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凤琳
1973年,马丁·特罗教授在《从精英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指出,大众化理论是一种预警理论,就是要提醒人们,高等教育在进入大众化阶段后要发生重大变化,对即将发生的变化,我们要有所准备。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毕业生人数逐步增多,就业压力与日俱增。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559万人,2009年将达到610万人。与此同时,全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吸纳力却严重不足,高等教育学龄人口规模也在持续增长。可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高校毕业生队伍将持续扩大,就业矛盾也将愈益加剧。面对日益严重的就业形势,如何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更好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当前各高校就业工作者的第一要务。
一、我国就业指导的提出及内涵
(一)我国就业指导的提出。就业指导是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概念。从渊源看,始于我国的职业指导。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影响,20世纪初,我国的职业指导在黄炎培等教育家的倡导和一些回国留学生的推动下,有一定程度的发展。1916年,清华大学校长周寄梅就开始指导学生择业。1920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了职业指导部,之后建立职业指导所,负责调查上海主要商行和工厂雇用店员或其他雇员的情况,使职业学校的学生能确立自己所适应职业的明确目标。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政府教育部曾经在中小学实行过职业指导制度。在中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后,80年代我国再次兴起职业指导,这时则称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是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概念。在行政文件中,最早出现于1989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的毕业生就业中期改革方案。这一概念提出的思想基础是毕业生就业逐渐实行“自主择业”。1998年施行的《高等教育法》中又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作了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为其毕业生和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这就说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不仅是对社会发展需要的反应,同时也是高校的责任和义务。实际上,高校的就业指导实践活动发端于1986年个别学校的自觉。而在十几年的实践中,多数高校在非自觉的行政推动下,把就业指导视为非专业化的行政事务,浅表性地理解为季节快餐——学生毕业时对其进行信息服务、政策解说、组织招聘活动以及技巧指导。
(二)我国就业指导的内涵。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对就业指导来说,从其本身所能表征的涵义上往往理解成为就业而进行的指导。但是,笔者认为,从实质上看,大学生就业指导应是职业指导。即指协助个人发展并接受统一完整的自我形象,同时发展适切的职业角色形象,使个人在现实世界中接受考验并谋取实际的职业,以满足个人需要,同时造福社会。其基本理念是促进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应当重视学生的发展,并且由就业指导转向生涯辅导,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虽然在不断改革,但主要侧重于收集和发布毕业生就业信息、举办招聘会、接待用人单位、就业协议书盖章、办理毕业生派遣手续、邮寄毕业生档案等与就业相关的事务性工作,停留于被动等待的浅层次服务,未形成主动的局面。与我国经济发展和毕业生需求相比,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
(一)就业指导观念陈旧,高校领导重视不够。当前的就业指导工作,过多地强调解决燃眉之急,大多是现场转送技巧,忽视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供需关系和经济规律所起的作用,未能从求职的走向和市场规律对就业的深刻影响方面,来解决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此外,就业指导工作在许多高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许多高校虽然建立了就业指导机构,但人、财、物配备不足,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就业指导课也未作为一门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行政管理职能较为突出,服务功能有所欠缺,忽视了就业指导的深层作用。
(二)就业指导的功能和内容不够全面、系统。由于就业工作和相应的问题只有在学生毕业时才能凸显出来,所以很容易形成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只是针对毕业生的误区,有的甚至狭隘地认为就业指导就是找工作、落实具体单位,忽视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育功能,低估了就业导向对高校专业设置等内部改革的重要影响。导致当前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开展工作,时间基本上局限于毕业前的“双选”期间,内容也仅限于对就业形势的介绍和就业政策的解读,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整体安排,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就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就业形势的要求。
(三)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缺少创新,信息化程度低。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就业指导课教学、就业指导讲座、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和就业形势报告会等方式进行灌输,缺少针对学生个性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同时,很多高校在当前工作中忽视了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只是向学生提供就业政策信息和企业信息,向企业推荐学生信息,信息面狭窄,信息获取渠道单一,不仅容易使大量信息丢失,使毕业生错失就业机会,而且信息的单向传递无法满足多方主体的需求。
(四)就业指导队伍建设薄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名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不仅要了解国家和地区的就业政策,而且要掌握心理学、教育学、法律等基本知识,才能对学生的人生观、职业观作出有效的指导。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多从事学生工作兼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专职人员很少,与教育部“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不低于1:500”的要求相距甚远。同时,他们又缺乏完整的、系统的专业培训,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一)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提高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生存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把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为对学校的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将就业指导课纳入到正常的教学计划中。同时要淡化就业指导工作的行政色彩,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热心为学生服务的新风貌,实现由管理到服务的职能转变,通过快捷、可靠、优质的服务,促
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以职业生涯辅导为导向,开展个性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大学生心智成熟、精力充沛,正是学习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最佳时机,应将职业生涯设计引入就业指导,加强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为学生提供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倾向测试等全方位的服务,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观。就业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同时,由于大学生从一年级到毕业,其心理、生理一直处于不断地变化中,就业指导工作应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分段实施,持续进行。大学一年级应该侧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学生了解当前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形成个性化的职业理念。在大二和大三阶段,高等院校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将来的求职做好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的准备。大四时高校应该对毕业生进行求职训练,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政策,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促成毕业生就业。在毕业生即将离开学校、进人工作岗位时,进行必要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基础素质教育,以使毕业生能够迅速进入工作角色,融入社会。
(三)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努力拓宽就业信息渠道。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正在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管理模式转变,就业指导工作的手段也正在向信息化、网络化的目标迈进。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在信息发布方面的方便、快捷优势,把用人单位的信息和毕业生的信息发布到互联网上,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各种类型和层次的信息沟通平台,提高就业工作的整体服务水平。同时鼓励毕业生通过参加网上供需洽谈会和网络招聘会,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成本低、信息量大、交易方便的优势,以促成就业。
(四)构建专业化、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性作用。拥有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是开展高水平就业指导工作的人才保障。高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的不低于1:500的比例配置就业指导专职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师生比,保证就业指导人员的数量。同时要根据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现状,进行系统、长期的培训,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使他们掌握与就业指导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法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知有关就业政策和就业管理业务,用科学的就业指导方法指导,从而真正为大学生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