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奎
2008年新年伊始,国资委吹响了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第一声集结号。1月4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2008年1号文件,这个文件不仅让150余家大型央企倍加关注,也吸引了许多公益慈善从业者的目光,同时也让公众对央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有了更大的期待。
国资委发布的《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强调中央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并定期向社会发布责任报告。《指导意见》中更是明确规定中央企业要从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保障生产安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这八个方面履行社会责任。
2008年年初,一场席卷我国南方众多省市的冰雪灾害降临,央企在这场抗击冰雪灾害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以在5月汶川大地震中央企的捐助为例,中国移动、中国石化等央企的捐款均超过1亿元。截至6月底,150家中央企业捐款捐物合计59亿元。而在2008年12月举行的中华慈善大会上公布的信息表明,从国企单笔捐赠额来看,国企仅次于港澳台资企业。
这些数据表明,国资委发布的《指导意见》起到了很大作用。
可以说,国资委发布的《指导意见》,的确吹响了2008年中国慈善集结号。然而,社会公众对于央企履行社会责任,有着极高的期望和严苛的要求。
截至本刊截稿时,央企2008年的盈利数字还没有公布,但2007年央企利润已经接近1万亿元人民币。与央企超高速的盈利速度相比,公众认为央企的社会责任并没有与之相匹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微观经济研究室主任韩朝华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实这都是垄断惹的祸。韩朝华认为,国有企业比其他性质的企业使用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央企的盈利大户中很多都是垄断型企业,通过垄断获得了高额利润,而且在业务扩张中,多数情况下是通过使用更多的社会稀缺资源实现的。正因如此,央企就应该比别的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2008年1月,国企吹响的集结号分外嘹亮,经过了2008年的雪灾和地震,公众已经对央企的认识有了一些改观,然而国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公益慈善事业,还有更长的路要走。