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佳
体育教学,在关注整体教学目标的同时,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创造性地解决学生个体学习中的问题。下面浅谈一下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运用:
1 体育游戏教学法
体育游戏,是由基础运动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是一项古老的、至今仍充满活力的活动。孩子在幼儿园接受过的体育教育也恰恰正是这种运动游戏,为了使体育教育自然过渡,使孩子能很快适应正规的体育,在一年级第一学期仍应多采用游戏教学方法。虽然教学以游戏为主,但是游戏目的应更加明确,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课堂常规,针对性强。
1.1 课堂常规方面的游戏设计。常规教学中的队列训练,学生不仅会感到特别枯燥而且不容易做的对、做的好。 站队时,应给每人编上号,然后通过“找找火车头”“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的游戏,帮助学生很快记住自己在队伍里所处的位置,并能很迅速站好队。
1.2 教材部分的游戏设计。不只是由游戏构成,它还包括走、 跑、跳、投、技巧、攀爬等技术性项目。因此 游戏要设计的巧妙,既不能喧宾夺主又不能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走步教材,它主要是培养学生走步能力, 是跑步教材的过渡性教材。这类教材应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模仿人物走、模仿动物走”等等。
2 体育情境教学法
情境法是融言、行、情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是利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 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达到师生信息交流的方法。
2.1 作为处理教材的手段。可以根据一堂课的几项(通常为两项)基本教材,创设一个连贯的情境:如创设以“爱劳动”为主题的情境,整节课以田间劳动(劳动动作模仿操)为主题如播种子——捡麦穗,收庄稼(游 戏)——庆丰收(放松小舞蹈)用一条劳动的主线贯穿起来。这样的教育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学生易于接受。
2.2 作为开始准备、整理活动的手段。通过模仿各种动物形态、各种人物状态,以及各种事物如汽车、火车、马车等,达到身体由相对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过渡或由运动状态向相对安静状态过渡的目的。如将四队学生分别模仿开四辆不同的大汽车,然后做搭桥、钻桥的游戏,最后四队接成一列长长的火车。这个情境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进行主要教材之前的热身运动,通过改变慢跑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3 体育“小组合作”教学法
“小组合作”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广泛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练习和巩固学到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它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合作与协同,促进他们自发、自主地学习。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学生除了直接与教师发生联系外,学生之间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互帮、互练、互学、互相评价,学生的 角色发生了变化。担当小老师的学生,会有一种光荣的使命感,在为别人指导动作的同时,动作的要点得到了 巩固,能力得到了提高。被指导的学生,特别是那些胆小、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同学面前精神放松了,思 想顾虑在融洽的气氛中消失了。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及时给予纠正与辅导,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勇 于创造,引导他们想了练、练了想、想中练、练中想,反复尝试体会。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法的运用,不仅增 加了练习密度、提高了动作水平,还可增强他们的义务和责任感,发展融洽的人际关系,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身心负荷较宽松的欢乐气氛中,接受体育的教育。
收稿日期:2009-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