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2009-03-07 03:07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9年1期
关键词:共青团政治思想

廖 颖

当前,我国社会正进入转型发展时期,在多元化、市场化的大环境下,如何做好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摆在高校共青团面前的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高校共青团应该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规律,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优势和活动优势,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当前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一)对外开放提供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更加激烈与错综复杂。在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提高其接受党的领导的自觉性,是高校共青团组织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二)在矛盾冲突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现在的大学生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思想价值观念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价值取向更趋务实,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自主意识、独立意识、竞争意识明显增强,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更加强烈。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存在着理想与现实、奉献与索取的矛盾冲突。如何掌握教育引导的主动权,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走好自己的成才之路,给高校共青团组织提出了新的课题。

(三)引导大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网络伦理观念。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使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而改变了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往方式。网络文化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都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上信息良莠混杂,一些不良信息严重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加深了人们之间的感情隔阂,致使一些学生的政治意识、阶级意识,甚至国家民族意识淡化。这些都对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弹性学分制与后勤社会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弹性学分制的实行和后勤社会化的推进,扩大了大学生在课程和公寓选择上的自主权,改变了以往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统一教育、集中管理的传统模式,大学生的分布状况和集聚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使我们长期形成的以院系、班级为单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传统组织形式与新形势之间出现了不适应,使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二、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

(一)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是高校共青团的职责。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的民族,我们的党就是这样的党。”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青年群体就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战略措施,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高校共青团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任务,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学生在政治思想上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在人生价值观上立志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把青年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从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的认识高度上,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

(二)创新工作理念,树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价值目标的新取向。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保证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其生命力不仅在于坚持,更重要的是在于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是开辟新境界的唯一出路。高校共青团要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到时代与社会的大背景中去研究和探讨。党的十六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昭示着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工作重心和根本出发点。胡锦涛同志在一篇重要讲话中指出:“把竭诚为青年服务作为共青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此作为价值标准,紧密结合高校育人这一中心任务,创新理念,以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树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新的价值取向。

树立以青年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首先要求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树立平等观念。要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规律和年龄阶段特征,尊重差异,尊重个性。建立平等的人格关系,是以学生为本的根本要求,也是获取学生信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前提。其次,高校共青团组织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渠道,更新服务手段,更好地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服务于团员青年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共青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把维护和发展青年的根本利益与具体利益结合起来,把教育人与关心人结合起来,把塑造人与服务人结合起来,使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这个根本任务来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

(三)加强组织建设,为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保障。共青团的组织优势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保证。在新时期要保持这一优势,必须从队伍建设和组织设置两方面进一步加强共青团的组织建设。

高校是社会优秀青年的集中地,从事大学生工作的高校共青团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因此,建设高质量团的干部队伍是加强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保证。高校共青团干部应该进一步加强四个方面的修养:一是政治理论修养。要牢固树立为党做好大学生工作的政治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政治立场坚定,善于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明辨是非;始终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二是文化素质修养。高校共青团干部要广学博识,努力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使自己具备较深厚的文化底蕴;要积极开展学术科研工作,使自己业有所长、术有专攻,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的高校共青团干部。三是道德素质修养。坚持堂堂正正做人,公道正派做事,努力做青年人的表率。四是能力素质修养。要努力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特点和需求的了解,提高对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决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创新高校共青团的组织设置模式与管理方式是加强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保证。高校共青团组织要积极适应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要求,根据高校推行弹性学分制、实行后勤社

会化、办学模式多样化形势下大学生分布集聚的新特点,不断延伸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工作手臂,积极扩大高校共青团组织对大学生的有效覆盖面,增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进一步完善“一体两翼”(即以高校共青团组织为主体,以高校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为两翼)的高校共青团组织体系,加强高校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化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核心地位。同时,根据高校大学生宿舍公寓化管理和大学生社团发展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基层团组织的设置,积极探索以学生社区、大学生公寓、学生社团、大学生创业实体为依托建立高校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减少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盲点。

(四)拓展工作内容,增强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随着高校内外环境以及大学生团员思想政治状况的不断发展变化,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内容也应该随之不断进行调整完善,必须在充分认识和掌握大学生团员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发展与创新。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是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要旗帜鲜明地对大学生团员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历史,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弘扬团结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传统民族精神。随着世界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民族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是其新发展、新要求。高校共青团组织要通过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着力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对大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育成为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增长点。

高校共青团要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心理需求等方面呈现出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开拓思想政治工作工作的内容和领域。第一,大学生设计自身成长和发展方面的自由度越来越大,自我意识和进取意识增强,但集体主义观念、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却随之减弱,因此,突出集体主义教育,帮助大学生明确个人与社会、合作与竞争、自由与纪律、义务与责任的关系乃是当前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个重点。第二,由于长期以来团组织过分注重意识形态教育,忽视了与大学生实际成长密切相关的基本教育,导致团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直接影响了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必须进一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使其更贴近大学生实际成长的需要,更符合新时期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加强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就业观、恋爱观、成败观、人际观、网络道德观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应成为当前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项重点。第三,伴随着大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社会化、复杂化、多样化,他们面临的问题普遍增多,而这一时期又恰恰是他们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低、情绪波动较大、心理发展正趋于成熟的过渡阶段。面对各种竞争与压力,许多大学生容易出现焦虑、迷惘、浮躁等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还会引发违背道德,甚至违反法律的过激行为。因此,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团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把它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刻不容缓的任务。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五)巩固工作阵地,拓宽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高校共青团以各级团学组织为依托,以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为载体,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阵地。新时期高校团组织要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将思想政治工作主动向高等教育改革前沿扩展,发现和培育新型工作载体,使它们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团组织工作的有效延伸。

首先,信息网络为强化高校共青团工作职能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和新的工作阵地,拓展了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高校共青团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其网络道德素养,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加强共青团网站建设,使网络成为高校共青团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其次,要积极拓展社会实践的平台,努力探索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新模式,进一步整合实践资源,构建“大实践”体系。即把暑期“三下乡”活动,与寒假科技入户以及平时的志愿服务、“四进社区”、就业见习、勤工助学、科技创新实践等实践活动纳入其中,精心组织、合理规划,使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促进大学生刻苦学习、加强修养,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造、创新、创业能力。

第三,完善服务体系,使之成为实现政治教育新阵地。共青团存在的根本价值在于它的服务价值,为青年团员服务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根本宗旨。因此,把服务大学生贯穿于共青团教育和管理工作之中,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是提高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确保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当前困扰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很多,尤其以就业难问题和特困生问题最为突出。高校共青团组织一方面要切实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通过落实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山区计划,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构建就业平台;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通过联系进入省、市大学生创业园区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帮助大学生解决求职心理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切实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服务,包括加强对家庭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配合学校和社会进一步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助学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以及各种社会奖助学金在内的助学体系;积极拓宽渠道,多方筹措资金,组织勤工助学,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意识教育,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等方式,引导和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努力拼搏,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猜你喜欢
共青团政治思想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