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 维
没有什么特权与优惠政策依仗,沙钢董事长沈文荣把一个靠45万元集资建设的乡镇作坊发展成了世界级的钢铁巨无霸。
截止2008年10月,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江苏沙钢集团公司(下称“沙钢”)本部实现利润73.1亿元,同比增长42.78%,整个集团利税达142亿元;其中在钢材价格急剧下跌、钢铁行业普遍吃紧的10月,仍实现盈利2亿元;其并购重组的下属企业生产经营也保持了稳定发展。预计在金融海啸下的钢铁“寒冬”中,全年销售收入仍将超1300亿元、利税超150亿元。
四大优势令沙钢“寒冬”中屹立不倒
2008年7月份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钢材市场进入持续下跌的通道。中国第一大钢铁企业——宝钢的报价连续3个月下跌,钢材产品价格全面下滑。随后,中国钢铁市场价格跌势非但未有缓解,反而呈现加速的趋势,钢铁业迎来寒冬。目前,宝钢、武钢、鞍钢等中国大型国有钢企均实施了“减产保价”措施。
据统计,2008年9月末国际钢材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较上月下降15.3,为269.5。10月,全国钢材价格从上半年最高点均价6338元/吨下降到1120-2600元/吨不等。据中国钢铁行业协会(下称“中钢协”)的粗略统计,钢、铁、材环比均出现了负增长。
针对市场行情下滑苗头,沙钢早在2008年6-7月份,就提出了“三个确保”的“抗冬”举措:对亏损产品坚决停产,微利产品继续生产,重点增加利润相对稳定产品的生产总量;加快节能减排技改项目建设,确保尽快投产得益;深化内涵挖潜,降本节支,确保全年效益目标。
与此同时,沙钢积极寻求铁矿石资源。沈文荣指出,面对目前的钢铁形势,必须从资源抓起。“钢铁企业是以资源为基础的,没有铁矿、焦炭、煤这些资源做保障,钢铁企业不可能健康发展。”近几年来,由于资源都集中在少数国家手中,对中国钢铁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威胁。对于有消息称,沙钢等5家企业已经接受巴西淡水河谷对中国钢铁生产企业进行铁矿石涨价一事,沙钢宣称会和中钢协保持一致,坚决抵制铁矿石涨价。
自2005年开始,沙钢已经和一些大的资源类公司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和稳定的供应结构。前不久,沙钢与中国特大型煤炭企业——开滦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同时,进一步做精“收购、兼并、重组”之路,把并购联合、资产重组作为重要的发展步骤——2006年沙钢以2.5亿美元收购了江苏淮钢集团80%的股权。沈文荣指出,这是一条有效应对金融风险的措施,也是强大公司的好机会。
沈文荣同时指出,由于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很快,产能开始过剩。按已投产和2007年在建项目统计,2010年中国钢铁综合产能将达到6.65亿吨,过剩1亿多吨。而对于中国政府4万亿元的大规模扩大内需政策对钢铁行业的影响,他认为,相关项目再快也要到2009年4、5月份才能对钢材提出需求。此外,投资对象主要是保障性住房、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核电、地震灾区、农村等,可能对建筑钢材是好消息,其他品种不可盲目乐观。
沈文荣表示,“虽然行业的‘冬天或许刚开始,但这时正好考验企业的‘内功。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磨刀擦枪。”为此,沙钢制定了健全质量异常快速响应机制的整改措施,甚至牺牲部分产量指标,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同时,深入“节能减排”,控制内部成本,做到100%的煤气和蒸汽的全部回收再利用。
据沙钢一位高层介绍,尽管当前金融危机对沙钢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并不严重。“沙钢没有裁员计划,甚至在2008年9月份还全员提薪近20%,仍然到全国部分大学招聘毕业生,提供近百个就业岗位”。而令其在逆市中得以产销平衡并取得良好效益的原因,就在于多年来沙钢形成的“产品结构多元化和高新化;生产结构长流程与短流程相结合;实物劳动生产率和人均产钢量高;区位物流条件独特和国內外市场空间大”四大优势。
目前,沙钢已经形成以优质建材、特宽厚板、热轧板卷、高速线材、大盘卷线材为主导产品的五大系列,500多个品种、2000多个规格,市场适应性强。“五大类主要产品中,建材用的螺纹钢占比最高,为35%左右,虽然价格也下降了40%左右,但直到目前为止,这一块仍是我们盈利最多的。还有长短流程结合,国内前20名的大钢厂中,只有我们还有大量电炉炼钢,由于废钢成本陡降,电炉钢利润空间依然很大。我们每吨钢工资成本是全国最低,人均收入高于全国水平。我们有自己的码头,原辅材料的交割成本和产品进入市场的成本都比别人低。”在当前钢铁行业不景气的形势下,这些优势显得尤为突出。
“开放型自力更生”理念
沈文荣深刻体会到,只有引进第一流的设备,才能出世界第一流的产品、做世界第一流的管理与创世界第一流的经济效益。因此,独创了“开放型的自力更生”的创业法则,就是表面看是引进设备,实质上是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和管理观念——先“拿来”,再完完全全变通为自己的东西!
1984年接任厂长后不久,沈文荣捕捉到国内房地产业兴起的商机,作出了沙钢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大决定:收缩产品线,将当时大企业不屑一顾而小企业又无法上规模的窗框钢作为主导产品。他还按市场需求,向多系列、多品种发展,总共开发出9大系列、35个品种规格的窗料。通过这些措施沙钢一举在国内市场占了3/5的份额,掘到第一桶金,迅速完成了资本积累,并一举跨入国家二级钢铁企业行列。
成功引进并掌握中国第一条“超高电炉——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线(取名“永新”)。1988年年底,沈文荣了解到一位港商从英国比兹顿钢厂买下了一套代表了当时国际高科技领先水平的75吨超高功率电炉炼钢、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线,便想购买。当时,引进所需要的总投资达3000万美元,如果失败将意味着沙钢破产。然而,沈文荣下定决心,义无返顾,“要创业就要有抢和拼的劲头,机会稍纵即逝。假如这个电炉项目引进失败,就把它作为展览馆,我去卖门票!”项目上马后,沙钢又通过技术改造,如在炉壳上加载喷氧栓,缩短炼钢时间,降低消耗,提升指标,使这条设计年产量原为25万吨的生产线达到了60万吨,被誉为“中国冶金史上第三次革命的样板”。
借用“永新”的资金积累,揽天下技术搭建“亚洲第一炉”。1994年,“90吨电炉——高线短流程生产线”(取名“润忠)”设计出来,这是沈文荣搞的一个“大拼盘”的技术创新:把德国最好的电炉、美国最好的轧机、瑞士最先进的连铸机、西门子的自动控制系统全部拿来,立足于更高的技术层面进行组装!经过几番修改、调试后,沙钢仅花9.8亿元、用最快速度建成了全球一流的线材生产线,设计年生产能力达67万吨(2004年达到97万吨),超过国外同类设备20%,每吨钢的电耗也降到同类设备最低。
2001年,沙钢与东南大学合作开展1860兆帕级小钢坯连铸连轧产业化研究。当时,世界各大钢铁企业大多数用大钢坯生产高碳钢,成本很高,如果能用小钢坯生产,则可节约大量成本。这项研究涉及钢材的碳偏析,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随着这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成功,2001年,沙钢用小钢坯生产出了第一个1万吨高碳钢,到2004年则达到了40万吨,3年单此一项共获得利润10亿元,占领了中国半数以上的高碳钢市场份额。同时,通过不同于传统的短流程工艺路线,即废钢——电炉——精炼炉——小方坯——轧制,解决了高附加值产品——帘线钢的工艺难题,逐步改变了钢帘线生产企业大多数依赖进口的局面。
沈文荣知道谁占领了板材这个高端,谁才能执钢铁之牛耳。2001年年初,沙钢通过购买德国蒂森克虏伯子公司霍施钢铁厂,再投入150亿元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建成年产650万吨的炼铁、炼钢、连铸、连轧项目。霍施钢铁公司共有四家工厂,设备原值达20亿欧元,设计产能是300万吨。2001年10月28日,沙钢以2.2亿元人民币买下全部设备,然后再把这一世界上最壮观、总重量达25万吨的工厂,原封不动地整体从莱茵河畔搬到中国的扬子江畔。仅到德国去搞拆卸工程的劳务签证就达1000多张。2004年11月,设备安装调试成功并提前投产。
沙钢的技术改造和科研革命一天都没停止过。沙钢目前正在汽车零配件专用优质特钢项目和大盘卷生产线项目上寻求突破,以进一步提升沙钢的竞争力。沈文荣明白,“在今天这个时代,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永远成不了世界一流。”而“开放型自力更生”的创业理念,是沈文荣一系列重大引进和改革的主要依据。
“建设要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30年前,沈文荣靠45万元自筹资金起家。目前的沙钢已经成为一座占地12平方公里、总资产580多亿元、主要工艺装备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年产铁、钢、材的能力均超千万吨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并跻身于世界最具有竞争力的22家钢铁企业的行列。
多年的摸爬滚打,沈文荣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投资管理决策理念:“建设要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因此,他一直坚持科学态度与项目实际相结合,牢牢把好钢厂建设中设计、招标和速度“三个关”。前面提到的“润忠”生产线,预算至少20亿元,实际只花了13亿元;2002年6月100万吨特钢电炉生产线,总投资2.48亿元,工期仅1年多;2006年,650万吨钢板项目,总投资比国外同类工程节省30%以上……都成为了同类项目投资最少、建设周期最短的成功之举。
生活艰难是沈文荣最早的一笔财富。1946年沈文荣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亲去世早,兄弟姐妹6人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家里只有三间茅草房,经常食不果腹。初中毕业后,沈文荣先辍学回家务农3年,然后考取了中专。1968年,他中专毕业后,进入江苏省沙洲县锦丰轧花厂,成为了一名普通工人。
因此,沈文荣一直把艰苦奋斗放到生死攸关的高度上去认识。现在已经是福布斯亿万富豪的他仍然以身作则:始终保持草根本色不变:衣着普通,和名牌无缘;食堂里粗茶淡饭几分钟就能吃饱,依然居住在沙钢总部传达室旁边的公寓房内。
据沙钢集团宣传部门的员工透露,沙钢这么世界级的大企业仍像小公司一样节约每一个铜板。在目前钢铁行业不景气的形势下,沙钢目前正采用的“饥饿疗法”和这种草根精神如出一辙:以宣传部每人15元/月的办公费用计算,该部门共计30人,一个月办公费用450元。“员工省去这些办公费用,积少成多,缩减内部开支,有助于度过这个难关。”
此外,沈文荣依然保持了“大公司规模,小公司经营”的管理原则。他现在仍然不要秘书,不翻新简易写字楼,依然坚持每天早晨6点40分在厂门口迎候员工,并当面给相关人员布置工作。一是一,二是二,这种小公司当面锣对面鼓的情形,在世界级的沙钢集团里依然故我。
沙钢还有一个无可比拟的优势:产权明晰。1975年轧花厂集资45万元,增设轧钢车间,沈文荣任副厂长。1976年,轧花厂更名为沙洲县钢铁厂,这就是现在沙钢的前身。当年轧棉花的怎么会想到办钢厂?沈文荣的回答很朴实:轧花机是钢铁做的,当时觉得很贵、很值钱。1979年,当小钢铁厂有点起色时,沈文荣曾经努力要改掉“农民”身份,让政府把这个厂改成“全民所有制”,厂里的农民也都可以“修成正果”,当上国家的工人。最后这个努力失败了,沈文荣只好跟手下说:“人家政府不要,还是当你的农民吧!”
然而,农民的机制后来却成了沙钢独有的利好。2001年沙钢成功改制,因为是农民,沈文荣作为创业者和所有者的身份被顺利确认。整个沙钢的股份变为:政府25%,沙钢职工30%,沙钢管理层共同持股45%(沈文荣一人持股17.28%,其余自然人最高不到3%)。2004年,张家港市政府又将其持有的部分股权转让给了沈文荣,沈的股份上升到了29.98%,成为沙钢名副其实的第一大股东。2005年底,沈文荣以42.6亿元的财富,一举进入福布斯富豪榜名列第18位。
公司产权必须保证一股独大
入股沙钢成为当下国内外大型钢企的一个热门话题。此前有传闻,高盛集团有意入股沙钢集团,“现在,我还无法确定说哪家公司会与沙钢有进一步的合作。”沈文荣对此表示,中国钢铁产业政策对外资参股有一些限制,可能会影响到将来沙钢在国内的一系列收购。而沙钢判断与谁合作的最终标准是能否促进沙钢的发展。
沈文荣显然不会局限于在10平方公里的地盘上构建自己的帝国,“做大做强”是沙钢一贯的发展原则。公开资料显示,沙钢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企业总资产达到625亿元,具有年产铁2000万吨、钢2500万吨、钢材2500万吨的生产能力,预计2008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80亿元。沙钢2007年出口的钢材已达8亿美元的收入,已经跃升至全球顶级钢铁企业的行列,现在正与欧洲、美国、韩国、日本、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外公司进行接触,探讨战略合作的可能。
据沈文荣透露,沙钢的股权不一定转让给国外企业,也可能转让给国内知名的钢铁企业。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钢铁“老大”宝钢与沙钢在地缘与人缘上都有不错的基础,只是沈文荣不可能放弃控股权。沙钢一旦与宝钢合作,沈文荣可能马上面临退休的压力。对沈来说,没有比把他从钢铁上排挤出去更残酷的事了。
可以预见的是,沙钢仍然可能向一个上市的公众公司转化,其中不排除国际国内的钢铁巨头持有相当数量的股份的可能。而沙钢的运行必须在强人沈文荣的绝对控制之下。对任何一个投资者来说,这是任何想入股沙钢的公司不能不考虑的基本点。早前韩国第一大钢铁企业浦项集团要入股沙钢50%,就被沈文荣一口拒绝了。
最近,沈文荣公开表示,沙钢近三年内不会考虑在国内上市。“沙钢几年前就具备上市条件,当时没有上市,现在也不会上市,近三年内都不会考虑上市。对沙钢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到资本市场融资。”“沙钢每一步的收购都会非常谨慎。沙钢用于收购国内钢厂的资金来源于自己的利润积累,如果有更大的资金需求,我们也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融到资金。”
全球视野打造战略供应链
中国的苏商创立了领先于全国的“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模式。而沙钢却对苏商模式作了全新的诠释——“工厂不离土也可走世界”。沈文荣确信,只要抓准最终需求的脉搏,就可以高举品牌与技术的大旗,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
1996年年初,沙钢与世界第二大钢铁企业韩国浦项集团合资兴办10万吨不锈钢冷轧薄板、10万吨镀锌钢板和14万吨钢材加工中心三个项目,总投资达2.4亿美元。如今,浦项与沙钢的合作进入新阶段,在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的投资总额累计达到9.7亿美元,通过技术创新和项目扩建,成为国内最大的冷轧不锈钢薄板生产基地。
从战略上考虑,沙钢还和管理手段、生产工艺都十分先进的韩国东国制钢(主要生产造船板)合作生产板坯。经过几年的不断学习和改进,沙钢的产品质量得以大幅度提升。因此,板坯出口价格别人卖300美元,沙钢要卖到350美元。
2005年9月初,沙钢集团与韩国SK商社签署了热卷板项目增资1800万美元意向书,这使该项目的注册资本达到3000万美元。还与东部制钢、新日铁、伊藤商会等日韩大公司联络和洽谈,共落实了3个新项目,达成5项投资意向,新增了7家产品大客户。
2007年,沙钢成功并购了河南永钢和江苏鑫瑞特钢,而焦煤、焦炭將是公司下一个重要投资方向。目前,沙钢正积极对山西、山东的一些煤炭企业进行考察。沈文荣透露,现在沙钢的产能大约2500万吨,2010年沙钢的产能可以达到3000万吨。“‘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内后外,以钢铁产业为主,以关联度大的上下游行业为辅是沙钢并购联合的原则。”
中国铁矿不多,优质铁矿更少,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资源丰富。从2003年开始,沈文荣多次飞往澳大利亚、巴西等国洽谈,在海外参股或者收购一些矿山企业。2004年上半年,沙钢成功参股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10%的股份。作为固定回报,该公司每年供应沙钢300万至350万吨优质铁矿粉。与此同时,世界上最大的矿石供应公司——巴西淡水河谷矿业公司也与沈文荣就资源和有关技术问题正式达成合作意向,每年将向沙钢供应上百万吨的高品质铁矿粉。另外,沙钢与国际三大矿业巨头都签有长期供货合同,成本基本锁定。
迎来金融危机笼罩下的2009年“寒冬”,沈文荣依然执著:到2010年,沙钢主产品定位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板、带材上,年销售收入要超800亿元,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冶金行业前列、世界钢铁20强。“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