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曲病综合防治技术

2009-03-08 01:47孙明武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7期
关键词:稻曲病谷粒抗性

孙明武

随着优质稻品种推广应用覆盖率的增加和国家对选用两系超级稻生产予以粮种补贴力度的加大。优质水稻品种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稻曲病、稻粒黑粉病、叶鞘腐败病、稻瘟病等水稻穗期病害也越来越严重。水稻稻曲病俗称灰苞头、假黑穗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除造成产量损失和降低稻谷品质外,病粒对人、畜有毒,人、畜吃后可造成腹泻、流产、早产等中毒现象。该病20世纪80年代在安徽省零星发生:90年代后,由于在高产优质水稻上不合理施肥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水稻稻曲病发生危害程度逐年加重,现已上升为安徽省水稻主要病害。近年来稻曲病的发生给安徽省江淮地区造成严重损失。

1危害症状

水稻主要在抽穗扬花期感染稻曲病,病菌为害穗上部分谷粒。初见颖谷合缝处露出淡黄绿色块状物,后逐渐膨大;最后包裹全部颖壳。病谷形状比健谷大3~4倍,为墨绿色,表面平滑,后开裂,并散出墨绿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

2发病规律和特点

稻曲病是由稻曲病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病菌以菌核在地面越冬,也可以厚垣孢子在被害的谷粒内及健谷颖壳上越冬。不同品种水稻对稻曲病的抗性不同。一些籼、糯稻易感病。两系杂交稻,尤其是超级稻对稻曲病的抗性差。抽穗期遇雨易暴发流行,主要在水稻破口期侵入花器及幼颖。造成谷粒发病,只危害穗部个别谷粒。一般在水稻齐穗后4-5d可始见,8~lOd后为发病高峰,高峰期病穗数占总病穗数的75%以上,全部病穗在齐穗后15d出现,病穗发生持续lOd左右。水稻生长后期嫩绿,抽穗前后遇多雨,温度28~(2左右,易诱发稻曲病,偏施氮肥、深水灌溉,田水落干过迟发病重。

3流行因素

3.1水稻品种抗性退化.菌源的大量积累及致病力的增强是病害逐年加重的直接内因

稻曲病是单循环病害(积年流行病害),1年只发生1代。发病的轻重决定于田间累积的菌源量。近年来,品种抗性逐渐衰退、防治不当或不防治造成田间菌源的大量积累、病源致病力加强等,这是水稻稻曲病逐年发生加重的直接内因。且不同品种间抗性差异显著,发病趋势随品种布局改变而变化,呈桂朝2号一三系杂交稻一两系杂交稻一超级稻逐年加重态势。发病程度为籼稻重于粳稻、粳稻重于糯稻。

3.2适宜的气候条件是造成宿害大发生的主要因素

江淮地区7-8月是水稻抽穗扬花期,又恰逢雨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为病害漆行瘟蚵§了有利的条件。适宜的气候条件与易感病的生育阶段相吻合是造成水稻稻曲病发生流行的关键因素。水稻破口《抽穗5%)前后1周中的降雨量与病穗率关系密切。据调查,2008年水稻各品种破口前后1周集中在7月25日至8月10日,而这一阶段(15d)雨日达9d。其中7月29日至8月3日出现了6d连阴雨。在水稻破口期遇上连阴雨天气。决定了2008年水稻稻曲病的严重发生。

3.3偏施氮肥.氮肥施用过多。进邈是造成稻曲病犬发生的又一主要原因

包产到户后,大部分农户,特gU是长丰县北部地区的农户,由于草莓、蔬菜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农家肥大都用在特色作物上,形成在水稻生产中大量施用化学肥料(氮肥为主:尿素、碳酸氢铵),而农家肥等有机肥施用不足的现象,致使秧苗嫩绿茂密,抗性减弱,是稻曲病发生逐年加重的又一原因。

4综合防治技术

4.1选用抗病品种和采取种子消毒处理

应选用抗病品种,一般来说,籼稻发病轻于粳稻,密穗型品种重于疏穗型品种。此外,种子消毒能有效消除种子带菌,而且成本低、效果好。在生产上,一是全面普及强氯精消毒浸种;二是推广漫种前晒1屹个太阳,利用太阳紫外线杀菌;三是提倡使用1%石灰水进行间隙浸种,或用15%三唑醇(羟锈宁、百担)可湿性粉剂1.0-1.5g拌种子1kg,24.~28h后不经催芽直接播种,或硫酸铜200倍液、福尔马林5皓液、3%嵋%生石灰水浸种3~5h后,槐净催芽播种,均能起到杀灭病菌、减少初次侵染的作用。

4.2加强健身栽培

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对肥水的需求特性,进行科学施肥、灌水,保证水稻青秆黄熟是增强其抗性的关键。此外,氮肥与发病呈正相关。氮肥过多、水稻生长过于繁茂嫩绿,会增加稻株的感病性。在生产上。要适施氮、磷、钾肥。生育后期要保持田间干千湿湿无积水;做到幔水勤灌、干湿交替。切忌深水灌溉;控制氮肥使用量。切忌偏施氮肥。水稻破口前喷施九0 2.25g/hmz,既能缩短抽穗期,减轻病害,又能使产量提高10%左右。

猜你喜欢
稻曲病谷粒抗性
人体肠道中特定抗生素抗性基因累积可能导致糖尿病风险上升
晚 稻
食言者
亚洲玉米螟Bt抗性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甘肃省南瓜白粉病菌对己唑醇抗性诱导及抗性菌株生物学性状研究
他们会忘记?多么稀奇!
亦如初见(五)
籼粳杂交水稻稻曲病防治药剂试验
2011年怀集县水稻稻曲病重发生的原因及防控对策
册亨县杂交水稻引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