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引擎》课文编写的几处疑点

2009-03-11 08:33柳美芬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试车疑点史蒂芬

柳美芬

[关键词]人民版,课文编写,《人类文明的引擎》一些问题值得探讨。笔者对2007年版的历史必修Ⅲ专题七第三课《人类文明的引擎》进行研读,发现有以下几处疑点:

疑点一:“科”“技”结合的典范指什么?

《人类文明的引擎》一课共有三个子目,即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万能的原动机”、“科”“技”结合的典范。其中,第三个子目囊括的内容有: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汽船、蒸汽机车、移动刀架、车床等的发明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那么“科”“技”结合的典范到底指什么呢?要弄清这一问题,首先得明确科学和技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斯塔夫里阿诺斯是这样认为:“科学开始时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各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响应非凡的经济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所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Ⅲ(p291)这段话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要发明大多出自科学家的实验室,而非手工业者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并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特点也明确指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许多技术上的发明都是一些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的工匠依据实践的经验而取得的成果。……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科”“技”结合的典范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而教科书上关于“科”“技”结合的典范这一子目位置的设置容易引起误解。事实上,汽船、蒸汽机车、移动刀架、车床等的发明都是蒸汽机技术在交通运输业和机械加工制造业的运用,理应归于“万能的原动机”子目下。而第143页的“‘科‘技结合的典范”子目应下移到第144页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处。并在第三段首行明确:“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一大典范”,与第四段首行“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是科学与技术结合的又一典范”相呼应。以便让学生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最显著标志,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的正确认识。

疑点二:史蒂芬孙亲自驾驶机车试车成功的火车是“26节”吗?

《人类文明的引擎》一课的第143页描写了史蒂芬孙亲自驾驶机车试车的一个细节:“1825年,他亲自驾驶新设计的‘旅行号机车,在斯托克顿至达林顿之间的第一条商用铁路上试车成功。机车牵引着6节煤车和20节挤满乘客的客车厢,载重达90吨。”从中可知道史蒂芬孙亲自驾驶机车试车成功的火车有26节。历史细节的描写能大大增强教科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这处细节让读者对最初火车试车成功充满无限遐想,仿佛真的听到那超越历史时空的火车鸣叫,能深切感受到蒸汽的“力量”。

但是,《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中有一段当时人记述斯托克敦与达林敦之间铁路通车情况的原始资料,提供了另一组数据:

列车在预定的时刻开动了。“运动号”火车头由它的制造者——史蒂芬孙——驾驶带着列车走,火车头后面是六节装煤和面粉的车厢;在这六节后面的车厢里坐着铁路的经理和老板,后面又是二十节改供乘客用的煤车,都挤满了乘客,最后是六节装满煤的车厢。火车头上面悬有一面旗,写着:

‘Periculum privatum utilitas public(私人的尝试有益于国家)

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许多人跟着火车跑;另外一些人骑在马上沿路旁跟随着火车。在近达林敦的路上有一个大斜坡,史蒂芬孙决定在这个地方试验火车头的速度;他放出警号清除道路,加快行进速度达每小时十五英里(二十四公里)。列车进入达林敦车站时,才知道车上共有四百五十个乘客,列车载重共九十吨。

显然,这段原始资料说明:1825年,史蒂芬孙亲自驾驶机车试车的火车并不是26节,而是由6节装煤和面粉的车厢和坐着铁路的经理和老板的车厢(节数未知)及20节改供乘客用的煤车,还有6节装满煤的车厢组成。在此建议教科书编写采用模糊的表达方式,即30多节。为了突出细节,可以补充:载客450人,速度24公里,小时。

另外,课文中还有一处内容相同却存在表述上的不一致,在必修Ⅱ《蒸汽的“力量”》一课第101页是这样叙述的:“1771年,阿克莱特在德比设立了第一座水力纺纱厂。”而《人类文明的引擎》一课第141页又是这样叙述的:“1769年,阿克莱特(1732——1792年)在别人的帮助下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在曼彻斯特建立了第一座用水力纺纱机装备的纺纱厂。”教科书这样的叙述可难住了师生,阿克莱特建立的第一座水力纺纱厂是“1769年”还是“1771年”?在“曼彻斯特”还是在“德比”?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中学生学习历史课程最直接、最重要的资源。编者编写教科书虽力求科学、准确,但难免出现一些疏漏。况且,编写教科书不单是历史专家学者的事情,也需要广大一线历史教师的共同参与,在“用教科书教”的实践中,中学教师应积极提出教科书存在的问题和修改的建议,以减少教科书中的疑点甚至是误点的出现。

【责任编辑吴丹】

猜你喜欢
试车疑点史蒂芬
现场的疑点
南京地铁7号线工程信号系统车辆段与试车线方案研究
给善良一次机会
美男子与女儿乱伦生子双双被捕
向史蒂芬·霍金致敬
以身试车
疑点
新一代小型运载火箭三级主发动机首飞前试车告捷
廉租房待遇合规性计算机审计探讨
关于洛伦兹力的疑点分析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