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贞《老妇赋》创作探析

2009-03-09 04:05申景梅
山花 2009年2期
关键词:王世贞严嵩老妇

申景梅

赋在春秋时期是诵诗的一种方法,《汉书·艺文志》载:“不歌而诵谓之赋。”早在战国时期,荀卿第一次以“赋”名篇,《汉书·艺文志》记载“孙卿(即荀卿)赋十篇”,《荀子》中现存赋五篇,统称《赋篇》。总体说来,荀子的赋字句基本整齐,用韵,介于诗和散文之间,在表现手法上用巧妙的譬喻来说理,如同“隐语”。汉初,在楚辞的影响下出现了骚体赋,骚体赋的代表作家是贾谊。贾谊之后出现了汉大赋,以枚乘和司马相如为代表。此后又出现抒情小赋,其代表作家是张衡和赵壹。西晋时期,骈赋的代表作家是陆机和潘岳。南朝齐永明年间,著名的诗人沈约将“四声”和双声叠韵运用于写诗,提出“八病”之说。骈赋本来就讲究声律和对偶,沈约之后,赋在声律方面要求更加严格,这导致律赋出现,并且,律赋在唐代达到鼎盛。中唐古文运动的兴起对赋有巨大的影响,直接导致文赋的出现。文赋不像律赋那样要求严格的用韵和平仄,与汉赋在语言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以散文化为主,且议论化加强。至此,赋体在形式上趋于完备。

至元代,赋走向衰落。明代时,写作赋的作家增多,赋的写作温度回升,并且出现了许多骚赋、律赋和文赋。后七子的辞赋创作以王世贞的影响最大。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风洲、弁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是明代文坛“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老妇赋》是王世贞创作的一篇奇文。

嘉靖四年(1525),王世贞的父亲王仔娶妻郁氏,次年即生下一子,这就是王世贞。王世贞出生的时候,王家社会地位较高,还是读书世家,十一岁时,其父为他请来一位叫周道光的老师,教他科举考试的呈文。王世贞少年时还有两位老师应该提及。一位是王材,字子难,号稚川,江西新城,嘉靖二十年进士。他除了给王世贞讲解道术经济这套学问之外,还涉及子史百家和辞赋。另一位是骆居敬,字行简,山阴(今江苏绍兴)人。骆氏讲学不囿于字句,而是广泛涉猎,博采众长。

本来就极有天赋,加上名师指点,王世贞少年时显得才华横溢,与众不同。嘉靖二十二年(1543)秋,王世贞中应天乡试。同年王世贞北上京师参加第二年的会试,但出师不利。嘉靖二十六(1547)年春,王世贞考取进士,中二甲第八十名。当时,正遇上选拔官员,人们劝说他去巴结权臣内阁大学士夏言,但被王世贞拒绝,结果竟不入选。同年四月,王世贞以进士试政大理寺左寺评事,不久,被授任刑部主事。嘉靖二十一(1542)年,严嵩以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受明世宗信任,权势熏天。严嵩得知王世贞文名,欲将其收入门下,但遭到王世贞拒绝。王世贞有一个同年进士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容城(今属河北)人。嘉靖三十二(1553)年,时任兵部武选司员外郎的杨继盛因上疏弹劾严嵩被捕入狱,两年之后,杨继盛被杀。在杨继盛获罪期间,王世贞出于正义和对杨继盛的同情,为杨继盛奔走呼告。此事极大地激怒了严嵩父子。王世贞《先考思质府君行状》云:“不肖世贞又不幸,尝从杨君游,颇为之经纪其?,而乡人客相嵩所者,文致其状。嵩父子怒切齿。”后来,负责选举官吏的部门两度推荐王世贞为督学副使,都遭到严嵩的阻拦。

嘉靖二十七(1548)年,王世贞和李攀龙在京师相交。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嘉靖二十三(1538)年进士。王李结交之后,追随李梦阳等“前七子”,形成明代文学史上的“后七子”文学阵营。《明史·王世贞传》上说:“世贞始与李攀龙狎主文盟,攀龙殁,独操柄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片言褒赏,声价骤起。其持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后七子”除王、李之外,还有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王世贞的父亲王仔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及第,后多有战功,被迁兵部左侍郎,兼右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然天有不测风云,嘉靖三十五(1556)年,王仔抗击鞑靼失利,降为兵部右侍郎。嘉靖三十八(1559)年,王仔再度抵抗鞑靼失利。明世宗令他戴罪立功。同年,严嵩的党羽弹劾王仔,王仔被捕下锦衣卫狱。嘉靖三十九(1560)年十月朔,杀王仔于市。

父亲罹难,给王世贞带来极大的悲痛,同时,也让他看清明世宗和严嵩等的丑恶面目。《老妇赋》正是王世贞讽刺明世宗宠信严嵩而作的一篇奇特的赋。

早在战国时期,荀卿的《赋篇》中就采用了隐语的方式来譬喻说理。梁启雄曰:“荀子赋篇的体例是:先敛藏起谜底,用隐语说出谜面,随后指出谜底;与‘逐词以隐意,谲譬以指事的‘隐或略同。赋字的含义有二:(一)敛藏;(--)敷布。荀子《赋篇》似兼而用之。”例如:

爰有大物,非丝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为天下明;生者以寿,死者以葬;城郭以固,三军以强。粹而王,驳而伯,无一焉而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

王曰:此夫文而不采者欤?简然易知而致有理者欤?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欤?性不得则若禽兽,性得之则甚雅似者欤?匹夫隆之则为圣人,诸侯隆之则一四海者欤?致明而约,甚顺而体,请归之礼。——礼。(《荀子·赋篇》)

《荀子·赋篇》中的这段话通篇使用譬喻,所指称的对象就是“礼”。这段话似谜语,前面的文字是谜面,后面的“礼”是谜底。王世贞《老妇赋》无疑受了荀子《赋篇》的巨大影响,这也和王世贞的复古思想分不开。

《老妇赋》在整体上就是一个譬喻,“楚王有好老之癖”,这里的楚王无疑指的是当时昏庸的明世宗,作者讽刺明世宗宠信年迈的严嵩。宋玉讲的一个故事同样是讽刺明世宗和严嵩,这种故事套故事的方式使明世宗的愚蠢和严嵩的丑陋奸诈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荀子的《赋篇》像谜语,王世贞的《老妇赋》虽然借鉴了其中的譬喻的手法,但和荀子的《赋篇》不同。《老妇赋》使用讽喻的手法,在赋里主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尤其是其中的“老妇”,造就了文学艺术长廊中不可多得的一个艺术典型。

据《明史》记载,明世宗于嘉靖十八年(1539),“(严嵩)二十一年八月拜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仍掌礼部事。时嵩年六十余矣,精爽溢发,不异少壮。朝夕直西苑板房,未尝一归洗沐,帝益谓嵩勤。……文曰‘忠勤敏达。……政事一归嵩。”“嵩年八十,听以肩舆入禁苑。帝自十八年葬章圣太后后,即不视朝,……大臣希得谒见,惟嵩独承顾问,御札一日或数下,虽同列不获闻,以故嵩得逞志。”严嵩专国政近二十年。这就是《老妇赋》里“数赐汤沐,延及姻裔”的历史真实。

对于宋玉提到的耄老,作者这样描写他的富有:“谷量六畜,海积珍珤;膏畎鳞带,母钱突奥;臧获百辈,颐指顺好。”这个耄老用粮谷颗粒来计量六畜之多,珍宝堆积如海,肥沃土地如鱼鳞般排列,金钱堆积如山。试想,在当时谁能如此富有?不仅如此,这个耄老还颐指气使,无不随意。这无疑是暗示其描写的对象是当朝嘉靖皇帝。作者着墨最多的还是“老妇”。

首先,作者写了这个老妇外貌的丑陋和举止怪异。这个老妇外貌形体奇丑无比:“曷鼻魍肩,挛膝昂肘;额若蒙箕,颊若丛玑;耳若张蝠,齿若焦犀;指若蛴螬,踵若蹲鸱;舌若袅虿,目若含弹;发若刺猬,眉若结蔓;顶若峨阜,尻若承案。”没有谁见到过如此丑陋不堪的老女人。写完外貌,作者写其言谈举止、饮食起居的怪异丑恶:“捬心若呕,学步若跛;龋笑若哭,振袖若裸;咳唾莸发,津汗潦堕;高春乍起,沐不及栉;剽攘中厨,嘈杂织室。”这样的一个对象简直是一个妖孽。

其次,作者写了这个老妇的愚蠢、献媚邀宠和阴险奸诈。这个老妇极端的愚蠢:“百艺莫解,小善淫浃。”她惟一擅长的就是献媚邀宠:“夜媚主父,肩胁肤战;捐辅属体,披靡婉娈;甘辞泉涌,投主之宴;娼言焱出,乘主之间。”《明史·严嵩传》载:“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对于异己,这个老妇采用各种手段进行打击,必除之而后快:“娼言焱出,乘主之间;捶捞炮烙,淫刑百端;侧目摇手,噤曷敢言;嫡孽流离,淑美弃捐。”《明史·严嵩传》载:“帝英察自信,果刑戮,颇护己短,嵩以故得因事激帝怒,戕害人以成其私。张经、李天宠、王仔之死,嵩皆有力焉。前后劾嵩、世蕃者,谢瑜、叶经、童汉臣、赵锦、王宗茂、何维柏、王晔、陈垲、厉汝进、沈炼、徐学诗、杨继盛、周铁、吴时来、张翀、董传策皆被谴。经、炼用他过置之死。继盛附张经疏尾杀之。他所不悦,假迁除考察以斥者甚众,皆未尝有迹也。”对于朝中的大臣,只要不与之同流合污,他就采取极端卑鄙的手段谋害。刑部郎中徐学诗上言称:“天下之人,视嵩父子如鬼如蜮,不可测识。痛心疾首,敢怒而不敢言者,诚畏其阴中之也。”

老妇还动用耄老的资产拉拢羽翼:“乃发主藏,骈胪积资;黄金为介,白金为媒;珊瑚为矢,明珠为罘;招要轻薄,挑媚游冶;昏旦无间,妍恶莫舍;畴不掩鼻,唯贿是藉;淫目耽耽,揄袂以嬉。”《明史·列传九十八·赞》云:“嵩相二十余,贪营盈贯。言者踵至,斥逐罪死,甘之若饴,而不能得君心之一悟。”《明史·张狲传》载张戮弹劾严嵩云:“窃见大学士嵩贵则极人臣,富则甲天下。子为侍郎,孙为锦衣、中书,宾客满朝班,亲姻尽朱紫。”严嵩和他的儿子严世蕃、义子赵文华等广结党羽,剪除异己,招权纳贿,破坏吏治,真是罪行累累。

最后,宋玉用感叹来提醒楚王觉醒:“并志兮徇欢!齐心兮久要:中藏兮耗溃!宗祀兮萧条;立稿兮秋风!曾不悔兮自招。”这实际上是王世贞对明世宗的讽刺。

《老妇赋》中楚王最终觉醒了,“循日视朝,有所屏损”。但是,明世宗最终也没有觉醒,《明史·严嵩传》载:“嵩窃政二十年,溺信恶子,流毒天下,人咸指目为奸臣。……嵩老病,寄食墓舍以死。”严嵩虽然在最后被明世宗疏远,其子严世蕃因通倭寇被诛,但严嵩本人和其作恶相比,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综合起来看,这篇奇赋介于律赋和文赋之间,总体上属于律赋,但是又有些句子有散文化特点。该赋主要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和极端的夸张,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极端丑陋淫荡的老妇的形象。用一个外貌奇丑、品行卑劣的老妇来影射当朝奸臣,这本身就造成一个奇特的艺术效果,使人倍觉新鲜,过目难忘。同时,也让人感觉到作者对这个恶贯满盈的奸臣是多么的憎恨,非如此不足以表达作者的切齿之心。我们也从中读到作者面对丑恶现实的无奈和无以言表的痛心。

研究者称:“《老妇赋》运用比兴,借老妇的丑陋淫荡讥刺严嵩,批评朝政,在愤世嫉俗上体现了时代风貌和文人气节。”这是很中肯的评价。

猜你喜欢
王世贞严嵩老妇
明代复古诗学与家族之关系——以王世贞家族为考察中心
李攀龙、王世贞复古文风在朝鲜朝文坛的传播与影响
明代大老虎严嵩可能不是穷死的
李绅和严嵩
老妇干陈秀琴和她的伙伴们
严嵩父子的贪经
《圣母子》和《老妇》
恨屋不及乌
明代权臣严嵩父子的传说
孙卫国《王世贞史学研究·王世贞著作目录表》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