeao(狮子山),后转音为SierraLeone(塞拉利昂)。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1470年底,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埃斯科巴尔等人来到西非几内亚湾东南部,取名绿岛,后改以圣徒的名字命名为“圣多美”。次年初,他们又来到圣安东尼奥岛,后来葡萄牙国王将岛上财产赠与王太子,就改名为普林西比岛(1lhaPrincipe,太子岛)。
加纳。以象征西非古代文明的加纳(Ghana,意为加人的地方)作国名(加人现已是少数民族),是独立后的改名,长期来的名称不是这样。1471年葡萄牙人发现这里黄金矿藏丰富,称为“矿藏”(Mina),把沿岸称为“黄金海岸”。黄金海岸在历史上可是大名鼎鼎。
喀麦隆。1472年,费尔南多·波来到武里河口,在河口撒网寻找食物,捕到很多虾,高兴地大叫:camarSes(虾)!此地从此被称为Cameroon。
冈比亚。15世纪葡萄牙人到此,听到土著人称当地为Ba-Dimma(河),遂转讹成Gambia。
上沃尔特。因地处沃尔特河上游而得名。16世纪一支葡萄牙远征队经大河安然归来,就把那条河称作Rio de Volta,音译“沃尔特河”,意即“归来河”。
在亨利王子举办的航海学校里,聚集了从地中海各地来的地理学家、天文学家、制图员、数学家、航海家、造船工程师以及译介、研究各民族有关著作的学者,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航海专业人才。
虽然那时的远航,路途并不算太远,而且绝对可以肯定:往非洲的航行都与到亚洲去没有关系。亨利王子的厚望只是:“发现加那利群岛和博哈多尔角后面的未知世界;同生活在那个未知世界的所有基督徒进行贸易来往;了解穆罕默德(穆斯林)控制地区的范围,寻找一位能够帮助他同异教徒战斗的基督教国王;宣传和扩展基督教信仰……投身于伟大、神圣的征服和对人们未知晓的事情的探寻,寻找几内亚。”注意:没有提东方的香料,更没有涉及往东方去的航道。
但是,这些活动毕竟给后来的开辟新航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包括人员准备、技术条件、社会精神风貌等等。
二、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到达东方
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人提出了地圆说。大地理学家托勒密即主张这一说,他的著作《地理学》在15世纪时被译成拉丁文,造成一定的影响。文艺复兴时西方的知识分子越来越相信地圆说。但是,无论如何这还是未经证实的,普通民众在潜意识中大抵还是想到的“方”(“天圆地方”)。尤其是广大航海家,他们并不特别关注地“圆”还是地“方”,作为实践者,他们更多的是按照常规思维去活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往东方去,总的来说,有一条陆上主干道(丝绸之路);但是,还应该有海路,理论上有两条:
一条往北走,沿着欧洲西海岸,进入北冰洋,再往东方去。按照现在的观念,地球是椭圆形的,所以,越往北走,往东方去的路就应该越短。事实上,后来的西北欧强国荷兰、法国和英国,都曾经试图寻找从北面通往亚洲的航道。最突出的事件是,1553年休·威洛比爵士率领3艘帆船取道东北航路前往中国。其中两艘在他自己的指挥下抵达巴伦支海,船被冻牢在那里,人员无一幸存。他们的遗体在次年夏天被俄罗斯渔民发现。另一艘失散的船驶抵了白海的德维纳河河口,船员们在冬季坐上马拉雪橇,来到莫斯科,了解到沙皇伊凡四世(1533-1584在位)的财富和权势。1555年,英国据此创办了莫斯科公司。但是,这些事件都向人们敲响了警钟:此路不通!1632年后,寻找北路航道的活动彻底知难而停了。
另一条是往南走,紧贴非洲西海岸,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此去东方应不远。寻找这一条海路,葡萄牙做出了杰出贡献。
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Jollo Ⅱ,1481-1495在位)为了继承先辈的探险事业,同时也为了同传说中的东方基督教君主普雷斯特·约翰(祭司王)结成同盟,共同反抗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帝
国,制定了庞大的探险计划,准备从陆、海两路开辟到东方的新通道。陆路探险由军人佩罗·达·科维利亚(约1450-约1540)领导,可见葡萄牙统治者还没有完全把希望寄托在海路上。科维利亚是一位卓越的语言学家,能说阿拉伯语。他于1487年出发,沿着传统的商路,经意大利和埃及,行进到亚丁,在那里乘坐一条阿拉伯单桅帆船,于1488年来到卡利库特,探测了印度西海岸,接着乘坐另一艘阿拉伯船返回东非,可能到过莫桑比克沿海的索法拉,再回开罗。由于没能找到约翰王,惧怕惩罚,大约于1490年在今埃塞俄比亚结束全部行程,并终老于此。他在途中寄回国内的报告使葡萄牙人大长了世界地理学知识,对后来的东印度航海具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海路探险由巴托罗缪·迪亚士(约1450-1500年)承担。学术界往往将迪亚士的远航作为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正式开始。1487年8月,他率领3艘轻便帆船(其中一艘是补给船)出航,途中遭暴风雨袭击被吹往南方。1488年1月到达了非洲最南端。此处风高浪急,他们发现一个新的大洋横在眼前,就取名“风暴角”。不过,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含义。葡萄牙国王却欣慰地感受到,既然新的大洋出现在眼前,那么,从此前往印度就成功在望了,因此改名“好望角”。
1497年7月8日,另一位葡萄牙人瓦斯科·达·伽马(约1460-1524年)率船队从里斯本出航,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北上,抵达东非的马林迪港。他们雇佣了阿拉伯著名领航员艾哈迈德·伊本·马继德,循着阿拉伯和中国海员所熟悉的航行方向横渡印度洋,走了最近的路,于1498年5月20日顺利到达印度西南海岸的卡利库特,并在此立石柱纪念。
葡萄牙人走通了往东到东方去的海路。可是领航员伊本·马继德却为此付出了代价。他的行为被同胞抨击为引狼入室,他成了民族败类,他本人对此也追悔莫及。但是,在当时,寻找新航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即使没有他,欧洲人也已经进入了印度洋。不过,伊本·马继德踏上达·迦马的船板,确实成了一个标志:阿拉伯人在印度洋上的辉煌时代终结了。
达·伽马于1499年返回本国时,带回了大量东方货物,其价值约等于远航费用的60倍,国王为他举行了空前盛大的欢迎仪式。从此葡萄牙海船经常航行于印度,并从印度带回香料、丝绸与珠宝等物。1510年,葡萄牙以印度西海岸的果阿为根据地,进而侵占印度东海岸及锡兰岛(今改名斯里兰卡)。次年又占领了马来半岛西南岸的满刺甲(明朝的藩属国,今作马六甲),并在此设总督,掌握了东西方的贸易。接着,占领被称为“香料群岛”的摩鹿加群岛(今马鲁古群岛)。
有人把葡萄牙远航成功的原因归结为4个G:
GOLD——上贸易可以带来巨大的财富——黄金、香料、象牙与奴隶,哥伦布说:“我只关心哪里有黄金”;
GOD——航海冒险的意义在于将异教世界的财富运回基督教家乡,并把基督教送到异教世界,一些学者在研究地理大发现的原因时就特别强调基督教的扩张性;
GLORY
求荣耀的骑士精神,将他们的宗教狂热与世俗精神结合起来,鼓励开拓、进取精神和对现实美好生活的追求;
GUN——洋枪洋炮,三桅三角帆远洋快船成为“活动炮台”,它可以在200码之外击毁各个方向的敌船。
葡萄牙人为了纪念祖先的荣耀,在“航海王子”亨利逝世500周年的1960年,在里斯本的特茹河边建起了雄伟庄严的“海外大发现纪念碑”,造型神似一艘拉满风帆的船,碑上两组栩栩如生的巨大塑像,代表当年从这里起航前往世界各地的探险家,船头站立的是亨利王子。碑下用彩色大理石拼成一幅巨型世界地图,在所有葡萄牙航海家到达的地方,都有一个帆船图案,旁边注明年月。在一块鸡形图案的下角,标示着“澳门,1510”。
意大利热那亚水手哥伦布(1451-1506年)长期过着航海生涯,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富有创见。据说他在《马可·波罗行记》上共作边注264处,计475行。他与一般航海家不同,在埋头苦干,增强实践技能的同时,还不断提高理论修养。他坚定地相信地圆说,难能可贵的是,并以此指导航海实践。这在当时确属凤毛麟角。学者们的结论是正确的:“海上探险所需的科学知识在学术界十分熟悉,但需要两个长长的世纪,通过适应、实验和传播,才使需要这一科学知识的人们恰当地掌握它的潜力。”在哥伦布身上,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历史的进步需要创新,其中的关键又在于观念的创新!
哥伦布的逻辑是这样的:
地是圆的。
既然地是圆的,所以,往东走,可以到东方(印度);往西走,也可以到东方。
哥伦布不是一个理论家,他不满足于理论上的探求。他是一个水手,他需要决定怎么走合算。换言之,他需要计算地球的周长。
但是,他算错了!他把地球算小了很多很多,这更坚定了他往西走到达东方的信念!这可是歪打正着。
哥伦布计算的依据有二:第一是马可·波罗对亚洲东西两端之间的距离及对日本与亚洲大陆之间距离的估计,这两个值都估计得过大,即把亚洲算大了;第二是托勒密对地球周长的估计,这个估计又过小,即把地球算小了。哥伦布选择这些不当数据的根本原因是,圣经中说海洋占地球表面的1/7,陆地占6/7。他是虔诚的基督徒,对此深信不疑。
把部分(亚洲)算大和把整体(地球)算小的结果,自然是错误的结论:向西航行是西欧到亚洲去的捷径。
假如哥伦布不坚信地圆说,他自然不会想到向西航行到东方去;假如哥伦布的计算比较准确,他对地球大小的估算与我们现在的认识相差不多,那么他也不敢往西航行东方去,因为在当时的航海条件下,这是不可想象的。历史的偶然性就产生于此:在一个大航海的时代,有着丰富的航海经验和极其执著精神的航海家哥伦布算错了。
他先是在1484年求援于葡萄牙国王,遭到拒绝。有的人认为,拒绝的原因就是葡萄牙人在地理知识方面比西班牙人更先进,他们并非不知道大地是圆的,而是确信地球比哥伦布测算的要大得多,诸海洋也更宽,前往东方的最近便之路肯定是绕过非洲而不是横越大西洋。是否如此,我们姑且不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后来,当哥伦布到达印度的消息传来,葡萄牙统治者还是悔恨不已。国王若奥二世顿足捶胸:“目光短浅啊!我为什么让这样一件大事从手中溜走呢?”
两年后,哥伦布来到西班牙朝廷,起先也遭到拒绝,王室内外异口同声,说西班牙已经是世界的末端了,再往西航行真正是痴人做梦(这种想法还是地“方”的逻辑)。哥伦布没有动摇,仍不断地向国王请求。直到1492年,西班牙完成统一后,女王伊莎贝拉决定资助哥伦布,授给他海军上将军衔,并给了他新发现的非基督教土地总督的委任状。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三艘远航帆船和88名水手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扬帆出海,
9月初离开加那利群岛,他下令“向西前进,不要偏北,也不要偏南”。10月12日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岛,为感谢上帝的庇护,哥伦布把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神圣的救世主”。后来英国人把它改为华特林岛),然后又到古巴(哥伦布为表示对西班牙胡安王子的敬意,称之为胡安那Juana,但流传不广)和海地。
哥伦布仔细观察那些一丝不挂的居民,发现他们既不是黑人,也不是摩尔人,头发黑而粗,皮肤细腻,依此断定自己已经到了东方,故把海地当作日本,把古巴当作中国——当地人称古巴中部为“古巴纳坎”,满脑子《马可·波罗行记》术语的哥伦布听成了“忽必烈汗”;并称土著人为“印度人”(西班牙语Indos,到了英国人嘴里就成了Indian)。后人发现其误,改称“美洲印度人”(AmericanIndian),以区别于真正的印度人。现在有学者提议创制一个新概念“美印人”(Amerinds)。
世界上也因此而有了两个印度:“真”印度(东印度,East Indies,西方人用以泛指印度、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荷兰殖民者占领印度尼西亚时,就称其为荷属东印度)和“假”印度(西印度,West Indies。在发现哥伦布搞错以后,西班牙人在长达几个世纪中仍坚持将美洲南北大陆之间的岛屿总称为西印度群岛)。当时西方列国,例如英国和荷兰普遍成立两个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
长时间来,由于使用西方语言的国家不需翻译,只能继续哥伦布的错误,以讹传讹。
在中国,则需把外语译成中文,这就给了我们“改正”哥伦布错误的机会。我们把真正的Indian仍称为“印度人”,而把“假”的Indian采用音译的办法,分成3个音节(In-di-an),依次译成“印-第-安”人,这样,就没有必要再架床叠屋地称什么“美洲印第安人”了:印第安人就是美洲人。
不过,问题来了。有些人不是从语源学的角度研究问题,而是从印第安人属于蒙古利亚人种的前提出发,对“印第安”进行了“大胆假设”,认为他们是中国商朝人的后代。商朝也叫“殷朝”,所以商地也叫“殷地”。这些商朝人的后代在美洲从不忘怀故地。只要遇到来访的中国人,就会紧紧握住他的手,一个劲地问:“殷地安?殷地安?”(我们的故乡平安吧?)于是,中国人就干脆把他们叫做“殷地安”人,也写成“印第安”人。这当然是无稽之谈。
1493、1498和1502年,哥伦布又连续三次组织远航,到达了加勒比海上的另一些岛屿、南美大陆北岸的奥里诺科河口和中美洲东岸。
当西班牙国王获悉达·伽马抵达印度并带回大量东方香料、珠宝,对哥伦布大失所望,但哥伦布至死还声称他到的地方就是印度。在他逝世那年的5月4日,有个《自述》,内中写道:“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
关键的原因是,尽管“发现新大陆”的荣誉要诱人得多,但是,哥伦布与西班牙王室的契约(《圣塔菲协议》)是西行前往印度。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上写道:
尊敬的殿下,作为天主教的虔诚信徒,您热爱并乐于传播我们神圣的信仰,并坚定地反对偶像崇拜和其他异端邪说,因此,您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前往印度诸邦,去见识那里的王公贵族、臣民百姓,去领略那里的山川人文、民俗民情,以便找到能够让他们皈依我们的神圣信仰的恰当方式;您还要求我不要按照惯常的方式从陆路到达东方,而要我选择迄今尚无人经由的西行路线。
哥伦布第一次远航归来,国王给他的信中称他为“业已发现的印度群岛的副王和总督”。信誉比什么都重要。否则他就没有完成西班牙统治者交给的任务,他就“违约”了。
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说: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回到西班牙后,出席了一个盛大的欢迎宴会。席间,一位衣冠楚楚的绅士以挑衅的口吻对他说:“我看这事算不了什么,你不过是坐船一直往西走,碰上了一块新大陆而已。任何人乘船一直往西行,都会有这个发现。”哥伦布未置可否地看了他一眼,从桌上拿起一个煮熟的鸡蛋,微笑着说:“你来试试,让它小头朝下立在桌上。”绅士试了半天,不行。哥伦布接过来,尖头朝下轻轻一磕,鸡蛋就稳稳地立住了。全场大哗,哥伦布微微一笑:“创新困难、模仿容易!”
实际上这个故事的背景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那时谁都没有意识到哥伦布到达的是新大陆。
根据传统的说法,1499-1504年间,哥伦布的老乡亚美利哥·维斯普奇(1451-1512)数次远航到达南美洲北部一带,经实地考察,才确定那里不是亚洲。他把这种信息及当地奇花异草、风土人情的描述,源源不绝地传播给欧洲的知识界。美洲终于被称为“新世界”(或“新大陆”)。
1507年。德国地理学家马丁·瓦尔德泽米勒(约1480-1518)在其《宇宙学导论》中,因亚美利哥提供了“新大陆”的证据而第一个将新大陆称作“亚美利加洲”(America,简称“美洲”)。该书的插图通常被称作“美洲出生证”。美国国会图书馆在2003年以1000万美元价格购得这份多页地图。
美洲大得很,实际上有两个:南美洲和北美洲(正是这个原因,在英语中,如果America后面加-s,一般译成“美洲”肯定没问题)。这样,美洲的真正“发现者”哥伦布就“亏”大了。于是,作为“补偿”,后来就用他的姓命名了南美洲一个较大的国家“哥伦比亚”——在哥伦布Columbus的词根后面加-ia,成Columbia。
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美洲的得名与航海家亚美利哥没有关系,而是哥伦布第4次航行到美洲与印第安人做交易时,打听到他们脖子上挂的小金片的出产地点是在尼加拉瓜的一座山上。那座山,因为居民是亚美利斯哥部落(Amerissque)而被印第安人称作“亚美利加”(Amerrique)或“亚美利斯哥”(Amerisque)。这一消息传遍欧洲,美洲之名遂由此而得。开始只指新大陆沿海地区,后指整个大陆。据说,America词尾-iea也是印第安方言,意为“伟大”或“杰出”。
1519年9月20日,移居西班牙的葡萄牙贵族费尔南多·德·麦哲伦(约1480-1521)率领由5艘船和265人组成的船队出港西航,横渡大西洋,11月底途经美洲巴西海岸,于次年3月通过美洲南端的一个海峡。因发现海峡的那天刚好是万圣节,因此命名为万圣海峡,后人称其为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大陆南端和火地岛之间。麦哲伦船队11月进入太平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