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成刚 沈为慧
[关键词]选取史料,命题立意,论从史出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5—0046—03
2009年高考海南历史卷第27题,考查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教案”问题。命题人希望借助这一近代史上特殊的社会现象,考查学生在阅读和解析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应当说,命题人选取材料的角度比较新颖,能力考查的载体——教案问题,对于中学生而言,可谓既“熟悉”又“陌生”。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看来,这既能克服社会上的种种“押题”“猜题”等不良习惯,又能很好地体现历史新课程极力倡导的籍于史料的问题探究理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探索性。不过,如果对这道试题反复品味,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的某些缺陷。
先将原题呈现如下: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近代自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后,传教士、教民与普通民众不断发生冲突,史称“教案”。1862年,江西巡抚沈葆桢为教案一事派官员到民间密访。官民对话记录如下:
问:你们纷纷议论,都说要与法国传教士拼命,何故?
答云:他要夺我们本地公建的育婴堂,又要我们赔他许多银子,且叫从教的来占我们铺面田地。又说有兵船来挟制我们。我们让他一步,他总是进一步,以后总不能安生,如何不与他拼命?
问:我等从上海来,彼处天主堂甚多,都说是劝人为善。譬如育婴一节,岂不是好事?
答云:我本地育婴,都是把人家才养出孩子抱来乳哺。他堂内都买的是十几岁男女,你们想是育婴耶?还是借此采生折割耶?……
问:你们地方官同绅士主意如何?
答云:官府绅士,总是依他。做官的止图一日无事,骗一日薪俸,到了紧急时候,他就走了,几时顾百姓的身家性命!绅士也与官差不多,他有家当的也会搬去。受罪的都是百姓,与他何干!我们如今都不要他管,我们止做我们的事。
问:譬如真有兵船来,难道你们真与他打仗么?
答云:目下受从教的欺凌也是死,将来他从教的党羽多了,夺了城池也是死……他不过是炮火厉害,我们都拼著死,看他一炮能打死几个人!只要打不完的,十个人杀他一个人,也都够了。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十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教案发生的历史背景。
(答案要点:西方列强侵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平等条约为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提供了条件;中西文化的隔膜与冲突;官府的态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教案予以评价。
(答案要点:反洋教是抵抗侵略的斗争;传教士有为列强在华利益服务的性质;客观上有助于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
与中国近代史上的众多教案一样,题中的南昌教案也发生在“传教士、教民与普通民众”之间,但试题中提供的材料仅出自冲突的一方——非信教民众之口,既没有传教士、教民对这一问题的陈述,也没有官员的调查结论。因此,这一材料只传达了非信教民众的“声音”和“立场”。如果要全面地反映冲突情况,还应该补充别的资料来说明。奇怪的是,试题设计者的命题立意并不在此,而是单纯将民众的话视为反映客观历史真实的文献提供给考生分析。这在材料的使用上就出现了不足,因为在没有提供全面史料的前提下,学生无法辨别这些材料所反映的真实程度。但是,如果我们查阅有关研究成果,如《沈葆桢研究》,就会发现,题中所说的育婴堂由法国传教士在南昌筷子巷所设,有无要夺本地公建育婴堂的企图并无资料说明。“对话”只提到了赔偿银两、武力威胁,但是材料并没有说明提出这些要求的原因。实际情况是,南昌民众拆毁了法国的育婴堂和教堂,砸毁了与教会有关的店铺、房屋和船只,然后法国公使提出了上述要求。至于“采生折割”之说,则近乎造谣。当然,这里不是为教案冲突中的传教士行径辩护,而是想说明结论不能建立在“偏听偏信”的基础上。
纵观中国近代史,关于教会的谣言很多。扬州的教会医院解剖死胎,把它浸在酒精中,被人看见,就有谣传教会剖孕妇之腹,取胎儿制药;育婴堂收容婴幼儿,对垂死小孩也施加洗礼,民间谣传教堂拐骗幼童,挖眼剖心。1869年天津谣传,育婴堂对小孩施以魔法,伤害他们的身体,挖取他们的心脏和眼睛来制药;后来又谣传,义和团总师傅曾潜入紫竹林租界,看到三个大瓮,一贮人血,一贮人心,一贮人眼;甚至还把自然灾害归咎于教堂:“不下雨,地发干,全是教堂止住天。”虽然这些谣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对教会与传教士的态度,但谣言所描述的内容毕竟与历史的真实相距太远。
“对话”中,非信教民众还认为,官府偏袒教会,绅士向着教士。应当说,他们的这种认识未必符合史实。在南昌教案发生前夕,前翰林院检讨夏廷榘、在籍甘肃臬司刘于浔等人为了进行宣传,“一日夜刷印数百万张(檄文),遍贴城内外通衢”。在他们的煽动下,南昌很快出现了匿名传单“订期齐集教堂,与外国人理论”,而且当晚就出现了拆毁育婴堂、教堂、店铺、房屋的行为。江西巡抚沈葆桢自始至终都没有站在教会一方,在处理教案期间的一封家信中,他写到了自己的态度:拆毁教堂,“出于义愤,不能说他不是。夷人不敢与民为仇,而在京者以危词恫喝(吓)总理衙门,勒令赔偿教堂、拿获人犯。日来总理衙门之檄,雪片而至。然抑民从夷,实于世道人心有碍……我以防范无方,访拿无术,自请严议,将万不宜赔偿、拿获情形”。沈葆桢顶住压力,情愿丢官也不愿抓人、赔款,这是在偏祖教会吗?
晚清教案中大多是士绅明为倡首,官吏暗为护符。黎仁凯先生认为,因为士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传教士以征服者的姿态进入中国,想用耶稣代替孔子,使中国皈依基督教;传教士还把治外法权推及教民,削弱了士绅对宗族和民众的控制;又通过经常举办慈善事业与士绅争夺民心,所有这些都僭越了士绅的权力,严重削弱了士绅在基层社会的权威。这自然激起了士绅的强烈不满,他们便自觉不自觉充当了反教会“斗争的旗手和鼓手”。就各级地方官来说,传教士的治外法权大大削弱了他们的权威,使他们对西方宗教产生反感。但作为朝廷命官,他们必须服从皇帝的命令,认真履行条约,否则自身难保。因此,他们多采取比较隐蔽的方式,暗中支持士绅从事宣传和组织反教活动。1878年福建教案中的丁日昌、1880年四川泸州教案中的田秀粟都暗中支持平民。山东的拳民正是在两任巡抚李秉衡和毓贤的支持下,才发展成为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的。黎仁凯先生强调指出:“在多数教案中,地方官暗中支持平民是不争的事实。”
这样看来,这道试题的命题人在材料选取上有考虑不周全的一面,无法向学生呈现“南昌教案”的基本概貌,所以,这不但无助于学生了解“南昌教案”的情况,更会对学生认识和评价晚清教案产生误导——因为仅凭一段存疑的口述史料记载,是无法认识和评价晚清教案的。
除此之外,这道试题的参考答案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官府的态度”是怎样影响教案问题的?参考答案的表述非常含糊,从字面上看,有两种完全相反的理解:一种是官府偏祖教会,使民众的情绪更加激化;另一种是官府支持民众,推动了反教斗争的进行。如果结合试题中的文献信息,意思就是前者,但这又与史实不符。命题人考查学生对于“教案问题”的评价,但设计的参考答案有些“牛头不对马嘴”,难以理解,比如“反洋教是抵抗侵略的斗争”一句是对“中国人反洋教斗争”的评价,而不是对“传教士、教民与普通民众冲突”的评价;“传教士有为列强在华利益服务的性质”“客观上有助于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评价的是传教士的活动,也不是对“晚清教案”的评价。
设计者在命题过程中坚持了“论从史出”的史学理念,这是符合历史课程标准的。但是,由于命题人对晚清教案的基本概貌并无全面介绍,对于所选取史料在揭示历史现象本质上的局限性没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导致命题出现了不应有的失误。这告诉我们,“论从史出”理念的教学实施,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施教者对于历史问题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历史认识,提供全面而客观的材料供学生分析。如果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是有缺陷的史料,那么,如何能保证学生“论从史出”的科学性呢?
责任编辑吴丹
参考文献:
[1]政协福州马尾区委员会、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沈葆桢研究[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0
[2]黎仁凯略论晚清教案的分期及其特点[J]历史教学,2005(10)
[3][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6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
[4]何成刚西方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资料研习”[J]历史教学,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