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华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加剧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对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绝不能动摇,行动绝不能松懈。”2008年11月7日,在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共同举办的“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如是强调。
显然,尽管全球性金融危机肆虐,而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依然是眼下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据悉,来自70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相关国际组织、企业、学术团体及非政府组织共600多人,参加了此次“高级别研讨会”。
而在此前的10月29日,中国政府正式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更是表明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态度和积极行动。
气候变化:更快、更强、更早
“气候变化发生的速度、强度和广度已超出了全球所有科学家的预测。”日前,世界自然保护基金发布《气候变化:更快、更强、更早》报告,报告呼吁国际社会对此采取更大的行动。
没有一个国家能在气候变化的巨大挑战面前独善其身。《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明确指出,中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最新观测结果显示,中国近百年来(1908—2007年)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自1986年以来经历了21个暖冬。近50年来中国降水分布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西部和华南地区降水增加,而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高温、干旱、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有频率增加、强度增大的趋势。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表温度上升了0.9℃,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
据科学家的研究,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可能增加;降水分布不均现象更加明显,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海平面上升趋势进一步加剧。
当务之急:培育低碳“巨龙”
随着全球气温的持续上升,气候变化对环境、经济以及人类生活造成的危害日益凸显。专家预测,气候变化将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由全球变暖造成的自然灾害,在今后数年内可能会导致某些地区人口大规模迁移、能源短缺以及经济和政治动荡。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日前共同发布了中国生态足迹报告。报告认为,就个人而言,中国2003年的生态足迹是人均1.6全球公顷。也就是说,平均每人需要1.6公顷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土地,来满足其生活方式的需要。这一数据低于全球人均的生态足迹2.2全球公顷。
然而,尽管人均消费较低,中国还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出现了生态赤字。2003年,中国需要两个中国大小的面积才能供应其消费和吸纳其制造的废物。
“大部分生态赤字主要来源于二氧化碳的排放。化石能源消费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排放源,所以如何减缓化石能源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 国家能源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说。
那么,如何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呢?在世界范围内,一个叫“低碳经济”的概念在2003年左右应运而生。这一概念认为今后应该实行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发展经济,它也被认为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可行的经济运行模式。
“高碳模式”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
“就国内而言,‘高碳模式将会严重制约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是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碳平衡交易框架研究》研讨会上说这番话的。在他看来,“高碳模式”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目前正处在重工业化阶段,支撑重工业的是能源。国际能源和资源产品不断大幅涨价,我们获取的代价越来越高,依存度越来越高,抗风险能力越来越差,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第二,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情况下,“碳排放”正在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绿色壁垒”,打压和限制中国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
第三,从国际来讲,“碳排放”将成为今后重要的国际战略资源。过去大家争夺的是土地、石油、煤炭、矿产等,将来就会争夺碳排放权。而现在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位于产业链低端,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占较大比例。我国能源消耗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二氧化碳排放占总量的五分之一,这将挤占本土战略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第四,从社会角度看,高碳排放和其他伴生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已经造成严重后果。据多项社会调查显示,环境污染已经和腐败、贫富差距扩大一起,跃升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前几位因素。“碳排放”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和社会问题。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的推动下,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巨大变革: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并将其作为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气候之间关系的基本途径。”潘岳说,这也是世界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重点所在。
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培育低碳“巨龙”
长期以来,许多国家的政府、商界和其他人士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问题上态度保守,其理由之一是他们认为中国缺乏作为。对此,气候组织首席执行官斯蒂夫.霍华德表示,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实际的情况是,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培育低碳‘巨龙,并且将其视为未来发展和能源安全的保障。”
气候组织是世界上第一家专注于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气候组织通过与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工商企业和政府部门,以及对世界经济碳强度最有影响的1000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来促进其最终目标——全球低碳经济的实现。该组织在2008年8月发布了一份题为《中国的清洁革命》的报告。报告指出,在政策激励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开始踏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低碳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数以亿计的资金也被吸引到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领域。
尽管中国的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但中国正在迎接一场清洁能源革命。报告称,2007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52亿千瓦。其中,中国的水电装机规模位列世界第一,风电装机规模排名世界第五。此外,中国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能力已经仅次于日本。到2009年,中国还将成为世界领先的风机出口大国。
在低碳交通方面,中国的表现也不逊色。中国汽车的燃料效率标准,比美国高出40%。中国在2007年售出了2100万辆电动自行车。中国还计划到2020年,利用非粮食用地生产出每年1200万吨低碳生物燃料。
中国碳交易:面临“内忧外患”
尽管中国低碳制造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仍面临着很多现实挑战。
在《中国碳平衡交易框架研究》研讨会上,发布了《中国碳平衡交易框架研究》报告,报告首次提出以“碳”这一可定量分析要素作为硬性指标,对经济活动加以监测、识别和调控,建议在中国以省级为单位推行“碳源—碳汇”交易制度。
而在此之前的2008年8月5日,北京产权交易所率先成立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北京环境交易所;当天,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同时宣布成立。时隔不久的9月25日,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也宣告成立。
事实上,为推动碳排放交易,早在2007年10月,在欧盟倡导下,欧盟部分国家、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共同签署了一项关于建立“国际二氧化碳交易市场”的合作协议,创始成员超过20个。但世界上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仍然是中国。有关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提供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的全部排放指标的41%。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碳交易面临“内忧外患”的现实已摆在了人们面前。
2008年3月31日,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在泰国曼谷如期举行。这也是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厘岛路线图”后启动的首轮谈判。“巴厘岛路线图”启动了一个加强公约和议定书全面实施的谈判进程,致力于在2009年底前取得成果,并把技术转让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而技术转让恰恰是碳交易成败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是发达国家在公约和议定书下的义务。但在具体落实上,至今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11月7日,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呼吁,各方应该加强技术合作、推进技术转让,增强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碳汇交易于2008~2012年间,市场规模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汇交易市场容量为1500亿美元。毫无疑问,这是一块极其诱人的“大蛋糕”。但按现行规定,发展中国家不能直接将配额出售到西方市场,这些企业卖出的减排额主要由一些国际碳基金和公司,或通过世界银行等中间机构参与后才能进入国际市场。由此衍生出大大小小的国内外咨询、中介公司,大多冲着碳汇交易市场的“蛋糕”而来。中国拥有庞大的碳排放市场,却没有“定价权”,交易价格往往是别人说了算,国内企业出售碳排放权处于低价位。或许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各省纷纷表示要加快建立碳交易市场。对于碳交易这一新生事物,如何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也已成为有关主管部门的当务之急。
中国企业公布碳信息迫在眉睫
虽然政府层面在积极推动“碳排放交易”,但说起碳排放,这个和“节能”紧密相关的话题,大多数企业仍然觉得陌生或者遥远。
2008年10月24日,碳信息披露项目(CDP)中国报告在北京公布。相对于一个月之前发布的全球报告里令人鼓舞的消息(参与企业数量创了历史新高),中国的这个调查结果颇有些令人尴尬——100家受邀参与企业中,只有5家填写了CDP问卷,20家提供了相关信息,58家没有明确回应,而17家中国企业干脆直接拒绝参与这项活动。
碳信息披露项目由总资产超过57万亿美元的385家联署投资者组成。2008年,CDP代表这些投资者致函全球3000家大型企业,邀请他们参加第六次碳信息披露调查。被列入这次问卷调查的100家中国企业,包括了中国大部分在海外上市的大型企业以及众多A股市值排名前100名的企业,涉及到钢铁、石油和天然气、汽车、建筑材料、金融等行业。
在中国进行CDP项目调查的负责人陈颖告诉记者,这五家正式做出回复的中国公司,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神华能源、长城汽车、华星水泥以及富士康公司;其中,华星和富士康是由其在海外或香港的母公司统一做出回复的。在没有直接回复的中国企业中,则包括了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信、中国人寿保险、中煤能源等行业巨头;不过,其中的中石油、中国银行、中国电信等企业提供了相关碳信息。
考虑到除了5家回复问卷的企业外,还有20家企业也提供了相关的碳排放信息,陈颖对这一结果持乐观态度,但是这仍无法掩饰中国企业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调查过程中回复率最低的事实。相比较而言,美国企业的回复率为82%,欧洲为83%,亚洲500强企业也大概有一半进行了问卷答复。
商机无限:企业竞争“利器”
气候变化现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全球关注的议题。在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围绕气候变化而产生的讨论和谈判已经成为各国政治家和企业家之间角逐磋商的主要内容。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欧梦达认为,抛开这些科学研究和政治争论,应对气候变化却已经是切切实实摆在了每一个企业的面前。
中国企业首次加入气候组织
2004年10月24日,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远大空调有限公司和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正式与气候组织签署协议,成为该组织在中国区的首批会员。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加入气候组织。该组织创始人、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先生特地为此发来贺信。
“这是中国企业在面临低碳经济的机遇和挑战的时候迈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我由衷地钦佩三位企业领导者的远见卓识。”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高度评价此次成为成员的三家中国企业。她认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在节能减排和营销理念上所体现的低碳意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很多公司;而对于远大空调有限公司和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吴昌华认为,后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属于“解决方案类的公司”,这类公司把解决方案——低碳作为其企业发展创新的核心,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上也体现了其领导力。
据了解,到2010年,气候组织在中国区的会员不会超过25个。目前,气候组织也在和其他企业进行商议。
气候变化蕴含的商机无限
“气候变化对于企业的挑战是不可忽视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气候办巡视员高广生表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条件下,国际上会逐步提高进口产品的环保标准和能效标准。对于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中国企业应尽早行动,否则在将来的竞争力方面就可能打败仗。
不过他也认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日趋严格的政策措施,正在加快抑制能源的消费,这为中国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将伴随一系列技术包括低碳能源技术的竞争,这对中国技术自主创新来说也带来了机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则明确指出,气候变化蕴含的商机无限。他认为,这个机遇就在于由于气候变化需要控制温室气体,需要采用新的技术和新的发展模式,这就为我国企业新的产品、为我国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一个更大的空间。
根据高盛的研究,目前围绕气候变暖而产生的投资概念有:
——共同基金,越来越多的职业基金经理,会把环境问题放入其基本面分析中。
——ETF:一些关怀社会及环保导向的基金已经被开发出来,而且在交易所里交易。
——公司优势:那些为控制碳排放做了更好准备的公司,比同一行业中其他公司更具优势。
——保险:天气有关的财产破坏,由于污染产生的与健康有关的风险,以及由于未能区分应对气候变化而导致的董事及管理责任保险责任。这一类的保险需求正在上升。
——再保险:与天气有关的事故所导致的损失,能够转移与分摊这种风险的能力将可能会越来越重要。
——碳排放交易:在一个交易的环境里,排放交易市场令碳变得有价值。投资者会判断碳价格。
“低碳技术已经为一些中国公司带来可观的商机。” 气候组织发布的《中国的清洁革命》中的一些数字或许很能振奋人心:六家中国太阳能公司的市值已经达到150亿美元,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也超过了20亿美元;而电动自行车的市场,则为约60亿美元。
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企业竞争
球气候变暖,在一定意义上正在改变着企业竞争的基本面,它向一切不能应对这一变化的公司提出了挑战,也为率先顺应“低碳经济”的公司带来了机会。高盛就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全球的企业竞争,带来新一轮的风险与机会:
——声誉:那些被认为是环境友好的公司,甚至在不太景气的行业里,其声誉也可能比那些被认为是环境不友好的公司要好。
——管制:围绕着未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在环境方面的管制的不确定性,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公司前景的不确定性。例如在美国,环境保护署有权更深地介入高等法院就环境做出的裁决。
——诉讼:正如使用石棉的公司,将来某一天可能最终要为此所造成的健康损害负责,这对于公司并购者来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竞争地位:那些能更好地适应“更绿”的世界的公司,比那些不能或者将来不能的公司将能产生竞争优势。
——新产品开发:对于那些开发出能让现有产品或工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绿色”产品或者技术的公司,这包括替代能源。
——对商业运营的影响: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而导致的天气的变化,可能影响任何商业:如保险、旅游、建筑等等。
CSR报告中的气候变化
在CDP中国报告中,专门分析了24家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
在涉及节能减排的20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有15份报告表明,为了更有效的表现节能减排、履行“节能减排”要求,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管理体系,将节能减排落实到生产、运营各个环节,如建立工作领导小组、“一票否决”制度、检测和考核体系等。
在24家企业中,有4家企业在报告中介绍其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的情况,其中3家公司详细披露了CDM项目相关信息,包括已审核数量项目、碳信息数量和减排量,以及交易收益情况等。这3家企业均来自电力行业。
近20家企业在社报告中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量化信息,如节能数量、温室气体减排数量等。14家企业披露了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计划和目标,其中有9家企业制定了明确的、可量化的减排目标。
气候变化企业责任排行榜:IBM居首
环境责任经济联盟(Ceres)近日发布了第一份全球气候变化企业责任排行榜,在其中详细分析了全球63家大型零售、制药、技术、服装和其他消费公司的环保作为,其中美国企业48家。在报告涉及的63家企业中,位居前三甲的蓝色巨人IBM、英国大型零售商乐购(Tesco)和戴尔分别得到了79、78、77分(百分制),其中IBM仅仅在2007年就通过节能举措省下了近2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