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的陈至立站在了人生的新舞台上。在2008年10月底闭幕的中国妇女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她接替顾秀莲成为第十届全国妇联主席。
在多年职业生涯中,陈至立的履历堪称繁复。早年长期置身科研,1 998年至今历任教育部长、国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她是新中国首位女教育部长。北京奥运会期间,她还是首位由奥组委高官扭任的奥运村村长。
从政几十年,陈至立有怎样的心得和感受?2008年11月20日下午,陈至立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媒体的联合采访。
学物理让我不容易头脑发热
记者:很多中国女性把你当成楷模,你是怎样达到今天事业的高度的?当年你在解放军丹阳湖农场劳动,是否想过会有今天呢?
陈至立:楷模担当不起。年轻时也完全没有想达到什么高度。从个人来说,我除了想在科学研究上有建树外,从来没有设计过人生。而且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说实话,可能自我设计也没什么用。现在社会给个人提供的空间不一样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人生之路如何能走到今天,我想首先是时代。我能出国留学,是恰逢改革开放的年代。其次是机遇。从学校毕业后,我一直是搞科研的,上世纪80年代初研究所的领导班子要年轻化专业化,老同志退下来,大家就把我们给推荐上去了。机遇造就人。
记者:做科研的经历对你的性格有什么影响?
陈至立:你知道,物理有几门功课是很难学的,比如四大力学。我觉得,学过那些之后,看别的书就不发瞢了。物理让我逻辑思维比较缜密。所以,我可能是个比较理性的人,不容易头脑发热。
很欣慰置身1 0年教育大跨越
记者: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女教育部长,在你任内,中国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现在回头去看,你最满意的工作是哪些?
陈至立:我担任教育部长是1998年到200 3年,后来作为国务委员也是分管教育等领域工作。这十年。是中国教育大发展大改革大跨越的十年,能够置身其中,我感到很欣慰。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两免一补”,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免除,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记者:高等教育呢?
陈至立:当年的入学率大概是9.8%,现在有23%,现在在校大学生有2700万.这是个很大的飞跃。多少孩子因为扩招上了大学,有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中国一些学校正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在加强。
职业教育本来是个薄弱环节,这条“腿”以前是跛的,这十年也取得了很大发展。
他们叫我“村长”
记者:奥运会期间,我们在电视上也看到你作为“奥运村村长”优雅得体的形象。
陈至立:奥运村是个地球村,“村长”这个身份很特别。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这是个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努力以最贴心的服务、最热情的态度来迎接远方的客人。不管是哪里来的,都要让他们感到我们非常在乎、非常尊重他们。
记者:“村长”生活是怎样的,有没有发生一些难忘的事情?
陈至立:有几件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奥运会闭幕式的那个晚上.我们在“鸟巢”开了一个会,会议结束后应该有12点多了,我又回到奥运村,想去看一看,因为很多运动员都在狂欢庆祝。
到了奥运材的时候已经快一点了,我想去看看运动员用夜宵的情况。突然在黑暗处有几个年轻人过来打招呼,找我签名.他们叫我“村长”。他们说,他们都是从山西来的志愿者,第二天要回去了,想请我签个名留念。我很为这些志愿者所感动.奥运村的“五个零”(安全工作零事故,食品卫生零事件,礼宾接待零失误,接待服务零投诉,运行保障零差错)是村内两万五千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创造的。
记者:从科研人员直到全国妇联主席,哪一个岗位给你的印象最深、挑战最大?
陈至立:应该说,每个岗位对我都是很大的挑战,都很难忘。但,我热爱所有我做过的工作。现在担任全国妇联主席.是我又一个新的工作的起点。我觉得,我担任什么工作都会真心地喜欢上它,全身心投入。
(李静睿/《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