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林
摘要:对湟水河源头荒山荒坡上人工栽培的沙棘、柠条等灌丛带的牧草地上部与地下部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地区的荒山荒坡上人工栽培沙棘、柠条等灌丛,牧草地上产草量平均提高23.7%,地下根量平均提高18.2%,水土流失减少1300t/hm2。
关键词:灌丛带;荒坡带;山脊带;水土保持
中图分类号:S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00(2009)06-0050-03
湟水河谷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干旱少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对沙棘等灌丛区和荒坡地的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實际测定,灌丛区植物生物量显著提高,因此,大力种植沙棘、柠条等灌丛是提高牧草产量、治理水土流失、综合发展农牧业、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日月山下,湟水河上游,湟源县城以北山坡,坡度45°。地处E101°4′,N36°41′,海拔2634m,年平均气温3.0℃,>0℃的积温1991.7℃(205d),>5℃的积温1771.5℃(154d),>10℃的积温1027.5℃(77d)。年平均降水400mm,年蒸发量1404.8mm,无霜期27~71d(没有绝对无霜期),土壤为粟钙土,沙质质地,光滑大块卵石密布其中。
2试验方法
于2002年春季,在试验区退耕还林(草)面积约为670hm2的北山坡中上部、中下部种植沙棘、柠条灌丛带灌丛带沿等高线方向分布,样地长400m,宽15m取样地面积为400m×100m,在样地内沿坡地纵穿沙棘、柠条带,采用分带取样,整个坡地由下而上分为5个样带,即第1荒坡带(对照Ⅰ)、第1灌丛带(样地Ⅰ)、第2荒坡带(对照Ⅱ)、第2灌丛带(样地Ⅱ)、山脊带(对照Ⅲ)。在每个样带内沿水平方向取1m×1m的样方6个(灌丛带牧草取样于灌丛下层),测定样方内地上地下植物,分别称量鲜重与风干质量。在每个样方内剪取地上植物量,挖取20cm×20cm×30cm的土柱,用2mm孔径的土筛流水冲洗纯根系。然后将地上和地下风干后的材料,分别置于70℃烘干箱中烘至恒重,并称重登记,获取牧草地上和地下植物量。每个样方重复6次。并把地下根量烘干称重统一折算成g/m2,统一衡量标准(表1、2)。
3结果与分析
3.1地上植物量
对各样带地上植物量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SR法)的结果表明:各样带间(F=19.23>F0.01=4.18)植物量差异极显著(表1);进一步分析比较,两条灌丛带地上植物量都极显著地高于荒坡带(如用第l灌丛带和第2灌丛带植物量之和除以第1荒坡带和第2荒坡带植物量之和(82.57+84.23Z/(65.00+69.85)=1.237,植物量平均提高23.7%)。两条荒坡带植物量都极显著地高于山脊带;山脊带产草量最低。造成此结果的原因:(1)灌丛带的植被覆盖度大,群落分布成层,有效地接纳了天然降水,土壤水分蒸发量小;(2)灌丛带拦截了顺坡而下的地表径流,并得到有效地保持,其土壤含水量相对充足,为牧草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水分条件;(3)山脊带天然降水不能保持,顺坡而下流失,并受东西风侵蚀严重,土壤贫瘠干燥,严重制约了牧草的生长发育。
3.2地下植物量
经方差分析(F=18.30>F0.01=4.18)差异极显著(表2),各样带地下根量与地上植物量变化一致,两条灌丛带地下植物量都极显著的高于两条荒坡带的地下植物量(如两条灌丛带地下植物量之和除以两条荒坡带地下植物量之和(195.98+194.28)/(169.50+160.67)=1.182,灌丛带地下植物量平均增加18.2%);而两条荒坡带的地下植物量都极显著地高于山脊带地下植物量,灌丛带之间、荒坡带之间差异都不显著。
3.3相关回归分析
因地上与地下植物量在同一样方中对应采取的,故可作相关回归分析。把地上植物样方产量作自变数,把同一样方内的植物地下植物量作依变数,得相关系数r=0.9884>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