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蕊
摘 要:高等教育是一项成本颇高、耗资巨大的事业,但从实践上看政府所能投入的资源有限,国外一些政府为鼓励高等院校广开财路,积极筹措资金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为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研究表明:继续保持政府教育投资一定规模的增长,开征高等教育消费税,政府建立促进高校成果转让的产学研协调机制,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激发社会捐资教育的积极性,发展校办产业和多种经营公司是筹集教育发展资金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高校融资;融资政策;教育投资;教育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1-0085-03
高等教育是一项成本颇高、耗资巨大的事业,并且这种成本随科技的进步不断增长,由于政府所能投入的资源有限,高等教育资金需求的增加与国家对高等教育资金供应有限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且日渐成为影响和制约高校迅速发展的瓶颈。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外一些政府为鼓励高等院校广开财路,积极筹措资金而制定的许多激励政策,为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提供了启示。
一、国外政府高等教育融资政策的主要措施
1. 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教育捐赠。美国政府为了鼓励更多的企业、组织和个人把巨额财富捐赠给高等教育,出台了向学校捐赠可以冲消税收的优惠政策,以鼓励来自社会各界,多种形式的教育捐赠活动。在美国,社会筹资办大学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特色和优良传统,各高校不仅有日常性的年度筹资活动,还有为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巨额筹资活动。其高校捐赠集中表现的特点与形式也是多样的:有现金捐赠、证券捐赠、信托捐赠和实物捐赠等。同时其还建立了良好的基金管理制度,且以政策资金组合而闻名于世。正是由于政府积极的激励政策机制,才使得社会捐赠收入成为美国等西方一些国家的高等教育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甚至成为除了政府拨款之外的筹资主要渠道。
2. 在公共政策上向高校融资倾斜。俄罗斯政府鼓励高校自身进行创收,国家对其免于征税。高等院校创办的企业是准公共事业,不能实施完全的产业化,但在某些方面却可以向企业那样经营并聚集资金。如组成专门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开展科技、法律与技术的咨询有偿服务。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高新技术研究的智力支持等方式来筹集教育资金。允许院校一些固定资产采用经营运作的方式,有效盘活学校的资产,获得资产使用效益。
3. 建立教育成本分担的补偿机制。培养一名大学生,每个国家都要支付很大一笔开支。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即由就业单位向学校支付一定的费用,给培养大学生的学校的教育成本予以补偿的机制。特别是针对一些学生毕业后出国深造或国外就业的状况,即对国家无所回报而学生和他国却成了最终的受益者,不少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采取一定的措施,规定出国的学生必须向母校交纳一笔培养费,以补偿自己所受教育的培养经费。
4. 政府设立专门机构为校企合作提供协调和服务。在英国,为促进高校与产业界的合作,其除制定一定的鼓励政策之外,政府还专门成立了工业和高等教育委员会,为大学和产业界之间的技术转让活动提供协调和服务。对一些重大合作项目还进行必要的财政资助。美国斯坦福大学开辟了学校工业园,使教学活动、科研成果与工业园的发展双向互动,彼此推进,最终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开发区,学校的融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开始的“教育产业化”尝试,一些新型材料应用、制造业的技术革新,生物化学的广泛应用,都对世界工业革新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此外,许多发达国家,在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以及跨国公司对高校的科研投资等方面,都为我国
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做法与经验。
二、中国高等教育融资政策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普通高校融资实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杂费收入上升过快且今后发展空间有限,高校收费已成为居民家庭的沉重负担;社会教育捐资规模偏小,其比例与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增加速度极不相称;资本市场融资环境差,融资手段单一,高校沉重的债务负担,特别是银行贷款本息的增大,加大了融资的风险隐患;政府教育融资政策激励作用有限,高校传统的“等、靠、要、拖”的观念缺乏根本性转变。
从高校投资构成比例分析,中国教育投资存在明显总量不足问题。特别是与国际水平相比较,中国教育投资不足的问题则显得更加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为4%~6%之间,而中国则一直徘徊在3%以下,这个比例甚至低于巴西和印度这些发展中国家水平。
由于政府在整个教育发展中所具有的十分特殊的重要作用而非其他投资主体所能代替,在教育投资来源构成中,国家财政支出仍占主体地位,是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在高校多元化融资、规避高校巨额债务产生的过程中,中国高校融资现状不容乐观。
就高校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而言,主要表现在:一是基本建设资金缺口大,还本付息能力远远不足;二是高等教育投融资结构不尽合理,学杂费过高,民间捐资收入太少;融资手段单一且缺乏配套政策,法律保障体系尚不完善。此外,各校教育投资效益也有待提高。
三、完善中国高等教育融资的政策建议
国外高等教育经费筹措为中国高校融资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一)继续保持政府教育投资一定规模的增长
政府继续充当高等教育主要投资者的角色,是由高等教育这个特殊产业的性质决定的。高等教育投入周期长,产出效益又具有间接性和滞后性,企业、个人一般不会主动承担教育投入。从中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均占有量的实际出发,居民和社会公众对教育的支持数额有限,对于一般普通高校来说,可收取的学费及社会捐赠尚有一定的限制,财政拨款应成为高校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各级政府要按照《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规定,充分挖掘各级财政增加教育投入的潜力,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在保证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重。在注重义务、初等教育的同时,也需进一步增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比重,以确保高教改革成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本需要。
(二)开征高等教育消费税
国家应本着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开征高等教育消费税,向雇主和企业等受益者课税,使高校的收入等得到法律的保障,保证高等教育经费的合理收入,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从中国现行的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看,只涉及到国家、高校、受教育者个人和家庭,而雇主、企业等受益者却是坐享其成,不承担学生培养的任何成本。这种分担主体的不合理性,不仅造成高校资金的流失和其债务的加重,而且不利于促使用人单位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助长了一些部门和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的用人倾向。
(三)政府建立促进高校成果转让的产学研协调机制
高校是知识创造的中心,也是科技力量的高度聚结区,用科技知识换取报酬,以专利转让积累资金,应当成为大学经济收入的一个亮点。由于中国许多企业吸收和消化科研成果的能力不强,特别是科技链和产业链之间的渠道不畅,造成中国高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率只有10%~15%,而大部分具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因此,中国应尽快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如高校可与工业发展委员会或科技成果转让中心等专门机构搭建高校与企业间的桥梁,为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提供帮助和资助,为高校与产业界之间的技术转让活动提供协调和服务。
(四)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激发社会捐资教育的积极性
与国外高校接受社会捐赠的情况相比较,中国社会捐资的规模明显偏小,其增长比例与经济增长、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极不相称。椐《2006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在亚太地区,中国富裕人士已达32万,其拥有的财富总额达到1.59万亿美元,仅次于日本,位居亚太地区第2位。中国工商登记的企业超过1 000万家,但有过捐赠记录的企业不超过10万家,占登记企业总数的不足1%。可见中国社会教育捐资在高等教育经费中存在较大差距并不完全是由于社会财富的差距,缺乏正确财富观的引导、政府社会教育捐资的激励性政策不够是一个重要因素。为激发社会捐资助教的积极性,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是要正确引导富裕阶层的财富观和消费理念,强化他们确立正确的财富消费理念和社会责任感,营造积德行善、关注并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思想意识和发展氛围。其次是要制定和实施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某些税种,如遗产税、福利债券中奖后的所得税等,捐赠教育部分可以在一定幅度上抵顶税收。对一些相对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捐赠,抵顶税收的比例甚至可以达到大部或全部。再次是制定高校融资和接受捐资的激励政策。将高校融资与政府配套奖励资金相配套,如新加坡和香港特区提出的一对一的募捐配套政策,这些政策在激励大学募捐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与此同时,高校自身也要转变融资观念,健全融资与管理机构,扩大融资渠道、区域和对象,变“坐等”为“主动出击”,逐步提高融资能力。
(五)发展校办产业和多种经营公司,筹集教育发展资金
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创办校办企业将学校的资产进行公司化运营。高等教育的属性使其不能实施完全的产业化,但在某些方面可以向企业那样经营并聚结资金。如组成专门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开展科技咨询有偿服务、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式筹集资金。学校的一些固定资产也可采用经营运作方式,活化存量资产,使其保值增值。在具体运作中,只要将学校的教学科研与校企从管理上剥离开来,对校办企业实行公司化运作,就能使其成为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
此外,发放教育彩票,实施项目融资以及尝试资产证券融资和信托融资等,在中国都有较为广阔的市场与发展潜力。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化,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融资,势必成为中国高教事业发展的主要财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郭田勇.高校融资的国际借鉴与中国现实[EB/OL].http://finance.people.com.cn/,2007-07-23.
[2]唐兴华,宋兰荣.国外高等学校融资政策及借鉴毅然意义 [EB/OL].http://www.cfce.cn/,2006-10-15.
[3]杜振宇.对高校财务管理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上)[J].会计之友,2007,(10).
[4]徐云.当前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探讨(上)[J].会计之友,2007,(3).
[5]李红霞.化解省属高校贷款危机的思考(下)[J].会计之友,2008,(8).
责任编辑:孙 飞
责任校对:周海鸥
Considerations on the Financing Policy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Zhang Furui
(Zhangjiakou Education Academy, Zhangjiakou, 075000, China)
Abstract: The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undertaking which has high cost and huge consume. But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is limited. Many overseas government set up many favourable policy to encourage the collges and universities raising capitals positively and create better soft enviornment for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esearch shows important measures for collecting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capital including maintaining some increasement of government education investment, levy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consume tax, government set up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mong the production, study and research promoting the fruit transformation, enlarge the taxation favourable strength, arousing the activity of social contributing funds to education and developing the school-run industries and many operation corporations.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inancing; financing policy; education investment; education c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