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富民
[摘 要]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学校现在开展的集体备课低效甚至无效。笔者认为,只有开展常态下的“磨课”,才能保证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促进学校有效的教学管理。
[关键词]磨课 有效 常态
在教学管理中,如何才能达到“有效”?其突破口在哪?这些都是学校管理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磨课”入手,增强教学管理的实效性。教学管理最终的落脚点就是通过多种层面的管理,使教师的教学有效,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其中关键的因素在教师,关键的阵地在课堂。学校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管理,想方设法让教师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而课堂上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要在课前打磨好所要教学的内容。因此,笔者认为,课前的“磨课”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很好地“磨课”,才能保证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一、问题思索:教师应如何备课
当前,在学校开展的集体备课中,存在认识不够、效率不高的缺点,没有发挥其最佳效益。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现象:
现象一: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认识不到位。目前,集体备课虽然在学校中形成了固定的教研活动,教师也已津津乐道,但部分教师认为这是一个花架子,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剖析]:教师缺乏对集体备课的统一认识,没有真正了解其内涵及作用。集体备课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促使教师熟悉教材,理解新课程的内涵。因此,应加强教师对集体备课内涵、性质、作用、现实意义的认识。
现象二:集体备课流于形式,使集体备课成“讲座”。各备课组对集体备课内容经过简单分工后,成了一个人主讲,其他人听的讲座形式,导致其他人准备不充分和部分教师心中有数但不愿交流的现象。
[剖析]:教师之间缺乏合作研讨的氛围。在现有集体备课中,一人主讲的形式虽然也有其作用,但却忽视了每个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没有真正起到资源共享、同伴互助的作用。集体备课应该让教师合作研讨,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智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现象三:集体备课重备知识不重备教法。目前,多数教师的集体备课重视知识点、重难点、考点,而忽视了对教法的研讨,忽视了如何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的主题。
[剖析]: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往往只考虑一节课的整个教学流程,内容仅局限于教材,忽略了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忽略了在教法和学法上的突破,忽略了对原有教学设计的再思考和再创造。
现象四:多数级组的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重视课前讨论,而缺少教后反思,致使教师们不能根据教学实际适当调整所教知识的广度、深度。
[剖析]:教师缺乏反思意识,对研究的内容缺乏进行深度思考的习惯,往往是一教一撂。教师应该以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重新进行审视和分析。
笔者认为,这种集体备课是低效甚至无效的。那么,如何走出这样的误区呢?笔者在自身的实践中,以“磨课”这一方式为切入口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二、行动策略——让“磨课”成为教师常态下的自觉行动
1.常态下的“磨课”指什么?笔者认为,常态下的“磨课”是指在每天教师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备课中所要传授的知识,尤其是就重点难点的突破、预设与生成等方面的问题,同学科或同级部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在一起进行研究与解剖,形成符合自己特点的科学的课堂教学思维方式。其真正目的是让“磨课”成为教师的日常教学研究行为,唤醒教师的课堂研究意识,引领教师进入研究状态,养成思考的习惯。在“磨课”中,更加注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独特感受、体会与发现,涵养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且必须与“集体备课”有所区别。
其一:集体备课,往往是针对某一教学内容,备课组教师在一起进行研究商讨,确定教学重难点及教法、学法等。磨课应该是指教师精心打磨常态下的每一节课,而不局限于内容和形式,以上好常态课为打磨的真正目的。
其二:集体备课的开展往往是全校的教研活动,往往会规定时间、内容、地点、主备人等,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教师之间不容易交流和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且不是人人都能展示自己的教研成果,导致教师常常闭门造车,难以发现自身的缺点。磨课不应该受时间、地点及人员的限制,参与人员可以是两至三人,也可以多至八至十人,这样可以使“磨课”的时间地点更加灵活,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磨课”。
2.常态下的“磨课”着重磨什么?以往在上一节展示课时,要磨教师的课堂组织,磨教师教材内涵的挖掘,磨目标定位,磨教学版块,磨教学细节,磨教师课堂的教育机智……所有这些都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而常态下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因此,笔者认为,常态下的“磨课”着重要“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磨”教学理念——解决如何设计教学。把握好教学理念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正确把握教与学的关系,将两者相互配合,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磨课中,把握这个理念是前提,也是磨好每一节课的准绳。例如,在磨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课时,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初步建立了表象。所以在磨的时候,教师就不必过多地讲解这部分内容,而应直接让学生动手,通过用小棒摆、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等方法做出各种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从而总结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因此,在平时的磨课中,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中哪些内容需要去引导,哪些内容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做到该放手就放手,尽量不讲废话。
(2)重“磨”教学方法——解决如何进行教学。在磨课的时候,教师已经对教材有了一定的把握,只需要分别阐明自己的教学设计,参与教师站在自己和学生两个角度上进行商量与补充,磨课的中心主要定在如果我来教,我会如何教;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怎么说上。这样,各种教法一一亮相,哪些意见更切合执教者自身的素质,哪些看法可能更适应将要施教的学生,就有了比较的可能、选择的余地。例如,在磨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事先通过备课,明确本课的难点是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所以在磨的时候,着重就“边的关系”如何突破进行研究,一种是学生观察教师揭示,一种是学生自学课本,教师引导得出……最后确定课前让学生准备好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四根小棒,课堂上让他们动手摆一摆,并进行自主探索,通过操作发现围成与围不成两种现象,从而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在磨课中,教师经过充分备课后,就应将重点放在本节课重点、难点的突破上,并与同事交流,以找到解决的方法。
(3)重“磨”教学细节——以求课堂完善之美。细节虽小,但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上却举轻若重。教学处处有细节,它是构成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合理化;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教学行为能否切合学生;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教师的教学智慧是否得以完美体现。教师的一声问候、一句提问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这一课时,笔者针对课上设计的提问进行了预设。在开始时,从数学内部知识之间的联系入手,向学生提出什么是三角形,你在哪里见过三角形,以唤起学生对于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回忆,顺利开展接下来的数学活动,使之构建对三角形的理解。教师要善于设计课堂教学中有价值的细节,以展现细节之美。
(4)重“磨”教学反思——提升教师的自我内涵。磨完一节课后,上课的教师要从课堂教学的不同角度进行教学反思。在上完一节课后,教师应对课前磨课时产生的思考、课堂上所使用的方法以及课堂上及时生成的问题等,进行及时的自我反思。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这一课后,在学生学习了“1/2、1/4”之后,紧接着让他们进一步感知平均分之后得出的分数的概念。这里可以设计一个开放性实际操作题,即让学生把1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四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组织学生交流想法,从而得出不同的折纸方法。然后,让学生把几种不同的折法进行展示,以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但在课前磨课时,笔者就没有想到这点。磨课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创新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三、实践反思——常态下“磨课”的价值取向
磨课活动如果能在常态下正常开展,将会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较大的收益。
首先,“磨课”能促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对于教师来说,在磨课过程中,对教材理解的辩论,对相同教材见仁见智的理解,其实也就是教师深刻理解教材的过程。参与磨课的教师对相同教材的不同理解,可以使执教者取长补短,由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其次,“磨课”能营造浓郁的教研氛围。磨课活动的常态开展,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常态的互动交流平台,给予教师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磨课有个人思考的结果,也有教师群体的智慧。只有思维的碰撞,才能闪出明亮的火花,同时把教师的嘴皮磨薄,笔尖磨尖,这也正是学校期望达到的最佳教研氛围。
再次,“磨课”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磨课”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策略的研究,将课程改革理论转化成行动成果。每一次磨课后,教师的思维都进行了无数的碰撞。通过一次次的磨课,他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新课程理念,深刻解读教材,并更透彻地了解学生的学情。通过一次次的磨课,教师的点拨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教学的创新能力等都得到提升,教学实践得到不断丰富,教学智慧能得到不断提高。磨课,能使教师更加聪颖。磨课,能使教师具有更多的教学智慧;磨课能使教师的语言更加凝练、丰富、精彩。
因此,只有保证常态下的有效“磨课”,才能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实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只有精心打磨常态下的每一节课,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作为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只有保证学校常态下“磨课”的正常开展,才能促进学校教学管理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