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兵兵 赵永行
一、感恩及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是个舶来词,源自基督教教义,是一个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概念。它在牛津字典里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在我国的汉文化中,“感恩”一词最早出自晋代文学家潘岳的诗《关中》“观遂虎奋,感恩输力”,亦取“感戴恩德”之意。传统的儒家文化把“感恩”表述为“仁”、“义”、“孝”。“仁”要求博爱众生,常怀恻隐之心,感念自然创造众生和社会创造人生之恩;“义”则是和朋友肝胆相照。乃至“士为知己者死”,感念的是朋友知遇之恩;“孝”则为“爱亲、敬亲”,以报父母抚育之恩,其中父母养育之恩最直接最深厚,植根于家庭。“感恩”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被解释为“恩惠就是他人给予的好处,感恩就是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确切地说,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而至施恩的人文教育,使感恩成为一个人自觉不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成为他内在的品质。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他人而单独存在。“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其中之一便是恩情,由于恩情的存在,我们不能只为自己考虑,“恩情是联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连结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个社会。”所以,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恩。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感恩,并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从外界所获得的恩情,那他就不是一个人格完整、心灵健康的人,就不是一个受他人和社会欢迎的人。但是,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通过教育来点拨和引导,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对其回馈以感恩的态度,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
感恩教育应包括三个层面:
首先,是认识层面。感恩教育要教会大学生识恩、知恩,了解自身所受的恩惠,并在内心认可这些恩惠。其次,是情感层面。感恩教育要引导大学生细心地捕捉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惠,在认识基础上,唤起大脑中的情绪记忆,产生一种温暖的幸福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产生回报恩情的自觉愿望。最后,是实践层面。感恩教育还要教会大学生将内心的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或施恩的实际行动,并将之形成一种习惯。
二、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是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只有懂得感恩的人多了,才能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一)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自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通过感恩教育,使大学生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培养他们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只有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将心比心,才会真正理解、同情和尊重他人。通过感恩教育使大学生能对自身生活进行反省,明白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正确定位自己,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使他们树立自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感恩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所谓“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多方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通过感恩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离开了集体,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单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成就大事的。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一定得到过父母、老师、他人以及社会的帮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应该用自己的感恩之心来回报父母、老师、他人,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社会。
(三)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和谐社会,即和谐发展的社会,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因素。建设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必须致力于促进人内在的全面和谐发展,体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和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而通过感恩教育,可以树立起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让这个世界充满友爱,以期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和谐,进而升华我们的人格,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三、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及其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等教育是继承人类文化、传播人类价值的重要媒介。遗憾的是,缺乏爱心、良知和责任感的问题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
1,对待父母、亲人缺乏感恩意识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个人为人处世最起码的道德规范。但现在,很多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脱离了父母的视线和约束,把父母的含辛茹苦抛之脑后,追求享受,放纵消费,无休止地向父母索要金钱,把父母给的学费用于通宵上网,购买高档手机等高消费商品,大手大脚,大肆挥霍。
2,对待他人缺乏感恩意识
与人为善、互相帮助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社会道德准则。深圳的歌手、五星级义工丛飞多年来自己省吃俭用,先后将积攒下来的演出所得分别捐助了178名贫困学生,累计捐款捐物金额达300万元。可当他罹患癌症住院治疗面临经济困顿之时,竟没有一个受助者前来看望。这不仅使人想起那首令人感动的《感恩的心》,歌中唱到“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可以说这首歌曲的流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现象,实际上,它唱出的恰恰是对日益淡薄的感恩之情的大声呼唤。
3,对待社会、国家缺乏感恩意识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非常珍惜上大
学的机会,对家人、社会给予他们的帮助心存感激,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予以回报。其中一些大学生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故事令全社会为之敬佩和感动,如“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洪战辉等。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由于道德情感的缺失而出现种种不良表现。一些大学毕业生谈起母校时感情淡薄,在描述对母校的印象时,“失望”“没感觉”“可算离开了”这样的词汇使用率相当高,甚至有人还用一些侮辱性字眼来贬低培养了自己四年的学校;一些老师为资助贫困生自掏腰包上万元,受助者毕业时竟悄然“蒸发”;甚至还有学生拖欠学费和助学贷款,学校不得不选择与其对簿公堂。众所周知,对享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大学生来说,按期还款是他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究其根源是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感恩教育的忽视。这不仅暴露了社会道德的缺失,也显示了教育道德的缺失。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高校普遍对感恩教育比较忽视,对感恩教育的实施力度较小,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未形成“学会感恩”的良好氛围。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分析
1,家庭教育的偏失
第一,家长对德育的忽视及代际冲突引发感恩缺失。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感恩之心,原因在父母,根子在社会。中国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文化教育,忽视做人教育。为使儿女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盼着子女“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成龙成凤”,父母常常替孩子办许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放松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和感恩教育,忽视了家长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尤其是当今绝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认为自己对孩子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这必然导致当前很多大学生不懂得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漠视社会的关爱之情。这种现象让我们感到痛心的同时,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第二,“施恩不言谢”导致感恩之心的淡薄。中国的父母有一种传统意识,“施恩不言谢”。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不辞辛劳,并不要求孩子立下什么契约与誓言,也不求孩子回报。在他们的眼里,为孩子付出是自己的责任,而孩子们是否会反哺则是孩子们的良心问题,这就使许多孩子形成了只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感恩的心态。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优越的生存环境使孩子无法体会到父母的艰辛,根本无法理解和懂得什么叫“感恩”。
2,学校教育的脱节
高等教育机构由于受各类教学评估的影响,过多地把重心放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培养上,特别是近年来高等学校就业体制改革后,学生就业率高低成了衡量高等学校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一些高校内还没有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少部分专业教师认为,学生的德育工作是辅导员的事情,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使得高校德育尤其是感恩教育被不同程度地淡化,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等一些基本素质培养,没能有效引导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社会教育的弱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家长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学生的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渠道,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着学生的心灵。社会变革不仅体现在经济体制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也都造成了冲击。青年大学生是最早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群体,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使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
4,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缺失
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权力意识强烈,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能力较差。不少学生自立意识、责任观念淡薄,依赖思想、享乐思想严重。他们认为父母、朋友和社会所给予他们的都是理所当然的,不需要去报答。总是要求别人做这做那,对自己要求却不严格,遇到一点不顺,就满腹牢骚,抱怨社会对他们的不公正。相反很少反思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自身存在什么问题,当然也就很难弄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四、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的措施
(一)培养感恩意识
所谓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这意味着要永远记住那些人和事,并准备为回报而付出努力。培养感恩意识,教育学生深刻理解感恩的内涵,真正懂得在内心深处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如此才可以沉淀浮躁与不安,消融不满与不幸,进而把感恩转化为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当生活面临种种失败和无奈时,能够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因为失败而找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因为不幸而寻求慰藉和温暖,并进一步激发起挑战困难的勇气,获取继续前进的动力。
(二)利用实践内化学生感恩品质
将感恩教育真正渗入学生的心灵,内化为感恩品质,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社会实践是磨炼个性和锻造人格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才能为大学生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接找到突破口,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新的平台,让感恩意识进他们的耳,入他们的心,产生情感体验,转化为他们的内在品质。高等院校开展感恩教育要通过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到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帮助与施恩,不但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升华他们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只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大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三)营造一个良好的感恩环境
开展感恩教育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感恩环境,创造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校园。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生活于其间,也浸润于其间。要采取营造感恩校园环境的多种活动形式,如举办感恩电影展、举行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征文或演讲比赛等等。
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缺少感恩的人,即使沐浴在阳光下,也感受不到阳光的温暖。当代大学生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对他们开展感恩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