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兰萨拉上演“藏独”闹剧

2009-03-11 13:40
环球时报 2009-03-11
关键词:藏民萨拉拉萨

●本报驻美国、印度、德国、法国特约记者 丰帆 张宏 林中洋 张雨●本报记者 段聪聪 刘扬

达赖喇嘛昨天使用夸张的形容词攻击中央政府,他本人成了纪念西藏“武装起义”50周年的头号主角。西方媒体曾广泛预言西藏3月10日将发生骚乱,但直到昨天晚上本报截稿时,世界媒体没有中国境内当天发生骚乱的任何报道。“藏独”闹事的“主会场”还是印度北部的达兰萨拉小镇,一些西方城市“3·10”纪念日活动总体上受到冷遇,在堪培拉示威者甚至遭到警察驱赶。“达赖或许还能掀起一点风浪,但对付他那一套,中央政府的手段正越来越多”。一位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最重要的是中国社会越来越适应各种局部的麻烦,我们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敏感和脆弱,而是越来越有大国的自信”。这位学者说。3月10日的中国的确一如往常:“两会”在继续,股市有微涨,媒体在集中报道反腐败……达兰萨拉发生的那点儿事和西方媒体的几句指责根本影响不了13亿中国人当天的情绪。

流亡“藏独”借机闹腾

3月10日,印度北部小镇达兰萨拉骚动起来。当天,“藏独”极端组织在这里组织了万人集会,纪念50年前失败的“武装起义”。在集会上,达赖发表了毫无新意的讲话。他的讲话歪曲历史事实,诬蔑中国政府,并挑拨藏民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他说,“中共执政之后,给西藏造成的损失远大于带来的利益”,还说“中共的镇压让藏人身陷苦难,他们等于是活在人间炼狱中”。同时,他再次向中国政府要求给予西藏所谓“名副其实的自治地位”。

这一讲话迅速被世界各大媒体转引,德国《明镜》周刊网络版评论称,达赖喇嘛纪念流亡50周年的讲话用了“不同以往的激烈言辞”。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10日下午对此作出回应称,西藏民主改革是世界废奴运动的重要里程碑,是国际人权事业的重大进展;颠倒黑白、散布谣言,是达赖集团一贯的伎俩。

在达赖讲话之后,“藏独”集团又组织流亡藏人沿着达兰萨拉主要街道游行示威,高喊反华口号。当天晚上,当地所有藏人还被要求手捧烛火守夜祭奠。然而从印度新闻台的电视转播画面看,在集会现场,大多数藏人无精打采,显出对该活动没有多大热情,只有一小撮宗教极端分子、“流亡政府”官员以及极端“藏独”社团组织头目上蹿下跳。

从各国媒体上可以零星看到“藏独”分子为纪念这个日子发起的一些活动,但规模似乎没有人们之前想像的大。当天,140名“藏独”分子乘坐3辆公共汽车,前往尼泊尔与中国边界,在企图潜入西藏时被尼泊尔政府逮捕。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数百名流亡藏人3月9日在美国白宫旁开始了“纪念”达赖喇嘛流亡50周年的活动。一位美国议员则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无约束性的议案,要求中国停止“压迫”西藏地区。美联社10日报道说,当天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大约300人从议会大厦游行到中国大使馆,一些人和警察发生了冲突,警察逮捕了4名越过临时警戒线的人。德国“西藏协会”也在10日发动游行示威活动。在汉堡,游行队伍计划在下午4时到中国驻汉堡总领事馆门前示威。

“3·10”拉萨很平静

几天前,一些西方媒体就开始渲染“3·10”这个敏感日子将会对中国政府造成的冲击。《纽约时报》9日发表了题为“象征性的日子让中国为难”的文章。文中写道:“这个星期二,本是很平常的一天。但西藏的警察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而藏民居住的一些村子可能处于近乎军事管制状态。”德国《时报》10日则报道称,“为了避免类似一年前的骚乱事件发生,中国对西藏进行全面封锁”。

3月10日,《环球时报》记者从北京飞往拉萨。在成都转机的时候,记者在双流机场看到了排着长队等着登机前往拉萨的乘客。机场安检人员说,从成都到拉萨的班机每天有七八班,每架飞机乘客都满满的,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看来,内地与西藏的人员往来没有受敏感时期的影响。

拉萨的安全检查工作确实严格了不少。从机场到市内总共约45公里,记者一共遭遇到3次停车检查,对于从外地来的人员,警察要简单询问一下旅行的目的。在大昭寺和小昭寺附近可以看到站岗巡逻的警察。不过,与西方媒体描述不同的是,拉萨市民对严格的安保措施未表示反感。一位市民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也是为了我们的安全。可以理解”。另一位出租车司机说,“闹事对我们没什么好处,生意都做不成。闹事我们也不会参与。”

记者在拉萨看到,寺庙前依然到处是藏民。寺庙旁边小摊小贩们的生意很红火。3月11日是酥油灯节。一位藏族小伙子告诉记者,明天很多藏民都会进寺庙去点酥油灯。记者还特别转了去年在“3·14事件”中遭受严重损失的“以纯服装店”。如今这里已经装修一新,门口站着两名导购小姐,有几位藏族女孩子在挑选衣服。

西方媒体仍在敲边鼓

这几天西方媒体关于“藏独”的话题又多了起来。在法国,连女性周刊《ELLE》也刊登了一名激进“藏独”女子的专访。3月9日晚,法国电视5台播出了一部题为《西藏,为了自由的战斗》的纪录片。虽然影片极力想把达赖描绘为一名“充满怜悯之心和幽默感的和平人士”,但内容大部分都是达赖充满政治色彩的“藏独”演讲。连制作者及片中的数名采访对象自己也承认,达赖“不要独立只要自治”的言论与其实际作用和影响是“相互矛盾”的。另外,法国《快报》发表了“西藏,中国宣传之战”一文,文中称“北京想把西藏是中国一部分的看法强加给外国人”。

但法国民众的反应与去年相比冷淡了很多。在这些文章后面的跟帖中,一名网友嘲讽地留言道:“你们这些人真可笑,有哪个西方国家承认过西藏主权吗?”另一名网友说:“要求藏独就如同要求巴斯克和科西嘉独立,中国人应以此来反驳那些支持藏独却拒绝这些地区独立的欧洲人!”

猜你喜欢
藏民萨拉拉萨
西藏“Z 世代”的拉萨记忆与憧憬
古道散茶香
信猫萨拉的小纸条
萨拉的烦恼
犬獒效应
Vikor methods basic in risk management of petroleum enterprise in Yemen
拉萨土豪
请菩萨找零
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
去拉萨不能错过的五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