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文化”逐步回暖

2009-03-05 13:14
环球时报 2009-03-05
关键词:眷村宝岛一村

本报驻台北特派记者 吴亚明

台湾最近有两部文艺作品十分抢眼,一个是电视连续剧《光阴的故事》,另外一个是舞台剧《宝岛一村》,这两个反映眷村生活的文艺作品,不仅让“外省人”沉醉,也吸引了不少的“本省人”一窥究竟。除了这两部作品之外,台湾还有一些出版社推出了眷村小说选集,而吃眷村菜也成为一种时髦,从这些迹象观察,台湾的“眷村文化”似乎正在回暖。

什么叫眷村?记者曾经多次请教过台湾朋友。回答各有不同。专门从事两岸民众紧急医疗救护的“生命之星”总经理理筱麟向《环球时报》记者解释说,眷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说来,当年国民党带着200万军政人员到台湾,他们在台湾的落脚地和聚居区都叫做眷村。狭义的说来,仅仅指60万军人眷属的落脚地。不管广义还是狭义,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非常简陋,非常的艰难。《环球时报》记者8年前曾经去过一些眷村,其中景象,常常让记者想起早年上海的弄堂以及北京的大杂院,也让记者想起巴西里约热内卢山上的贫民区。理筱麟成长在桃园县杨梅的陆军埔心眷村,他说,眷村房子最初多是用竹子泥巴糊成,碰到刮台风下大雨就成为可怕的梦魇。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台湾的眷村已经所剩无几,大台北地区更是已经没有完整的村落,眷村的消逝,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一种生活形态的失落。

眷村虽然不是一个自然地理概念,但作为台湾一种特殊的居住和生活形态,一种特殊的族群文化,一种特殊的历史存在,“眷村文化”的价值近来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重视,不少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在都市改造的同时注意保留一些眷村。于是,有人开始做民间调查,有人拍纪录片,有人创作眷村题材的文艺作品,试图留住特殊年代、寻常百姓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光阴的故事》和《宝岛一村》等类似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光阴的故事》在“中国电视公司”首播,许多人看得如痴如醉,这边“中国电视公司”刚播完,那边“中天电视台”又趁热重播,收视率还是居高不下。“中国电视公司”还由此拿下晚间8点档的收视冠军,而该台上一次拿收视冠军已经是12年前的事了,那个时候首播的是《还珠格格》。《光阴的故事》表现的是上世纪60年代本省女子陈秀好与外省老兵孙玉章的爱情生活。《宝岛一村》讲的是当年随着国民党搬迁来台的军人眷村的故事。长达三个半小时的舞台剧,述说着那个大时代下特有的悲喜。《宝岛一村》去年12月首演就造成轰动,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今年2月加演,全台湾的票几天之内都卖光,记者连退票都没买到,懊恼了许久。除了上述文艺作品,台湾两个出版社还推出了两部眷村小说集,一部叫做《台湾眷村小说选》,其中有台湾知名作家朱天心和苦苓的名篇《想我眷村的兄弟们》。还有一部叫做《最后的黄埔》,从老兵的角度讲两岸的离情,其中也涉及眷村生活。

去年12月底《环球时报》记者刚到台湾的时候,朋友见了面,许多人都说,最近发现了不少眷村菜,门面虽然不光鲜,但是味道还很不错,有机会可以到那里坐坐。后来顺道去了几家,居然家家座无虚席。台北有家知名的眷村菜馆,60年来,店里的陈设几乎没有任何改变,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老主顾怀旧不愿意老板装修。记者曾打电话订餐,但由于客人太多,店家根本不接受订餐,要吃只能早点去。

为什么最近台湾的“眷村文化”呈现回暖趋势?亲民党前文宣部副主任吴昆玉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是政治气候。另外一方面还是人们的怀旧情结使然。眷村年代,人们物质生活困苦,但精神世界富足,人们互相扶持,相濡以沫。搬进公寓大楼,虽然有水、电、煤气,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是越来越冷漠,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很不适应。吴昆玉以前住在高雄左营海军眷村的海光二村,现在搬到了翠华,原来的海光二村现在已经变成高铁左营车站了。▲

猜你喜欢
眷村宝岛一村
谁才是正宗宝岛眼镜
眷村浓缩着历史
热带宝岛海南
宝岛的野花
介入的“外人”
虚惊一场
眷村形象的媒介表达
最幸福的三个“学生”
我看你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